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心网友

一直以来,在投资者的个人资产组合篮子中,国债都占有一定的比重。不仅因为国债的收益率通常比银行的存款收益率高,而且收益所得无需缴纳利息税。更重要的是国债的发行者为国家,安全性上有保障,更符合投资者要求“保本”的心理。 据银行人士介绍,2005年凭证式(三期)国债正在热卖中。尽管处于加息周期中,3月1日、5月1日起发行的2005年凭证式(一期)国债正式上柜后不久就被抢购一空;不过,与凭证式国债热销形成鲜明对比的是,3月11日、3月15日起正式发售的二期2005年记账式国债却没有得到太多关注,人气相对不高。 为什么投资者青睐凭证式国债而冷落记账式国债呢?凭证式一定优于记账式吗? 业内人士介绍,凭证式国债是一种“储蓄性国债”,是政府为筹集国家建设资金而面向社会公众发行的一种中央政府债券,其前身是国库券。凭证式国债使用纸质记账凭证,主要依赖银行和邮政储蓄渠道销售,购买和兑付非常方便。记账式国债是以记账形式记录债权,主要通过证券交易所交易系统发行和交易,可以记名、挂失的一种国债,该种交易方式不需持有债券凭证,电脑记账,无纸化发行,目前也有部分记账式国债通过银行柜台交易。 两者的主要差别是,凭证式国债收益固定并超越同期定期存款利率,且具有高度保障,而记账式国债可能价格上波动比较大,这是造成投资者对两者态度迥然不同的原因。 不过,记账式国债更诱人的地方在于其实际收益率有可能超过其票面利率,正是交易所挂牌交易带来的价格波动带来这种额外收益。据介绍,凭证式国债的发行利率,是财政部参照同期银行存款利率及市场供求关系等因素确定的;记账式国债的发行利率,是由国债承购包销团成员投标确定的,一般均高于凭证式国债。 例如,有投资者以10万元投资于某期记账式国债,假设其购入此国债买入价为每单位100元面值,票面利率为2。93%,8个月后全部卖出。按照卖出时银行挂牌公布的柜台债券交易价格,买入全价为103。52元(100元为单位),这时投资者将10万元卖出,将可以获得3520元的收益,折合成年收益率为5。37%,也就是说,投资者持有该国债8个月就可以获得5。37%的年收益率。 目前所有的凭证式国债基本都是按照票面利率到期还本付息,并不在中途支付利息。一旦提前兑取,要按兑取本金的0。1%支付手续费,并按实际持有时间及相应的分档利率计付利息,投资者将会面临损失部分利息收入的风险。 