股改进入冲锋阶段,但我们也不能不承认原有的体系内仍有着相当顽强的防守,因此,冲锋的代价是巨大的,当然,不冲锋,代价还会更大。就改革本身来说,其已经变成市场对管理层的严峻考验,能否拿下股改,已经成为考验相关部门执政能力的大标尺,因此,相信不管道路如何曲折,在没有重大人事调整之前,相关部门仍会尽可能动用手中资源来推进股改,后面的冲锋号也会吹得更响。我们认为,中国股市从十六届五中全会结束到明年初已经进入了转折的“尾巴”上,但这个尾巴的威力却是相当的巨大。从新通过的《证券法》来看,国家意志拟建立一个“相对干净”的市场,这也意味着对于原来残留在市场内的“垃圾”还是要彻底清除,甚至有些人,有些机构还将为过去的历史问题承担责任,所以,看起来,后面几个月不但残酷,似乎还带着一丝杀气。 正是在这种“杀气”的威慑下,市场资金的大换血也进入了“危险期”。我们注意到,新《证券法》要求“资金合规进入股市”,言下之意,通过种种灰色渠道进入市场的资金都是“违法”,看似一条利好的消息,却在短期内对证券市场是重重的一刀。时逢年底,很多资金不得不面对结帐的窘境,那些通过灰色渠道进入股市的资金能否渡过这一关,难下断言。对于市场来说,这种“大出血”的份量已经超出了“神秘资金”短期内的输血,因此,市场再次走向昏迷,甚至休克。市场能否重新醒来的关键就在于是否有足够的新鲜血液输入到市场中来。 但管理层现在并不急,其主要战略也是看中市场的中长期健康,因此,必须把不合规的资金彻底清除。这种长远战略考虑就必须让市场短期内多“昏迷”一段时间,让那些不正常的血液流出体外。在我们看来,这种考虑虽然对市场来说残酷了点,但却是正确的。如果管理层因为短期考虑及时输血,只会让那些“灰色血液”带走更多的新鲜血液,成本更高。 危险归危险,但管理层不会让市场死掉。我们注意到,相关部门也在尽可能的筹集资金对市场进行缓慢的输血,股票基金、QFII等,由于量有限,其不可能激活市场,但其目的就是保持市场置之死地而不“死”。通过时间成本的推进,让“违规”资金痛着离场,那些难以圆场的,难免会付出代价。(开利财经)
热心网友
学习!
热心网友
不管改革成不成功,不管市场是死还是活,深套着的广大股民是没有办法离开的.死猪不怕开水烫!天要下雨,娘要嫁人,随他去吧.
热心网友
乱中取胜。
热心网友
让大家介入没有灰色资金的股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