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心网友

就是推波助澜,大肆炒作,披露虚假信息,使得无数中小股民被深度套牢,以至于血本无归、欲哭无泪。

热心网友

有黑嘴,黑嘴是某些股评家。

热心网友

肯定有!一些股评人由于利益的驱动而去吹捧一些没有价值的股票,是很常见的事情!

热心网友

是的有

热心网友

当然

热心网友

洗刷“庄托”“黑嘴”恶名 证券“名嘴”夹缝求生   中国足球有黑哨,中国股市有黑嘴。黑哨是某些足球裁判,黑嘴是某些股评家。黑哨可以毁掉一支球队,可以毁掉中国足球。黑嘴毁掉的又是什么呢?   3月25日, 在中国证券业协会证券分析师委员会在京召开2004年度首次工作会议上,20余名委员纷纷建议,应尽快修改《证券、期货投资咨询管理暂行办法》及《实施细则》。与会的分析师们强烈建议,取消“不得代理买卖、不得自营、不得承诺保底”等严苛的条条框框。   作为证券行业中一个十分重要的子行业,证券分析师们除了要洗刷“庄托”、“黑嘴”的恶名外,更要为生存而战。 咨询业走入误区   “对证券分析师而言,当前最重要的莫过于为生计谋。”参会的一位分析师委员向记者表示,随着股市的转暖,证券咨询业又将迎来一个忙碌的季节。   “在这之前,我们必须要证明自身的清白。”该分析师话锋一转,“目前证券咨询业良莠不齐,往往是一颗老鼠屎毁掉了一锅粥。除了严格的行业自律和准入外,应当适时修改有关法规,为证券咨询业提供更大的生存空间。”   据记者了解,截止2003年底,国内在册咨询机构仅有百家,而在2000年牛市的鼎盛时期,全国经过官方认证的证券投资咨询机构一度达到300家。漫漫三年熊市,使得大量证券咨询机构被大浪淘沙。   在中国证券市场发展史上,股评家曾经荣光一时,成为众多股民们顶礼膜拜的偶像。他们所作的投资预测曾被当初狂热的股民奉为金科玉律。但是近年相继曝光的琼民源、亿安科技、中科系、银广夏等案件中,股评家都在其中扮演了非常不光彩的角色。部分股评家在其中推波助澜,大肆炒作,披露虚假信息,使得无数中小股民被深度套牢,以至于血本无归、欲哭无泪。   对于“黑嘴”、“庄托”的恶名,与会的分析师们并不讳言,深圳市珞珈投资咨询有限公司总经理陈杰表示,“相对而言,绝大多数股评家还是诚实正直的,他们用自己所学的知识为投资人提供服务。那些为了谋取一己私利,而甘愿充当‘黑嘴’的股评家,毕竟只是少数。”   即便是存活下来的咨询机构,日子也过得颇为艰难。据记者调查了解,自2001年下半年股市开始显熊以来,证券投资咨询行业一度出现大面积亏损。现金,有的咨询公司门下仅剩总经理和副总经理两人靠为报刊写稿谋生。 咨询业的赢利模式   据悉,一个一般的分析师,年薪至少也在6万元以上。一个咨询机构一年的开销粗算起来至少得几百万元。那么,证券咨询机构又是如何赢利的呢?   据一位对咨询业行业颇为了解的知情人士透露,早期的咨询机构中的利润主要有以下来源:一是收取咨询费、会员费;二是从证券营业部收取手续费回扣;三是充当“股托”,从庄家那里取得佣金。咨询机构荐股,以掩护庄家出货,再从庄家那里收取10万、20万不等的佣金;四是做庄或同庄家“配仓”,直接从二级市场赚取利润。