我爱吃咸肉粽子,请问馅怎么做?
热心网友
一般市面上粽子大致可以分为广东口味的裹蒸粽、江浙口味的湖州粽、台湾口味的肉粽、粿粽及碱粽。广东口味的裹蒸粽体积庞大,内容丰富,每个约有3斤重,材料包括有糯米、金华火腿、叉烧、五花肉、碱蛋黄、栗子、香菇、虾米、绿豆仁等,所以一个裹蒸粽约有1000大卡以上的热量,所以一定要数人分食才不会过量。 浙江口味的湖州粽,多半成长条型,有甜咸两种口味,咸的是鲜肉粽,以糯米与五花肉所制成,一个约有400大卡热量,但是由于肥肉比例比较高,对于应忌食肥肉、高油脂的慢性病患都比较不适合;甜口味的多半是豆沙或枣泥甜粽,一个大约有600~800大卡热量,由于甜馅内含糖与油脂比例偏高,对于糖尿病人较不适合。 对于一般人也会用来当正餐的台湾肉粽又可分为北部粽及南部粽,北部粽是将糯米先炒过,再包入猪肉、香菇、虾米、咸蛋黄等配料于竹叶中蒸热,有点像是油饭,一个400公克重的烧肉粽相当于400~500热量,口味、香味较重。至于南部粽是以生糯米混合花生,材料有猪肉、麻竹叶、香菇、花生仁、栗子、虾仁、干鱿鱼、咸蛋黄、糯米等,包在月桃叶中,再整串放进水中煮熟,由于料比较少,加上糯米不经油炒步骤,所以热量要比北部粽低,口味、香味较清淡。 不过由于南部粽多半会洒上花生粉及酱料再食用,粽子中的花生与配料的花生粉都属于油脂类,对于需要限制油脂的人要特别注意;至于粿粽因为体积小,馅料热量较低,一个约250大卡;碱粽也因体积小,每个不到200大卡热量,不过若是沾糖吃,热量就会提高。肉粽子的好坏,大半取决于中间那块肉。传统的做法是将瘦肉用酱油和五香粉泡着腌制,需要至少需要三四天的时间,咸味才能渗入肉里。可以根据肉色的变化确认,腌制好的肉呈酱色,散发出混合着新鲜酱味的浓香。糯米也需要用腌制肉的汁水先行拌过,洗过的湿糯米,比较容易沾染上酱汁。经过处理的糯米吃起来带有适当的咸味,特别是靠近肉的部分,颜色更深,味道也更浓郁。。
热心网友
多种多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