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心网友

寂寞与独处不同,寂寞是心理上的孤独感与痛苦感,寂寞的人是不快乐的;独处只是身体上离开别人,而在心理上却未必不快乐,甚至有人甘愿独处,享受宁静申的喜悦。 寂寞起于缺乏人际关系。感到寂寞的同学不能与人建立良好关系的原因有以下一些: 1.闭锁心理。由于性意识的发展,进人青春期的中学生发觉了自己的“隐私”,从而经历了人生的“心理锁闭期”。不少的中学生表现为,一方面他们需要别人了...

热心网友

寂寞与独处不同,寂寞是心理上的孤独感与痛苦感,寂寞的人是不快乐的;独处只是身体上离开别人,而在心理上却未必不快乐,甚至有人甘愿独处,享受宁静申的喜悦。 寂寞起于缺乏人际关系。感到寂寞的同学不能与人建立良好关系的原因有以下一些: 1.闭锁心理。由于性意识的发展,进人青春期的中学生发觉了自己的“隐私”,从而经历了人生的“心理锁闭期”。不少的中学生表现为,一方面他们需要别人了解自己,另一方面又不愿把内心世界向别人敞开。 2.孤芳自赏。有这种心理的学生,很看重自我爱好的满足,忽略别人的需求,因而难于与同学建立起分忧或共乐的亲密关系。 3.性格内向。从心理学的角度看,寂寞的产生可能正是容易孤独的性格所产生的。性格内向的同学爱沉溺于自我的天地里,常常不自觉地把自己封闭在一个狭小的人际交往圈之中。 4.自责心重。与人交往时过分患得患失,害怕失败,导致对社交活动的退缩与逃避。 5.对人性的看法过分悲观。有的同学对人没有信心,甚至认为人都是自私的,人心匝测,使与同学交往时不能坦诚相对,不能表露自己的特点, 因而也无从获得同学们的欣赏与尊重。 寂寞的原因起于个人,如何按心理学的原理帮助自己排除寂寞之苦呢?建议如下: l.建立自信心,确认自己是有价值的人,并让人感到你是愿意从事利己利人的事的。要知道,世上是没有十全十美的人的,要悦纳自己,也不要苛求他人。 2.多参与社交活动,但参与的动机,不必希望立即获得回报。对同学们来说,参与社交活动的主要价值,在于学习社交技能,并借此机会让别人认识你、了解你。 3.练习自我表达的能力。自我表达绝不只限朋友间的感情表达,而更重要的是个人意见与才能的表达。意见与才能的表达是靠内容的,也是可以学习的。 4.练习听取别人意见并尊重团体决议。先能与人和谐相处,然后才有可能培养出感情。 5.在生活上培养自己具有慎独的工夫。这样,在个人独处或失意时,也不致会有太大的寂寞之苦。因为,失意与独处是人生无可避免的。 寂寞是成长的一部分,走出孤独更是你日益成熟的标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