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避免糖尿病呢 ?除?挪蛔?自己肥胖
热心网友
多吃粗粮、干豆、蔬菜、藻类、蘑芋等高纤维食物。多运动。。
热心网友
注意预防糖尿病 二十多岁得糖尿病,现在已越来越多。协和医院内分泌科副主任医师向红丁博士介绍说,包括糖尿病在内的许多慢性病近年来都有年轻化的趋势,比如祖孙三代:祖父50-60岁时才发病,父母40-50岁发病,而现在20-30岁已开始发病,说明营养状况好转容易诱发糖尿病。许多没有家族史的年轻的糖尿病患者成了家族里的"先证"者,兄弟姐妹可要当心了,可能其父母也有此基因,只是营养状况转差而...
热心网友
注意预防糖尿病 二十多岁得糖尿病,现在已越来越多。协和医院内分泌科副主任医师向红丁博士介绍说,包括糖尿病在内的许多慢性病近年来都有年轻化的趋势,比如祖孙三代:祖父50-60岁时才发病,父母40-50岁发病,而现在20-30岁已开始发病,说明营养状况好转容易诱发糖尿病。许多没有家族史的年轻的糖尿病患者成了家族里的"先证"者,兄弟姐妹可要当心了,可能其父母也有此基因,只是营养状况转差而未诱发出来。 据了解,1998年世界卫生组织和国际糖尿病联盟宣布糖尿病分为四种类型:1型糖尿病(孩子得的较多,来势汹汹)、2型糖尿病(占中国糖尿病人数的97%)、其他类型糖尿病和妊娠期糖尿病。并且妊娠期糖尿病患者以后非常容易得糖尿病。向红丁博士提醒说,虽然糖尿病有家族遗传性,但好的生活方式能够让你远离它,从临床观察看,无家族史的糖尿病患者已越来越多。所以对预防糖尿病的知识多懂一点,在饮食上少吃一点,少坐电梯勤动一点,心态平和放松一点,这些可以说是预防糖尿病的四要点。同样重要的是不可忽视每年的健康体检,尤其要查餐后血糖。国外的研究证实,一般从餐后血糖升高发展到确诊为糖尿病,大约要七年的时间,看来糖尿病并不是"不约而至"。并且最初的餐后血糖升高一般不用治疗,只靠改变饮食习惯和生活方式就可以让血糖恢复正常。一旦患糖尿病治疗较麻烦,预防仍是目前最关键的: ●少吃一点: 增加体重的食物少吃,如碳水化合物(粮食不能吃过量)、高脂肪、高糖、高热量的饮食要有所节制,不可听任食欲;控制总热量,饮食上应考虑到主食、副食、零食、饮料以及炒菜油的热量,如20粒花生米的热量相当于1两米饭,零食吃多了即使不吃饭热量照样会超标。一般每人每天每公斤体重的热量需求是20-30千卡(这是按身高减去105所得的标准体重来计算的),而年轻人最好摄入的热量要比标准低一些,给身体留点余地。 按照标准每人每天所需碳水化合物(粮食类)占每天热量摄入的55%,蛋白质占15%,而脂肪占30%。吃饭时要减慢进食速度,吃得慢血糖会慢慢升高,血糖抑制下丘脑,让人有饱腹感,以免吃得过多。多吃粗粮、干豆、蔬菜、藻类、蘑芋等高纤维食物。另外还要饮食清淡。 ●勤动一点: 有时若不得已摄入过多热量,那么只有通过运动才能消耗掉身体内多余的热量。中国人发胖往往是先胖腹部,这是中国人的特点,腹部肥胖是糖尿病的大敌,要减肥消耗脂肪,只有运动。运动贵在坚持,“三天打鱼,两天晒网”则有害无益。向红丁博士认为,许多人所谓的一周爬一次山,两周游一次泳的抽空锻炼实际上起不到什么作用,年轻人必须经常参加"出点汗、喘点气"的运动,最好每天半小时,每周至少5次。 如果你的体重超重,现时的任务便是降低体重。下面测一测你的体重指数是否超标:体重指数等于体重(公斤)/身高的平方(米)。原来认为体重指数在25以下是正常,25以上是超重,27以上才是肥胖。而亚太地区新的体重指数标准认为,体重指数超过25即为肥胖,并且肥胖者比非肥胖者糖尿病患病率高3倍。如果你的体重指数已经超过了25,就得赶紧运动起来,释放掉身体内储存的、多余的热量,热量存多了可不是好事。 ●可以经常翻阅一些有关糖尿病方面的书 做到心中有数,不能夸张糖尿病,认为其为不治之症,也不能放松认识,听之任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