有的咨询机构自己就是庄家,也有的咨询机构自己没有实力做庄,往往采用同庄家配仓的形式来获利。   “目前,靠‘股托’和‘配仓’之路已经在很大程度被堵死,分析师们正在寻求其它出路。”上述知情人士表示,在复杂的市场竞争中,有部分咨询机构得以发展壮大,并总结出了五种生存赢利模式。   第一种是以天相投资、万国测评、深圳珞珈等为代表,依靠强大的研发团队,向基金以及大型投资机构提供深度研究报告,主要服务于机构等高端客户群体。第二种是依托现代通讯手段,推出具有特色的分析系统等软件产品;第三种是采取会员制模式,向特定的会员提供有针对性的理财咨询服务并收取会员费。第四种是以东方高圣为代表的准投行模式,为企业的战略重组提供全程服务,包括为大宗并购穿针引线、设计方案、采办过户等;第五种是投资顾问和财务顾问结合的模式,坚持“两条腿走路”。业内较成功的有黑龙江容维、青岛安信、湖南金证等。 四大禁令亟待破除   “为证券咨询业赢得更大生存空间是协会当前最重要的任务。”中国证券业协会证券分析师委员会委员主任委员、天相投资顾问有限公司董事长兼总经理林义相在会上大声疾呼,应该为证券咨询业松绑。   有分析师一针见血地指出,要改变咨询业夹缝中求生的窘境,就必须修改相应的法律法规。   目前,最为分析师诟病的是1998年4月起实施的《证券、期货投资咨询管理暂行办法》和《证券、期货投资咨询管理暂行办法实施细则》。在3月25日的年会上,有关修改“紧箍咒”的提议引发了最热烈的讨论。   《暂行办法》和《实施细则》的规定中,对证券、期货投资咨询人员的行为作出了五条禁令:不准代理投资人从事证券、期货买卖;不准向投资人承诺证券、期货投资收益;不准与投资人约定分享投资收益或者分担投资损失;不准为自己买卖股票及具有股票性质、功能的证券以及期货;不准利用咨询服务与他人合谋操纵市场或者进行内幕交易。   业内人士认为,这上述“五不准”中,除了最后一条“不准利用咨询服务与他人合谋操纵市场或者进行内幕交易”应当作为证券市场的“铁令”加以严禁之外,其余四条都值得商榷,尤其是“不准自营”的规定,使得本身是帮人理财的证券咨询机构自已却不能直接从事证券投资,而必须假借他人名义,显然很不合理。   一个让人笑不起来的例子是,某投资咨询公司千辛万苦赚了2000万,却发现除了存在银行账户上,没有其他的“合法”又合适的投资渠道,万般无奈,最后买了国债。   深圳珞珈投资咨询有限公司总经理陈杰指出,目前仅有的几部对咨询行业进行规范的法律规章中,过多地提倡监管,对咨询行业的发展,给出的路径很少,咨询机构很容易触及监管底线。   此外,咨询行业对“保底理财”也颇为向往。有分析师表示,《暂行办法》上述“五不准”中,市场争议最多的就是不准保底理财——禁止咨询公司向投资人承诺证券、期货投资收益;不准与投资人约定分享投资收益或者分担投资损失。   事实上,即使有法规明令禁止,但保底理财屡禁不止,通常的做法就是咨询公司与投资人签订理财协议的同时,私底下再签订一个补充协议,约定最低收益等原则,“三方监管”协议也在业内秘密流行。   对于法规的明显滞后,林义相建议,随着市场的发展和法规环境的变化,《暂行办法》和《实施细则》已不能完全适应现阶段投资咨询业的实际发展,目前《证券法》已在修改当中,法规的修改应当尽快提上议事日程。。