而且,记账式国债计算的是复利收益,而凭证式国债为单利计息,因此二者的实际收益差别应该更大。 此外,记账式国债流动性较强。记账式国债由于在交易所上市,参与的投资者较多,因而具有很强的流通性。而且只要证券交易所开市,投资者随时可以委托买卖,还可通过电话委托、网上交易等手段进行买卖。凭证式国债在流动性方面相对处于劣势。由于凭证式国债没有二级市场,不能上市流通,因此投资者如需要变现,则需要到原购买网点提前兑现。而且,通常兑取后的国债往往无法再买回,对于同一位投资者而言,出售国债的行为一般只能发生一次。 因此有专家建议,若投资者不打算长期持有某一债券到期兑取本息,则以投资记账式国债为好,可保证在卖出时能顺利脱手。 但要注意的是,由于记账式国债可以像股票一样进行买卖,如果投资者为了赚取国债价格波动所形成的差价,也有可能遭受损失。记账式国债价格随时都在波动,到期前卖出,应保证持有期的应计利息不低于净价交易价格的下跌值,否则,初期的投资本金就发生了亏损。最近,物价上涨过快导致市场对人民币升息的预期增强,加上其他一些利空因素的影响,记账式国债交易使投资者亏损风险大了很多。 不过,记账式国债是国债的一种,有国家信用的保证,其到期还本付息是毋庸置疑的。如果投资者以投资的方式买入,并持有到期,其安全性与在银行购买凭证式国债没有区别。从这一点出发,记账式国债的安全性和凭证式国债是一致的。 可以说,凭证式国债和记账式国债特点各异,投资者可结合自身情况进行取舍。比如老年投资者可考虑购买凭证式国债,因其对于信息化产品不是十分熟悉;而年轻的投资者,对信息化及市场变动敏感的投资者可考虑买入记账式国债。相对于凭证式国债,记账式国债更适合于作为3年以内的投资产品,其收益与流动性都好于凭证式国债。 链接 国债:“闲资”的避风港 一般来说,选择投资国债,特别是投资流通性相对较差的凭证式国债,表明投资者已做好了长期投资的思想准备。就这一点而言,投资凭证式国债者大多数为目前有“闲资”的普通个人投资者。 目前社会“闲资”有多少,暂未得到有关方面的精确统计,不过,可根据以下数据一窥端倪:据中国人民银行广州分行近日公布的4月份广东金融运行情况显示,居民储蓄存款的大幅增长。在人民币存款中,居民储蓄存款比上月增加196。92亿元,同比多增39。04亿元,新增存款中定期存款占66。2%,同比高43个百分点。 储蓄存款的大幅增加,国债销售的火爆,在说明普通居民收入大幅增加、社会闲资规模大的同时,还表明普通投资者远离高风险投资工具的投资意向。因此,国债作为“金边债券”,在低收益时代魅力正益日显露。。

