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心网友
如何确定可转债的转换时机?有一个简单的判定方法,就是在可转换债券的转换期内,市场上该公司的股票价格不能低于购买可转债的价格与转换价格之和,并且这部分差额还应能抵消利率差所带来的损失,此时便成为可转债的转换临界点,当该公司股票价格升高时,投资者便可以获得比银行存款更高的收入水平,便可进行转换。
热心网友
在这里,提供大家一个简单的判定方法,就是在可转换债券的转换期内,市场上该公司的股票价格不能低于“ 购买可转债的价格×转换价格”,并且这部分差额还应能抵消利率差所带来的损失,此时便成为可转债的转换临界点,当该公司股票价格升高时,投资者便可以获得比银行存款更高的收入水平,便可进行转换。 首先, 我们先来考虑转换价格的计算。 可转债由于是一种利率较低的债券,由于公司股票未上市的原因,投资者持有债券而不能进行转换的时间越长,带来的利率差损失越大,所以,可转换债券一般作出了一些规定,如实际上市时间的不同,而对可转换债券的初始转股价进行调整。 由于股份公司在年中、年末一般会有增发新股、配送股的行为,会导致股票单位价值摊薄,债券发行人也会将可转债的转股价相应的作些调整。 如上所述,假设一家公司发行5 年期可转换公司债,票面利率为1%,发行时间为1996年1月1日,发行时设定转股价为10元,预计可转换时间起于1997 年1月1日,该公司总普通股股本10万股,在1997年1月1日增发新股1万股,每股9元,并且每股派送新股0。2股,每股配售新股0。3股,每股8。5元。 根据上述条件,我们计算该债券的转换价格为: 第一步,若只配送新股时,转股价调整为=初始转股价÷(1+送股率)=10/(1+20%)=8。33元 第二步,增发新股或配售股时,转股价调整为=(初始转股价+配股价或增发价×配股比率或增发比率)÷( 1+ 配股比率或增发比率) 第三步,如上例,几项同时进行时,转股价调整为=(初始转股价+配股价或增发价×配股比率或增发比率)÷( 1+配股比率或增发比率+ 送股率)= (10+8。5×30%+9×10%)/( 1+0。3+0。1+0。2)=8。4 元以上只是对于在一级市场上购买可转债的转换价格,对于在二级市场上购买的可转债,其转换价格公式如下: 二级市场上购买的可转债转换价格=(1+溢价比率)×转换价格 因此,由于公司股本的变动,会导致转换价格的变化,在不考虑市场利率的情况下,投资者在该公司股票价格高于调整后的转换价格后,便可以实行转换获得转换溢价收入。 。
热心网友
首先, 我们先来考虑转换价格的计算。 可转债由于是一种利率较低的债券,由于公司股票未上市的原因,投资者持有债券而不能进行转换的时间越长,带来的利率差损失越大,所以,可转换债券一般作出了一些规定,如实际上市时间的不同,而对可转换债券的初始转股价进行调整。 由于股份公司在年中、年末一般会有增发新股、配送股的行为,会导致股票单位价值摊薄,债券发行人也会将可转债的转股价相应的作些调整。 如上所述,假设一家公司发行5 年期可转换公司债,票面利率为1%,发行时间为1996年1月1日,发行时设定转股价为10元,预计可转换时间起于1997 年1月1日,该公司总普通股股本10万股,在1997年1月1日增发新股1万股,每股9元,并且每股派送新股0。2股,每股配售新股0。3股,每股8。5元。 根据上述条件,我们计算该债券的转换价格为: 第一步,若只配送新股时,转股价调整为=初始转股价÷(1+送股率)=10/(1+20%)=8。33元 第二步,增发新股或配售股时,转股价调整为=(初始转股价+配股价或增发价×配股比率或增发比率)÷( 1+ 配股比率或增发比率) 第三步,如上例,几项同时进行时,转股价调整为=(初始转股价+配股价或增发价×配股比率或增发比率)÷( 1+配股比率或增发比率+ 送股率)= (10+8。5×30%+9×10%)/( 1+0。3+0。1+0。2)=8。4 元以上只是对于在一级市场上购买可转债的转换价格,对于在二级市场上购买的可转债,其转换价格公式如下: 二级市场上购买的可转债转换价格=(1+溢价比率)×转换价格 因此,由于公司股本的变动,会导致转换价格的变化,在不考虑市场利率的情况下,投资者在该公司股票价格高于调整后的转换价格后,便可以实行转换获得转换溢价收入。 。
热心网友