热心网友

有黑嘴,黑嘴是某些股评家。

热心网友

肯定有!一些股评人由于利益的驱动而去吹捧一些没有价值的股票,是很常见的事情!

热心网友

洗刷“庄托”“黑嘴”恶名 证券“名嘴”夹缝求生   中国足球有黑哨,中国股市有黑嘴。黑哨是某些足球裁判,黑嘴是某些股评家。黑哨可以毁掉一支球队,可以毁掉中国足球。黑嘴毁掉的又是什么呢?   3月25日, 在中国证券业协会证券分析师委员会在京召开2004年度首次工作会议上,20余名委员纷纷建议,应尽快修改《证券、期货投资咨询管理暂行办法》及《实施细则》。与会的分析师们强烈建议,取消“不得代理买卖、不得自营、不得承诺保底”等严苛的条条框框。   作为证券行业中一个十分重要的子行业,证券分析师们除了要洗刷“庄托”、“黑嘴”的恶名外,更要为生存而战。 咨询业走入误区   “对证券分析师而言,当前最重要的莫过于为生计谋。”参会的一位分析师委员向记者表示,随着股市的转暖,证券咨询业又将迎来一个忙碌的季节。   “在这之前,我们必须要证明自身的清白。”该分析师话锋一转,“目前证券咨询业良莠不齐,往往是一颗老鼠屎毁掉了一锅粥。除了严格的行业自律和准入外,应当适时修改有关法规,为证券咨询业提供更大的生存空间。”   据记者了解,截止2003年底,国内在册咨询机构仅有百家,而在2000年牛市的鼎盛时期,全国经过官方认证的证券投资咨询机构一度达到300家。漫漫三年熊市,使得大量证券咨询机构被大浪淘沙。   在中国证券市场发展史上,股评家曾经荣光一时,成为众多股民们顶礼膜拜的偶像。他们所作的投资预测曾被当初狂热的股民奉为金科玉律。但是近年相继曝光的琼民源、亿安科技、中科系、银广夏等案件中,股评家都在其中扮演了非常不光彩的角色。部分股评家在其中推波助澜,大肆炒作,披露虚假信息,使得无数中小股民被深度套牢,以至于血本无归、欲哭无泪。   对于“黑嘴”、“庄托”的恶名,与会的分析师们并不讳言,深圳市珞珈投资咨询有限公司总经理陈杰表示,“相对而言,绝大多数股评家还是诚实正直的,他们用自己所学的知识为投资人提供服务。那些为了谋取一己私利,而甘愿充当‘黑嘴’的股评家,毕竟只是少数。”   即便是存活下来的咨询机构,日子也过得颇为艰难。据记者调查了解,自2001年下半年股市开始显熊以来,证券投资咨询行业一度出现大面积亏损。现金,有的咨询公司门下仅剩总经理和副总经理两人靠为报刊写稿谋生。 咨询业的赢利模式   据悉,一个一般的分析师,年薪至少也在6万元以上。一个咨询机构一年的开销粗算起来至少得几百万元。那么,证券咨询机构又是如何赢利的呢?   据一位对咨询业行业颇为了解的知情人士透露,早期的咨询机构中的利润主要有以下来源:一是收取咨询费、会员费;二是从证券营业部收取手续费回扣;三是充当“股托”,从庄家那里取得佣金。咨询机构荐股,以掩护庄家出货,再从庄家那里收取10万、20万不等的佣金;四是做庄或同庄家“配仓”,直接从二级市场赚取利润。有的咨询机构自己就是庄家,也有的咨询机构自己没有实力做庄,往往采用同庄家配仓的形式来获利。   “目前,靠‘股托’和‘配仓’之路已经在很大程度被堵死,分析师们正在寻求其它出路。”