热心网友

不一定啊

热心网友

据银行人士介绍,2005年凭证式(三期)国债正在热卖中。尽管处于加息周期中,3月1日、5月1日起发行的2005年凭证式(一期)国债正式上柜后不久就被抢购一空;不过,与凭证式国债热销形成鲜明对比的是,3月11日、3月15日起正式发售的二期2005年记账式国债却没有得到太多关注,人气相对不高。 为什么投资者青睐凭证式国债而冷落记账式国债呢?凭证式一定优于记账式吗? 业内人士介绍,凭证式国债是一种“储蓄性国债”,是政府为筹集国家建设资金而面向社会公众发行的一种中央政府债券,其前身是国库券。凭证式国债使用纸质记账凭证,主要依赖银行和邮政储蓄渠道销售,购买和兑付非常方便。记账式国债是以记账形式记录债权,主要通过证券交易所交易系统发行和交易,可以记名、挂失的一种国债,该种交易方式不需持有债券凭证,电脑记账,无纸化发行,目前也有部分记账式国债通过银行柜台交易。 两者的主要差别是,凭证式国债收益固定并超越同期定期存款利率,且具有高度保障,而记账式国债可能价格上波动比较大,这是造成投资者对两者态度迥然不同的原因。 不过,记账式国债更诱人的地方在于其实际收益率有可能超过其票面利率,正是交易所挂牌交易带来的价格波动带来这种额外收益。据介绍,凭证式国债的发行利率,是财政部参照同期银行存款利率及市场供求关系等因素确定的;记账式国债的发行利率,是由国债承购包销团成员投标确定的,一般均高于凭证式国债。 例如,有投资者以10万元投资于某期记账式国债,假设其购入此国债买入价为每单位100元面值,票面利率为2。93%,8个月后全部卖出。按照卖出时银行挂牌公布的柜台债券交易价格,买入全价为103。52元(100元为单位),这时投资者将10万元卖出,将可以获得3520元的收益,折合成年收益率为5。37%,也就是说,投资者持有该国债8个月就可以获得5。37%的年收益率。 目前所有的凭证式国债基本都是按照票面利率到期还本付息,并不在中途支付利息。一旦提前兑取,要按兑取本金的0。1%支付手续费,并按实际持有时间及相应的分档利率计付利息,投资者将会面临损失部分利息收入的风险。 而且,记账式国债计算的是复利收益,而凭证式国债为单利计息,因此二者的实际收益差别应该更大。 此外,记账式国债流动性较强。记账式国债由于在交易所上市,参与的投资者较多,因而具有很强的流通性。而且只要证券交易所开市,投资者随时可以委托买卖,还可通过电话委托、网上交易等手段进行买卖。凭证式国债在流动性方面相对处于劣势。由于凭证式国债没有二级市场,不能上市流通,因此投资者如需要变现,则需要到原购买网点提前兑现。而且,通常兑取后的国债往往无法再买回,对于同一位投资者而言,出售国债的行为一般只能发生一次。 因此有专家建议,若投资者不打算长期持有某一债券到期兑取本息,则以投资记账式国债为好,可保证在卖出时能顺利脱手。 但要注意的是,由于记账式国债可以像股票一样进行买卖,如果投资者为了赚取国债价格波动所形成的差价,也有可能遭受损失。记账式国债价格随时都在波动,到期前卖出,应保证持有期的应计利息不低于净价交易价格的下跌值,否则,初期的投资本金就发生了亏损。最近,物价上涨过快导致市场对人民币升息的预期增强,加上其他一些利空因素的影响,记账式国债交易使投资者亏损风险大了很多。 不过,记账式国债是国债的一种,有国家信用的保证,其到期还本付息是毋庸置疑的。如果投资者以投资的方式买入,并持有到期,其安全性与在银行购买凭证式国债没有区别。从这一点出发,记账式国债的安全性和凭证式国债是一致的。 可以说,凭证式国债和记账式国债特点各异,投资者可结合自身情况进行取舍。比如老年投资者可考虑购买凭证式国债,因其对于信息化产品不是十分熟悉;而年轻的投资者,对信息化及市场变动敏感的投资者可考虑买入记账式国债。相对于凭证式国债,记账式国债更适合于作为3年以内的投资产品,其收益与流动性都好于凭证式国债。 。