在这里,提供大家一个简单的判定方法,就是在可转换债券的转换期内,市场上该公司的股票价格不能低于“ 购买可转债的价格×转换价格”,并且这部分差额还应能抵消利率差所带来的损失,此时便成为可转债的转换临界点,当该公司股票价格升高时,投资者便可以获得比银行存款更高的收入水平,便可进行转换。 首先, 我们先来考虑转换价格的计算。 可转债由于是一种利率较低的债券,由于公司股票未上市的原因,投资者持有债券而不能进行转换的时间越长,带来的利率差损失越大,所以,可转换债券一般作出了一些规定,如实际上市时间的不同,而对可转换债券的初始转股价进行调整。 由于股份公司在年中、年末一般会有增发新股、配送股的行为,会导致股票单位价值摊薄,债券发行人也会将可转债的转股价相应的作些调整。 如上所述,假设一家公司发行5 年期可转换公司债,票面利率为1%,发行时间为1996年1月1日,发行时设定转股价为10元,预计可转换时间起于1997 年1月1日,该公司总普通股股本10万股,在1997年1月1日增发新股1万股,每股9元,并且每股派送新股0。2股,每股配售新股0。3股,每股8。5元。 根据上述条件,我们计算该债券的转换价格为: 第一步,若只配送新股时,转股价调整为=初始转股价÷(1+送股率)=10/(1+20%)=8。33元 第二步,增发新股或配售股时,转股价调整为=(初始转股价+配股价或增发价×配股比率或增发比率)÷( 1+ 配股比率或增发比率) 第三步,如上例,几项同时进行时,转股价调整为=(初始转股价+配股价或增发价×配股比率或增发比率)÷( 1+配股比率或增发比率+ 送股率)= (10+8。5×30%+9×10%)/( 1+0。3+0。1+0。2)=8。4 元以上只是对于在一级市场上购买可转债的转换价格,对于在二级市场上购买的可转债,其转换价格公式如下: 二级市场上购买的可转债转换价格=(1+溢价比率)×转换价格 因此,由于公司股本的变动,会导致转换价格的变化,在不考虑市场利率的情况下,投资者在该公司股票价格高于调整后的转换价格后,便可以实行转换获得转换溢价收入。 。
热心网友
对于投资者,可转换债券提供了多一个投资品种的选择,也多了一条规避风险的渠道: 1、 当股市向好,可转换债券随市上升超出其原有成本价时,持有者可以卖出转债,直接获取收益; 2、 当股市由弱转强,或发行可转换债券的公司业绩转好,其股票价格预计有较大提高时,投资者可选择将债券按照发行公司规定的转换价格转换为股票,以享受公司较好的业绩分红或公司股票攀升的利益; 3、 当股市低迷,可转换债券和其发行公司的股票价格双双下跌,卖出可转换债券及将转债转换为股票都不合适时,持券者可选择保留转债,作为债券获取到期的固定定利息。 可转换债券提供了股票和债券最好的属性,结合了股票的长期增长潜力和债券的安全和收入优势,投资者可依据上述情况选择合适的投资时期。
热心网友
在这里,提供大家一个简单的判定方法,就是在可转换债券的转换期内,市场上该公司的股票价格不能低于“ 购买可转债的价格×转换价格”,并且这部分差额还应能抵消利率差所带来的损失,此时便成为可转债的转换临界点,当该公司股票价格升高时,投资者便可以获得比银行存款更高的收入水平,便可进行转换。 首先, 我们先来考虑转换价格的计算。 可转债由于是一种利率较低的债券,由于公司股票未上市的原因,投资者持有债券而不能进行转换的时间越长,带来的利率差损失越大,所以,可转换债券一般作出了一些规定,如实际上市时间的不同,而对可转换债券的初始转股价进行调整。 由于股份公司在年中、年末一般会有增发新股、配送股的行为,会导致股票单位价值摊薄,债券发行人也会将可转债的转股价相应的作些调整。 如上所述,假设一家公司发行5 年期可转换公司债,票面利率为1%,发行时间为1996年1月1日,发行时设定转股价为10元,预计可转换时间起于1997 年1月1日,该公司总普通股股本10万股,在1997年1月1日增发新股1万股,每股9元,并且每股派送新股0。2股,每股配售新股0。3股,每股8。5元。 根据上述条件,我们计算该债券的转换价格为: 第一步,若只配送新股时,转股价调整为=初始转股价÷(1+送股率)=10/(1+20%)=8。33元 第二步,增发新股或配售股时,转股价调整为=(初始转股价+配股价或增发价×配股比率或增发比率)÷( 1+ 配股比率或增发比率) 第三步,如上例,几项同时进行时,转股价调整为=(初始转股价+配股价或增发价×配股比率或增发比率)÷( 1+配股比率或增发比率+ 送股率)= (10+8。5×30%+9×10%)/( 1+0。3+0。1+0。2)=8。4 元以上只是对于在一级市场上购买可转债的转换价格,对于在二级市场上购买的可转债,其转换价格公式如下: 二级市场上购买的可转债转换价格=(1+溢价比率)×转换价格 因此,由于公司股本的变动,会导致转换价格的变化,在不考虑市场利率的情况下,投资者在该公司股票价格高于调整后的转换价格后,便可以实行转换获得转换溢价收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