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今社会知识爆炸,竞争激烈,对人们的心理产生了巨大的压力。这时让我们来学点阿Q精神也许不无好处。本文作者用幽默的笔调,向我们介绍了阿Q精神在世界各地是如何发扬光大的。  鲁迅先生笔下的“阿Q”,在世界文学之林也占有一席之地。阿Q已经成了举世闻名的“典型人物”。在我国,几乎连小学生都知道阿Q,“阿Q精神”更是家喻户晓。  ■阿Q精神的与时俱进  可以说,“阿Q精神”成了我国民族精神的一部分,我们不能说每个人都是阿Q,但是每个人都可能有过“阿Q精神”。在某些情况下,“阿Q精神”可以起到减轻心理压力,保持心理平衡的积极作用。譬如,阿Q挨了别人的打,自言自语骂一声“儿子打老子”,他怒气发泄了,心理平衡了,不再感到痛苦了。假如他不骂那一声,而是把怒气闷在心中,那迟早要“憋”出病来。我想,阿Q若不是“闹革命”抓去杀头,他肯定可以高寿。  ■“阿Q精神”四海皆有  细推起来,“阿Q精神”并非中国专利,外国也有“阿Q精神”。  如美国总统林肯  他的“阿Q精神”就十分典型。一次,有位议员当众羞辱了林肯,他回家后,气得饭也吃不下,于是摊开信纸,给那位议员写了一封长信,用非常尖刻的语言将对方骂工个狗血淋头,然后美滋滋地上床睡大觉。第二天一早,林肯部下要替他把信发出,他却将信撕了。部下不解,林肯笑着解释。“我在写信过程中已经出了气,何必把它寄出去?”  美国总统如此,市民亦不例外  有位名叫约翰的公民,深夜接到一个不相识女人的电话。那女人对他说,“丈夫有了外遇,不体贴她,经常整夜不归。她感到很苦恼。约翰问:“你为什么不和他离婚?”那女人回答:“我舍不得离开他,希望他能回心转意。”“那你为什么跟我说?我又不认识你。”“我就是要让不认识的人听我倾诉苦衷,熟人听了反而会惹麻烦。说完了我心里就舒坦了。”因此,近年美国兴起了“诉苦电话”,让那些心中有苦没处说的“美国阿Q”们有个发泄感情的地方。据说,“诉苦电话”生意兴隆,赚了不少美钞。  俄国作家契诃夫  不但自己有“阿Q精神”,而且极力将他的“阿Q精神”灌输给读者,让广大市民们在不幸降临时,以“阿O精神”来安慰自己、以求得心理平衡。契诃夫曾经写过一篇题为《生活是美好的》文章,其“腔调”和阿Q的“儿子打老子”有异曲同工之妙。请看这段文字:“要是火柴在你的衣袋里燃烧起来了,那你应当高兴,而已要感谢上苍,多亏你的衣袋不是火药库。要是手指头扎了一根刺,那你应当高兴,挺好,多亏这根刺不是扎在眼睛里。要是有穷亲戚到别墅来找你,那你不要脸色发白,而要喜洋洋地叫道:挺好,幸亏来的不是警察……依此类推,朋友,照着我的劝告去做吧,你的生活会欢乐无穷!”细读并回味以上文字,我们便会感到。契诃夫的这套“理论”和阿Q的“精神胜利法”如出一辙。  法国的“陪话女郎”  在法国,有一门新兴职业,叫做“陪话女郎”,也是“阿Q精神”在国外的派生物。顾名思义,“陪话女郎”即专门陪你说话,你心中不管有什么“苦水”,尽管往她身上“倾泄”,她会笑纳,照单全收,全无半丝恼怒。同时,“陪话女郎”还能为你排忧解难,说些好听的话给你解闷,一切为了客户身心健康。他们的劳酬是以小时计费,你另给小费她也乐意收下。法国的孤独老人,以及“有闲阶层”的贵夫人之类,就喜欢找“陪话女郎”聊天,前者寻求慰藉,后者意在发泄。他们倾谈心中的苦闷,痛诉人生的不幸。陪话女郎一边认真聆听顾主的“投诉”,一边察颜观色投其所好说一些对方爱听的语言,直到顾主心满意足这才离去。顾主消了气,陪话女郎得了利,皆大欢喜。  东洋人的发扬创新  最聪明的要数东洋日本人,他们不但科技处于世界领先地位,就连运用“阿Q精神”也别有新招。以上列举的几个国家,其“阿Q精神”仅仅用在消除心中怒气求得心理平衡这个层次上面,而日本人却棋高一筹,他们“变废为宝”,用“阿Q精神”来推动生产,提高工效,这就让其他国家望尘莫及了。  日本的有识之士领悟到:在错综复杂的人际交往中,上下级长期相处,难免产生矛盾,如工厂的工人和厂长,机关的职员和董事长。有时,下级受了上级的气,只敢怒而不敢言,心理上感到压抑。如果不及时将“压抑”释放出来,将会产生负效应,甚至破坏作用,不利于工作或生产,激化上下级矛盾。于是,头脑精明的厂长和董事长便想出一着高招:将自己的形象做成橡皮模具,大小高矮面部五官和自己一模一样,把模具置于一间“出气室”内。凡心中有气没处发泄的工人或职员,都可以到“出气室”对你上司的模具拳打脚踢,大声怒骂,将你的怨气、怒气统统爆发出来。出了气,心理平衡了,工作效益自然提高。有家工厂作了统计:自从设立了“出气室”之后,该厂的生产效率比原先提高了7.9%,真是受益匪浅。  ■“阿Q”一回又何妨  为此,我们得出结论:“阿Q精神”并非坏事,它内含科学性。对于心理失控的人来说,它是一剂良药,使他们从中获得自我安慰自我解脱,不至于因心理压力得不到正确疏导而做出失去理智,譬如打人、毁物甚至杀人、放火或者自杀之类的偏激行为。如今,“阿Q精神”已经走出了中国国界,成了“国际通行”的医治心理疾病的辅助手段,在治疗人类心理失衡方面起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我们不能再“孤芳自赏”了。

热心网友

换一种思维去想问题,天还是蓝的,云还是白的

热心网友

呵呵,谁都有阿Q的时候。

热心网友

哎人家赚钱阿Q没了命郁闷

热心网友

啊Q不好吗?偶认为不错!

热心网友

余是阿Q的忠实信徒,现实生活里无可奈何呀,只能如此.

热心网友

我也有啊!

热心网友

自我精神胜利法

热心网友

哈哈,好!还有其他的例子吗?很精彩。。。

热心网友

人人都有需要心理调适的时侯阿Q那时候也没有办法做别的想阿Q在某种时候是合理的.救命的

热心网友

阿Q精神很好呀,它是一种自我调节的方法,用的适当的话会对生活中发生的各种事情有一个很全面的理解,使自己能处在一个相对轻松的状况,很是有用的!

热心网友

我也是哦!“不会下雨、造雨,难道还不能听雨?”

热心网友

郁闷需要发泄,的确应找到更合理的途径 呵呵~~~`

热心网友

阿Q精神其实每个人都有点___这是客观事实.

热心网友

俺就是标准的阿Q啊!别人不夸俺,自己再不夸自己一下,可让俺还活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