热心网友

一直以来,在投资者的个人资产组合篮子中,国债都占有一定的比重。不仅因为国债的收益率通常比银行的存款收益率高,而且收益所得无需缴纳利息税。更重要的是国债的发行者为国家,安全性上有保障,更符合投资者要求“保本”的心理。 据银行人士介绍,2005年凭证式(三期)国债正在热卖中。尽管处于加息周期中,3月1日、5月1日起发行的2005年凭证式(一期)国债正式上柜后不久就被抢购一空;不过,与凭证式国债热销形成鲜明对比的是,3月11日、3月15日起正式发售的二期2005年记账式国债却没有得到太多关注,人气相对不高。 为什么投资者青睐凭证式国债而冷落记账式国债呢?凭证式一定优于记账式吗? 业内人士介绍,凭证式国债是一种“储蓄性国债”,是政府为筹集国家建设资金而面向社会公众发行的一种中央政府债券,其前身是国库券。凭证式国债使用纸质记账凭证,主要依赖银行和邮政储蓄渠道销售,购买和兑付非常方便。记账式国债是以记账形式记录债权,主要通过证券交易所交易系统发行和交易,可以记名、挂失的一种国债,该种交易方式不需持有债券凭证,电脑记账,无纸化发行,目前也有部分记账式国债通过银行柜台交易。 两者的主要差别是,凭证式国债收益固定并超越同期定期存款利率,且具有高度保障,而记账式国债可能价格上波动比较大,这是造成投资者对两者态度迥然不同的原因。 不过,记账式国债更诱人的地方在于其实际收益率有可能超过其票面利率,正是交易所挂牌交易带来的价格波动带来这种额外收益。据介绍,凭证式国债的发行利率,是财政部参照同期银行存款利率及市场供求关系等因素确定的;记账式国债的发行利率,是由国债承购包销团成员投标确定的,一般均高于凭证式国债。 例如,有投资者以10万元投资于某期记账式国债,假设其购入此国债买入价为每单位100元面值,票面利率为2。93%,8个月后全部卖出。按照卖出时银行挂牌公布的柜台债券交易价格,买入全价为103。52元(100元为单位),这时投资者将10万元卖出,将可以获得3520元的收益,折合成年收益率为5。37%,也就是说,投资者持有该国债8个月就可以获得5。37%的年收益率。 目前所有的凭证式国债基本都是按照票面利率到期还本付息,并不在中途支付利息。一旦提前兑取,要按兑取本金的0。1%支付手续费,并按实际持有时间及相应的分档利率计付利息,投资者将会面临损失部分利息收入的风险。 而且,记账式国债计算的是复利收益,而凭证式国债为单利计息,因此二者的实际收益差别应该更大。 此外,记账式国债流动性较强。记账式国债由于在交易所上市,参与的投资者较多,因而具有很强的流通性。而且只要证券交易所开市,投资者随时可以委托买卖,还可通过电话委托、网上交易等手段进行买卖。凭证式国债在流动性方面相对处于劣势。由于凭证式国债没有二级市场,不能上市流通,因此投资者如需要变现,则需要到原购买网点提前兑现。而且,通常兑取后的国债往往无法再买回,对于同一位投资者而言,出售国债的行为一般只能发生一次。 因此有专家建议,若投资者不打算长期持有某一债券到期兑取本息,则以投资记账式国债为好,可保证在卖出时能顺利脱手。 但要注意的是,由于记账式国债可以像股票一样进行买卖,如果投资者为了赚取国债价格波动所形成的差价,也有可能遭受损失。记账式国债价格随时都在波动,到期前卖出,应保证持有期的应计利息不低于净价交易价格的下跌值,否则,初期的投资本金就发生了亏损。最近,物价上涨过快导致市场对人民币升息的预期增强,加上其他一些利空因素的影响,记账式国债交易使投资者亏损风险大了很多。 不过,记账式国债是国债的一种,有国家信用的保证,其到期还本付息是毋庸置疑的。如果投资者以投资的方式买入,并持有到期,其安全性与在银行购买凭证式国债没有区别。从这一点出发,记账式国债的安全性和凭证式国债是一致的。 可以说,凭证式国债和记账式国债特点各异,投资者可结合自身情况进行取舍。比如老年投资者可考虑购买凭证式国债,因其对于信息化产品不是十分熟悉;而年轻的投资者,对信息化及市场变动敏感的投资者可考虑买入记账式国债。相对于凭证式国债,记账式国债更适合于作为3年以内的投资产品,其收益与流动性都好于凭证式国债。 链接 。