上述知情人士表示,在复杂的市场竞争中,有部分咨询机构得以发展壮大,并总结出了五种生存赢利模式。   第一种是以天相投资、万国测评、深圳珞珈等为代表,依靠强大的研发团队,向基金以及大型投资机构提供深度研究报告,主要服务于机构等高端客户群体。第二种是依托现代通讯手段,推出具有特色的分析系统等软件产品;第三种是采取会员制模式,向特定的会员提供有针对性的理财咨询服务并收取会员费。第四种是以东方高圣为代表的准投行模式,为企业的战略重组提供全程服务,包括为大宗并购穿针引线、设计方案、采办过户等;第五种是投资顾问和财务顾问结合的模式,坚持“两条腿走路”。业内较成功的有黑龙江容维、青岛安信、湖南金证等。 四大禁令亟待破除   “为证券咨询业赢得更大生存空间是协会当前最重要的任务。”中国证券业协会证券分析师委员会委员主任委员、天相投资顾问有限公司董事长兼总经理林义相在会上大声疾呼,应该为证券咨询业松绑。   有分析师一针见血地指出,要改变咨询业夹缝中求生的窘境,就必须修改相应的法律法规。   目前,最为分析师诟病的是1998年4月起实施的《证券、期货投资咨询管理暂行办法》和《证券、期货投资咨询管理暂行办法实施细则》。在3月25日的年会上,有关修改“紧箍咒”的提议引发了最热烈的讨论。   《暂行办法》和《实施细则》的规定中,对证券、期货投资咨询人员的行为作出了五条禁令:不准代理投资人从事证券、期货买卖;不准向投资人承诺证券、期货投资收益;不准与投资人约定分享投资收益或者分担投资损失;不准为自己买卖股票及具有股票性质、功能的证券以及期货;不准利用咨询服务与他人合谋操纵市场或者进行内幕交易。   业内人士认为,这上述“五不准”中,除了最后一条“不准利用咨询服务与他人合谋操纵市场或者进行内幕交易”应当作为证券市场的“铁令”加以严禁之外,其余四条都值得商榷,尤其是“不准自营”的规定,使得本身是帮人理财的证券咨询机构自已却不能直接从事证券投资,而必须假借他人名义,显然很不合理。   一个让人笑不起来的例子是,某投资咨询公司千辛万苦赚了2000万,却发现除了存在银行账户上,没有其他的“合法”又合适的投资渠道,万般无奈,最后买了国债。   深圳珞珈投资咨询有限公司总经理陈杰指出,目前仅有的几部对咨询行业进行规范的法律规章中,过多地提倡监管,对咨询行业的发展,给出的路径很少,咨询机构很容易触及监管底线。   此外,咨询行业对“保底理财”也颇为向往。有分析师表示,《暂行办法》上述“五不准”中,市场争议最多的就是不准保底理财——禁止咨询公司向投资人承诺证券、期货投资收益;不准与投资人约定分享投资收益或者分担投资损失。   事实上,即使有法规明令禁止,但保底理财屡禁不止,通常的做法就是咨询公司与投资人签订理财协议的同时,私底下再签订一个补充协议,约定最低收益等原则,“三方监管”协议也在业内秘密流行。   对于法规的明显滞后,林义相建议,随着市场的发展和法规环境的变化,《暂行办法》和《实施细则》已不能完全适应现阶段投资咨询业的实际发展,目前《证券法》已在修改当中,法规的修改应当尽快提上议事日程。编辑: 胡春钰 来源: 中国产经新闻报 。

