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心网友

什么是金融自由化?发展中国家金融自由化的经验和教训是什么? 金融自由化是指政府放松对金融的管制和于预、利率限制的取消或部分取消、放宽信贷政策、允许汇率浮动等。本世纪70年代末80年代初,一些发展中国家开始金融自由化实践,进入1997年,一些发达国家也纷纷宣布实行具有金融自由化色彩的金融改革,内容主要是放松金融管制,对银行、保险和证券业从分业管理走向混业经营,即商业银行在传统的存贷款业务、中间业务基础上还可以从事保险及投资银行等业务,非银行金融机构也可以从事原来禁止它们涉足的银行业务。 发展中国家金融自由化的经验教训大致有以下几点: (1)控制通货膨胀,保持价格稳定和社会总供求的大体平衡。发展中国家的金融市场一般都不够发达,资本长期短缺,在这种条件下实行金融自由化,放松利率管制,一般都会出现利率迅速提高的后果,高利率使借款者的负担增加,而信贷配额的松动又容易使信贷规模以很快的速度扩张,整个社会的借贷活动中的违约道德风险会急剧提高,社会总供求关系的严重失衡就会进一步加剧宏观经济波动。 (2)对资本项目的开放和国内利率管制的放松应稳步进行。在金融市场发育程度较低的条件下,一个国家如果突然实行资本自由流动和放弃利率管制,利率的频繁变动和居高不下会对本币汇率的稳定性造成伤害。国内利率水平较高固然可以吸引国外资本的流入,但长期高利率也会因利率背离均衡水准对本国的经济发展带来不良影响,一旦利率下跌,就可能随时出现资本外逃现象,对本币汇率和国际收支平衡带来巨大冲击。 (3)在非银行金融机构和金融市场还不够发达时,以银行体系为中心实施金融自由化必须做到鼓励竞争和加强监管相结合。在放宽限制的条件下,银行在自由化过程中容易产生短钱长用的倾向,这会使银行面临挤兑和破产的威胁。银行的流动性不足还会对经济发展带来损害,因为在这种情况下银行可用于短期贷款的资金来源减少,使经济体系中非银行部门的业务受阻,支付体系的正常运行也可能受到影响。 (4)金融自由化实际上是一种金融制度安排方面的改变,这种改变能否成功,仅靠制度因素不行,还必须有相应的组织保证。在一个长期受到金融压制的经济体系中,市场参与者的知识结构、工作才能及行为方式等也都会打上旧制度安排的烙印,一旦实行金融自由化政策,制度发生突然的改变,这些市场参与者的自身素质难以适应这种新的自由化竞争体制,因此,即使是一个考虑周密的自由化计划,也会由于缺少高素质市场参与者或者说组织保障的配合而产生不理想的结果。 (5)在实施金融自由化的进程中不能只用M2/GDP或M3/GDP这样简单的金融统计指标来度量阶段工作成果,应当对这些指标进行具体分析。 (6)实施金融自由化政策必须营造良好的金融运行基础,如完善的法规法制、会计制度、信息提供及严谨的监管框架等等。 (7)发展中国家的金融自由化不能照抄照搬发达国家金融自由化的做法,应当立足于本国实际采取放松管制与逐步减少于预程度相结合的方针。 。

热心网友

什么是金融自由化?发展中国家金融自由化的经验和教训是什么? 金融自由化是指政府放松对金融的管制和于预、利率限制的取消或部分取消、放宽信贷政策、允许汇率浮动等。本世纪70年代末80年代初,一些发展中国家开始金融自由化实践,进入1997年,一些发达国家也纷纷宣布实行具有金融自由化色彩的金融改革,内容主要是放松金融管制,对银行、保险和证券业从分业管理走向混业经营,即商业银行在传统的存贷款业务、中间业务基础上还可以从事保险及投资银行等业务,非银行金融机构也可以从事原来禁止它们涉足的银行业务。 发展中国家金融自由化的经验教训大致有以下几点:(1)控制通货膨胀,保持价格稳定和社会总供求的大体平衡。发展中国家的金融市场一般都不够发达,资本长期短缺,在这种条件下实行金融自由化,放松利率管制,一般都会出现利率迅速提高的后果,高利率使借款者的负担增加,而信贷配额的松动又容易使信贷规模以很快的速度扩张,整个社会的借贷活动中的违约道德风险会急剧提高,社会总供求关系的严重失衡就会进一步加剧宏观经济波动。(2)对资本项目的开放和国内利率管制的放松应稳步进行。在金融市场发育程度较低的条件下,一个国家如果突然实行资本自由流动和放弃利率管制,利率的频繁变动和居高不下会对本币汇率的稳定性造成伤害。国内利率水平较高固然可以吸引国外资本的流入,但长期高利率也会因利率背离均衡水准对本国的经济发展带来不良影响,一旦利率下跌,就可能随时出现资本外逃现象,对本币汇率和国际收支平衡带来巨大冲击。(3)在非银行金融机构和金融市场还不够发达时,以银行体系为中心实施金融自由化必须做到鼓励竞争和加强监管相结合。在放宽限制的条件下,银行在自由化过程中容易产生短钱长用的倾向,这会使银行面临挤兑和破产的威胁。银行的流动性不足还会对经济发展带来损害,因为在这种情况下银行可用于短期贷款的资金来源减少,使经济体系中非银行部门的业务受阻,支付体系的正常运行也可能受到影响。 (4)金融自由化实际上是一种金融制度安排方面的改变,这种改变能否成功,仅靠制度因素不行,还必须有相应的组织保证。在一个长期受到金融压制的经济体系中,市场参与者的知识结构、工作才能及行为方式等也都会打上旧制度安排的烙印,一旦实行金融自由化政策,制度发生突然的改变,这些市场参与者的自身素质难以适应这种新的自由化竞争体制,因此,即使是一个考虑周密的自由化计划,也会由于缺少高素质市场参与者或者说组织保障的配合而产生不理想的结果。 (5)在实施金融自由化的进程中不能只用M2/GDP或M3/GDP这样简单的金融统计指标来度量阶段工作成果,应当对这些指标进行具体分析。(6)实施金融自由化政策必须营造良好的金融运行基础,如完善的法规法制、会计制度、信息提供及严谨的监管框架等等。(7)发展中国家的金融自由化不能照抄照搬发达国家金融自由化的做法,应当立足于本国实际采取放松管制与逐步减少于预程度相结合的方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