热心网友

一直以来,在投资者的个人资产组合篮子中,国债都占有一定的比重。不仅因为国债的收益率通常比银行的存款收益率高,而且收益所得无需缴纳利息税。更重要的是国债的发行者为国家,安全性上有保障,更符合投资者要求“保本”的心理。 据银行人士介绍,2005年凭证式(三期)国债正在热卖中。尽管处于加息周期中,3月1日、5月1日起发行的2005年凭证式(一期)国债正式上柜后不久就被抢购一空;不过,与凭证式国债热销形成鲜明对比的是,3月11日、3月15日起正式发售的二期2005年记账式国债却没有得到太多关注,人气相对不高。 为什么投资者青睐凭证式国债而冷落记账式国债呢?凭证式一定优于记账式吗? 业内人士介绍,凭证式国债是一种“储蓄性国债”,是政府为筹集国家建设资金而面向社会公众发行的一种中央政府债券,其前身是国库券。凭证式国债使用纸质记账凭证,主要依赖银行和邮政储蓄渠道销售,购买和兑付非常方便。记账式国债是以记账形式记录债权,主要通过证券交易所交易系统发行和交易,可以记名、挂失的一种国债,该种交易方式不需持有债券凭证,电脑记账,无纸化发行,目前也有部分记账式国债通过银行柜台交易。 两者的主要差别是,凭证式国债收益固定并超越同期定期存款利率,且具有高度保障,而记账式国债可能价格上波动比较大,这是造成投资者对两者态度迥然不同的原因。 不过,记账式国债更诱人的地方在于其实际收益率有可能超过其票面利率,正是交易所挂牌交易带来的价格波动带来这种额外收益。据介绍,凭证式国债的发行利率,是财政部参照同期银行存款利率及市场供求关系等因素确定的;记账式国债的发行利率,是由国债承购包销团成员投标确定的,一般均高于凭证式国债。 例如,有投资者以10万元投资于某期记账式国债,假设其购入此国债买入价为每单位100元面值,票面利率为2。93%,8个月后全部卖出。按照卖出时银行挂牌公布的柜台债券交易价格,买入全价为103。52元(100元为单位),这时投资者将10万元卖出,将可以获得3520元的收益,折合成年收益率为5。37%,也就是说,投资者持有该国债8个月就可以获得5。37%的年收益率。 目前所有的凭证式国债基本都是按照票面利率到期还本付息,并不在中途支付利息。一旦提前兑取,要按兑取本金的0。1%支付手续费,并按实际持有时间及相应的分档利率计付利息,投资者将会面临损失部分利息收入的风险。 而且,记账式国债计算的是复利收益,而凭证式国债为单利计息,因此二者的实际收益差别应该更大。 此外,记账式国债流动性较强。记账式国债由于在交易所上市,参与的投资者较多,因而具有很强的流通性。而且只要证券交易所开市,投资者随时可以委托买卖,还可通过电话委托、网上交易等手段进行买卖。凭证式国债在流动性方面相对处于劣势。由于凭证式国债没有二级市场,不能上市流通,因此投资者如需要变现,则需要到原购买网点提前兑现。而且,通常兑取后的国债往往无法再买回,对于同一位投资者而言,出售国债的行为一般只能发生一次。 因此有专家建议,若投资者不打算长期持有某一债券到期兑取本息,则以投资记账式国债为好,可保证在卖出时能顺利脱手。 但要注意的是,由于记账式国债可以像股票一样进行买卖,如果投资者为了赚取国债价格波动所形成的差价,也有可能遭受损失。记账式国债价格随时都在波动,到期前卖出,应保证持有期的应计利息不低于净价交易价格的下跌值,否则,初期的投资本金就发生了亏损。最近,物价上涨过快导致市场对人民币升息的预期增强,加上其他一些利空因素的影响,记账式国债交易使投资者亏损风险大了很多。 不过,记账式国债是国债的一种,有国家信用的保证,其到期还本付息是毋庸置疑的。如果投资者以投资的方式买入,并持有到期,其安全性与在银行购买凭证式国债没有区别。从这一点出发,记账式国债的安全性和凭证式国债是一致的。 可以说,凭证式国债和记账式国债特点各异,投资者可结合自身情况进行取舍。比如老年投资者可考虑购买凭证式国债,因其对于信息化产品不是十分熟悉;而年轻的投资者,对信息化及市场变动敏感的投资者可考虑买入记账式国债。相对于凭证式国债,记账式国债更适合于作为3年以内的投资产品,其收益与流动性都好于凭证式国债。 链接 国债:“闲资”的避风港 一般来说,选择投资国债,特别是投资流通性相对较差的凭证式国债,表明投资者已做好了长期投资的思想准备。就这一点而言,投资凭证式国债者大多数为目前有“闲资”的普通个人投资者。 目前社会“闲资”有多少,暂未得到有关方面的精确统计,不过,可根据以下数据一窥端倪:据中国人民银行广州分行近日公布的4月份广东金融运行情况显示,居民储蓄存款的大幅增长。在人民币存款中,居民储蓄存款比上月增加196。92亿元,同比多增39。04亿元,新增存款中定期存款占66。2%,同比高43个百分点。 储蓄存款的大幅增加,国债销售的火爆,在说明普通居民收入大幅增加、社会闲资规模大的同时,还表明普通投资者远离高风险投资工具的投资意向。因此,国债作为“金边债券”,在低收益时代魅力正益日显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