热心网友

洗刷“庄托”“黑嘴”恶名 证券“名嘴”夹缝求生 --------------------------------------------------------------------------------  2004-04-02 13:16:36   中国足球有黑哨,中国股市有黑嘴。黑哨是某些足球裁判,黑嘴是某些股评家。黑哨可以毁掉一支球队,可以毁掉中国足球。黑嘴毁掉的又是什么呢?   3月25日, 在中国证券业协会证券分析师委员会在京召开2004年度首次工作会议上,20余名委员纷纷建议,应尽快修改《证券、期货投资咨询管理暂行办法》及《实施细则》。与会的分析师们强烈建议,取消“不得代理买卖、不得自营、不得承诺保底”等严苛的条条框框。   作为证券行业中一个十分重要的子行业,证券分析师们除了要洗刷“庄托”、“黑嘴”的恶名外,更要为生存而战。 咨询业走入误区   “对证券分析师而言,当前最重要的莫过于为生计谋。”参会的一位分析师委员向记者表示,随着股市的转暖,证券咨询业又将迎来一个忙碌的季节。   “在这之前,我们必须要证明自身的清白。”该分析师话锋一转,“目前证券咨询业良莠不齐,往往是一颗老鼠屎毁掉了一锅粥。除了严格的行业自律和准入外,应当适时修改有关法规,为证券咨询业提供更大的生存空间。”   据记者了解,截止2003年底,国内在册咨询机构仅有百家,而在2000年牛市的鼎盛时期,全国经过官方认证的证券投资咨询机构一度达到300家。漫漫三年熊市,使得大量证券咨询机构被大浪淘沙。   在中国证券市场发展史上,股评家曾经荣光一时,成为众多股民们顶礼膜拜的偶像。他们所作的投资预测曾被当初狂热的股民奉为金科玉律。但是近年相继曝光的琼民源、亿安科技、中科系、银广夏等案件中,股评家都在其中扮演了非常不光彩的角色。部分股评家在其中推波助澜,大肆炒作,披露虚假信息,使得无数中小股民被深度套牢,以至于血本无归、欲哭无泪。   对于“黑嘴”、“庄托”的恶名,与会的分析师们并不讳言,深圳市珞珈投资咨询有限公司总经理陈杰表示,“相对而言,绝大多数股评家还是诚实正直的,他们用自己所学的知识为投资人提供服务。那些为了谋取一己私利,而甘愿充当‘黑嘴’的股评家,毕竟只是少数。”   即便是存活下来的咨询机构,日子也过得颇为艰难。据记者调查了解,自2001年下半年股市开始显熊以来,证券投资咨询行业一度出现大面积亏损。现金,有的咨询公司门下仅剩总经理和副总经理两人靠为报刊写稿谋生。 咨询业的赢利模式   据悉,一个一般的分析师,年薪至少也在6万元以上。一个咨询机构一年的开销粗算起来至少得几百万元。那么,证券咨询机构又是如何赢利的呢?   据一位对咨询业行业颇为了解的知情人士透露,早期的咨询机构中的利润主要有以下来源:一是收取咨询费、会员费;二是从证券营业部收取手续费回扣;三是充当“股托”,从庄家那里取得佣金。咨询机构荐股,以掩护庄家出货,再从庄家那里收取10万、20万不等的佣金;四是做庄或同庄家“配仓”,直接从二级市场赚取利润。有的咨询机构自己就是庄家,也有的咨询机构自己没有实力做庄,往往采用同庄家配仓的形式来获利。   “目前,靠‘股托’和‘配仓’之路已经在很大程度被堵死,分析师们正在寻求其它出路。”上述知情人士表示,在复杂的市场竞争中,有部分咨询机构得以发展壮大,并总结出了五种生存赢利模式。   第一种是以天相投资、万国测评、深圳珞珈等为代表,依靠强大的研发团队,向基金以及大型投资机构提供深度研究报告,主要服务于机构等高端客户群体。第二种是依托现代通讯手段,推出具有特色的分析系统等软件产品;第三种是采取会员制模式,向特定的会员提供有针对性的理财咨询服务并收取会员费。第四种是以东方高圣为代表的准投行模式,为企业的战略重组提供全程服务,包括为大宗并购穿针引线、设计方案、采办过户等;第五种是投资顾问和财务顾问结合的模式,坚持“两条腿走路”。业内较成功的有黑龙江容维、青岛安信、湖南金证等。 四大禁令亟待破除   “为证券咨询业赢得更大生存空间是协会当前最重要的任务。”中国证券业协会证券分析师委员会委员主任委员、天相投资顾问有限公司董事长兼总经理林义相在会上大声疾呼,应该为证券咨询业松绑。   有分析师一针见血地指出,要改变咨询业夹缝中求生的窘境,就必须修改相应的法律法规。   目前,最为分析师诟病的是1998年4月起实施的《证券、期货投资咨询管理暂行办法》和《证券、期货投资咨询管理暂行办法实施细则》。在3月25日的年会上,有关修改“紧箍咒”的提议引发了最热烈的讨论。   《暂行办法》和《实施细则》的规定中,对证券、期货投资咨询人员的行为作出了五条禁令:不准代理投资人从事证券、期货买卖;不准向投资人承诺证券、期货投资收益;不准与投资人约定分享投资收益或者分担投资损失;不准为自己买卖股票及具有股票性质、功能的证券以及期货;不准利用咨询服务与他人合谋操纵市场或者进行内幕交易。   业内人士认为,这上述“五不准”中,除了最后一条“不准利用咨询服务与他人合谋操纵市场或者进行内幕交易”应当作为证券市场的“铁令”加以严禁之外,其余四条都值得商榷,尤其是“不准自营”的规定,使得本身是帮人理财的证券咨询机构自已却不能直接从事证券投资,而必须假借他人名义,显然很不合理。   一个让人笑不起来的例子是,某投资咨询公司千辛万苦赚了2000万,却发现除了存在银行账户上,没有其他的“合法”又合适的投资渠道,万般无奈,最后买了国债。   深圳珞珈投资咨询有限公司总经理陈杰指出,目前仅有的几部对咨询行业进行规范的法律规章中,过多地提倡监管,对咨询行业的发展,给出的路径很少,咨询机构很容易触及监管底线。   此外,咨询行业对“保底理财”也颇为向往。有分析师表示,《暂行办法》上述“五不准”中,市场争议最多的就是不准保底理财——禁止咨询公司向投资人承诺证券、期货投资收益;不准与投资人约定分享投资收益或者分担投资损失。   事实上,即使有法规明令禁止,但保底理财屡禁不止,通常的做法就是咨询公司与投资人签订理财协议的同时,私底下再签订一个补充协议,约定最低收益等原则,“三方监管”协议也在业内秘密流行。   对于法规的明显滞后,林义相建议,随着市场的发展和法规环境的变化,《暂行办法》和《实施细则》已不能完全适应现阶段投资咨询业的实际发展,目前《证券法》已在修改当中,法规的修改应当尽快提上议事日程。 编辑: 胡春钰 来源: 中国产经新闻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