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心网友
兰宁羽:中国最年轻的CEO 文章类型:成功之路 文章加入时间:2002-5-23 14:35:29一家外资公司(美国亿器科技有限公司)的核心团队负责人。一家音乐网站的CEO( )。一个乐队的主唱和键盘手。几项发明专利的拥有者。一个外表人见人爱的电视台英语节目主持人。一个刚刚迈入20岁门槛儿的少年。 “你的老板怎么还没来?”这是来自大洋彼岸的投资商和兰宁羽见面后说的第一句话。“老板?什么老板?”兰宁羽反问。“就是那个向我们提供商业策划书的LUCLAN,”投资商说到LUCLAN时,眼睛里满是尊敬。“我就是你们要找的LUCLAN。商业策划书就是我写的,我可以说出其全部内容。”兰宁羽说。“Really(真的)?”投资商立刻激动起来。 兰宁羽当然也很兴奋,他和投资商用流利的英语自如地交谈。投资方对他这个刚刚上大一的小孩儿充满了兴趣。高考之后那个暑假,他几乎天天泡在网上,突然,一个有关风险投资的报道跃入他的眼帘,那是一个很枯燥的报道,大量的数据和专业术语,兰宁羽也看不下去,但是他能想,也敢想,风险投资这东西好玩,利用别人的钱实现自己的梦想。既然别人能找到,我是不是也能找到呢? 他很想成立一家网站,最好是和音乐有关的。他在网上找了300多家海外风险投资公司,按照网上提供的电子邮件地址一一发信,一周后,回来消息的有四五家,但都只是表示初步的意向。又过了几天,荷兰一家风险投资公司打来越洋长途找他,很诚恳和他谈了半个小时,后来又经过几次讨论确定了一些实质性的问题,并答应如果合作顺利,将分期注入大约100万美金来促成这项事业。 兰宁羽兴奋极了,给自己的父母说了这个情况。可是没想到竟遭到父母的极力反对,兰宁羽从来没见父母这样发火,为了不让他们太难过,只好暂时把这事儿放下了。刚好在内蒙古有一个音乐节,他便和腾格尔乐队的键盘手图图一起去参加了,也当散散心。在那里,他结识了斯琴格日勒,兰宁羽也很诚恳地给她讲述了自己的遭遇。格日勒说,在美国,孩子到了18岁就是成人了,应该自己决定自己的前程。 回来不久,荷兰投资方打来电话,说因为中方过于拖沓不诚恳、不按时间表行事,此事告吹。兰宁羽伤心地大哭了一场,然后,继续找投资。 这次,他的商业计划书更加完备了,他又撒网一样发了200多份,引起了美国一家风险投资公司的兴趣,几次电话讨论之后,投资方决定到中国来看看。 “It’s great!”美方投资商听他讲述完以后,脸上露出了笑容,他们觉得,“21世纪是中国的世纪”这句话千真万确一点儿都不错,一个18岁的大学生就有这样的见识,实在大大出乎他们的想像。 之后的几次谈判非常顺利,几个月以后,“一起音乐网”正式成立。18岁的兰宁羽成了中国最年轻的CEO。 在互联网的泡沫急剧膨胀之后,很快陷入了寒冬。一些大的网站纷纷倒闭,包括当年兰宁羽去过的那家举办“网络72小时生存”的网站。可是,他的音乐网站虽然没挣什么钱,却依然在寒风中挺立着。 几个月以后,美国投资方找到兰宁羽说,在中国做网络的黄金时机已经过去,我们不能做无意义的投资,要给我们更好的企划书和项目,不然就有可能撤资。兰宁羽说,好吧,你再等一周。 一周后,他拿来了新的商业策划书,是关于开发自动游泳装置的。投资商把商业计划书拿回去研究了一段时间后说,我们可以投资做这个项目。这种每台售价8000元左右的自动游泳装置很被一些机关、饭店、健身房看重。有一家生产浴缸的公司找到兰宁羽,想把这种游泳装置专利的生产权买断,价格开得不低。可是公司上下一致不同意:这是我们的孩子,我们不能随便给人! 2001年12月9日,兰宁羽告别了他19岁的最后一天,那天他很伤感。他用手拔弄着高脚酒杯,一不留神,红酒洒了一桌子,他一边用餐巾纸擦着一边说:“我都20岁了,我都20岁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