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没有语文种种修辞方法分类,作用等信息?表达方式,什么的,一些语文常用的方法,各种修辞方法,作用等;表达方式什么的,一些语文常用的方法,各中文体的常用方式等
热心网友
不知你是哪个年级的同学,如果是初中生,推荐你去找龙门书局的《及树楠讲怎样学好初中语文》。也可参考《语文教师手册》。
热心网友
《考试说明》中规定的必须掌握的修辞(8种):1、比喻——化平淡为生动,化深奥为浅显,化抽象为具体,化冗长为简洁2、比拟——色彩鲜明,描绘形象,表意丰富3、借代——以简代繁,以实代虚,以奇代凡,以事代情4、夸张——揭示本质,给人以启迪;烘托气氛,增强感染力;增强联想,以创造意境5、对偶——便于吟诵,易于记忆;用于诗歌,有音乐美;表意凝练,抒情酣畅6、排比——内容集中,增强气势;叙事透辟,条分缕析;节奏鲜明,长于抒情7、设问——提起注意,引人思考,有针对性和启发性8、反问——加强语气,抒发强烈的感情,增强文章说服力和感染力初高中常见的修辞(12种):1、反复——用于说理性文章,起强调作用;抒情写景,感染力强;承上启下,划段分层2、双关——有意使语句具有双重意义,言在此而意在彼3、反语——加强表达效果4、引用——增强语言表达效果5、对比——使好的显更好,坏的显更坏6、映衬(衬托)——与对比相同,但有主次之分7、顶真(顶针、联珠)——适于表现客观事物间的递相依存的关系8、移用(移就)——类似于拟人,但体现的是相关事物的修饰语的变化,而拟人则侧重于把事物人化9、通感(移觉)——沟通感官10、婉曲(委婉)——烘托暗示11、回怀(回文)——类似于顶针12、呼告其他修辞(15种):1、互文——相互补充2、歇后语——幽默、风趣3、摹状——形象生动4、倒装——加强语势,错综句法5、警策——含义深刻,精警动人6、示现——如见如现,活灵活现7、仿句——造成表达上的新鲜感8、转品9、飞白10、跳脱11、镶嵌12、复迭13、层递14、节缩15、析字。
热心网友
Google!
热心网友
一、常见的修辞方法简说 常见的修辞方法,高考规定为8种:比喻、比拟、借代、夸张、对偶、排比、设问、反问。 1.比喻:比喻的结构一般由本体、喻体和比喻词构成。比喻的本体和喻体必须是不同的事物,但相互之间有相似点。运用比喻可以化平淡为生动,化深奥为浅显,化抽象为具体。 2.比拟:包括拟人和拟物两类。拟人是把物当人来描写,赋予物以人的情感、意志、动作等;拟物是把人当物来描写,或把此物当彼物来描写。运用比拟,可使人或物色彩鲜明,描写生动,蕴含丰富。 3.借代:用借体代本体。它不直接说出所要表述的人或物,而用上其相关的事物来代替,可用部分代整体,以特征代本体,以专名代泛称等,如《药》中以“花白胡子”代人物,便是以特征代本体。比喻要求本体与喻体有相似点,借代要求借体与本体有相同处。借代可使表达具体形象。 4.夸张:包括对事物作合情合理的夸大或缩小。鲁迅《药》中写道:“……眼光正像两把刀,刺得老栓缩小了一半。”后一句使用了“缩小”的夸张。夸张要合情合理,其作用是烘托气氛,增强联想,给人启示,增强表达效果。 5.对偶:俗称“对对子”,诗歌中叫“对仗”。对偶有宽对、严对之别。一般来说,上下两句应字数相等、词性相对、结构相同、意义相关;可以是短语,也可以是句子。有正对、反对、流水对等类型。用对偶,句子整齐,表意凝练,抒情酣畅。 6.排比:由三个或三个以上结构相同或相似、内容相关、语气一致的短语或句子构成。其作用在加强语气、强调内容、加重感情。 7.设问:无疑而问,在自问自答中引人注意,启人思考。 8.反问:也是无疑而问,但答案就在问句中,即用肯定的形式表示否定的意思,用否定的形式表示肯定的意思。有强化语气、强化情感的作用。 语文中“表达方式”与“表现手法”的内容只能从“记叙、说明、议论、描写、抒情”五个方面去分析判断。
热心网友
不知你是哪个年级的同学,如果是初中生,推荐你去找龙门书局的《及树楠讲怎样学好初中语文》。也可参考《语文教师手册》。dsfsfsafghfjghkyuky5u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