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心网友
1、科学核算成本,这是成本控制的基础;2、建立成本分析体系,方法为指标分析结合专题调研;3、建立成本改进机制,对症开方,跟踪落实成本控制措施。
热心网友
90年代以来,随着科学技术进步,计算机技术的飞速发展和广泛应用,特别是电子信息产业的崛起,高新技术企业已渐深人各行各业,其势必将主导21世纪世界产业经济发展,高新技术企业成本管理亦越来越重要。高新技术企业的特点是"高,快,灵"。"高"指产品技术含量高,附加值高,经营风险高。即高风险,高收益。"快"指产品更新换代快,市场发展快,企业成长快,"灵"指企业对科学技术发展反应灵敏,对市场外界条件变化感应灵敏,企业组织,管理方法及技术手段都更为灵活。企业提供产品和服务应是高品质的,同时要具备先进的信息科技,这一切较传统企业生产过程,成本构成,人们管理观念,组织结构均有重大变革。因此,我们有必要注意高新技术企业与传统企业成本管理的比较。1高新技术企业与传统企业成本管理不同传统企业标准成本制度和责任成本,其成本管理观念的中心是控制,即根据企业实际经营情况和目标利润要求,对各项成本费用进行事前科学预测,确定可控制的标准成本,然后进行核算,对实际成本与标准成本的差异,进行分析,评价,考核,找出原因,并采取相应措施减少差异,保证企业目标利润实现。高新技术企业成本管理观念的中心则是创新,即通过不断地投人各种资源,尤其是对有可能取得突破的专项技术加大投人力度,使其能形成领先于竞争对手的优势,并利用这种优势来谋取具有高附加值的经济回报,其高利润产生于其高附加值,而高附加值的取得需要高智力人才不断创新。可见,二者的区别在于传统企业成本管理侧重于通过成本控制而使企业目标利润顺利实现;高新技术企业则侧重于通过创新和成本投人谋取高附加值,获得高额利润。2高新技术企业与传统企业对成本核算与控制需求不同 传统工业企业特别注重对制造成本的核算与控制,将其视为产品成本。这不仅由于制造成本是企业在材料采购过程和产品生产过程中各项费用汇集的结果,而且还由于在企业的费用构成中占据了举足轻重的地位。因此,传统企业把对制造成本核算放在最重要的位置。高新技术企业核算制造成本,期间费用的主要目的是对外编制损益表,评价会计期间经济效益,由于这两项在成本费用总额中所占的比重很低,所以对其加强控制的要求比传统工业企业要弱。对于产品寿品周期成本,物耗成本,质量成本和人力资源成本的核算与控制,传统企业更多地是出于造势或满足外部某方面要求的考虑,而不是企业自觉自愿非做不可的行为需求,对高新技术企业就不同了,这些成本形态或迟或早都要进行核算,其中需求强度较大的是产品寿命周期成本和物耗成本。即使需求强度相对较弱的质量成本和人力资源成本,对其核算与控制的需求也比传统工业企业要强。对于产品寿命周期成本核算,由于高新技术企业的产品更新换代快,寿命周期短而在核算上更具有现实可操作性,而且高新技术企业评价产品经济效益的模式也要求对其进行核算与控制,因为高新技术企业一方面在产品研究开发方面有相当大的投人,另一方面又在产品售后服务上有较大的投人,同时还要承担比传统企业更多的产品降价风险。高新技术企业对物耗成本核算与控制需求,更多地是出于价值评价和价值分配方面制度创新的考虑。3高新技术企业与传统企业成本费用构成比重和管理重点不同企业成本费用主要由制造成本和期间费用组成。高新技术企业与传统企业两者在成本构成方面所占比重具有很大差异,因而它们的管理重点也就不同。一般情况下,传统工业成本构成中直接材料,直接人工,制造费用组成制造成本较高,企业要提高经济效益必须控制这些成本。因此,成本管理重点是制造成本,管理当局更注重成本核算是否准确,通过成本核算反映的信息找出原因,38。茂术创新。2000年第17卷第8期科技进步与对策(总第112期)现代企业管理模式及其合理化的选择朱培军(武汉粮油食品进出口公司,湖北武汉430015)摘要论述了现代企业管理模式的选择与设计的相关因素及其确定的一般程序,分析了六种管理模式的利弊,指出比较现实的管理模式是模拟事业部制的直线职能制管理模式。关键词企业管理模式选择中图分类号f271企业管理模式的选择与设计的相关因素每一个企业都有其不同的外部环境与内部因素,并且这些因素的变化都会对企业内部结构与管理模式产生重要的影响。那么,我们在设计一个企业的管理模式时有以下几个因素必须给予充分的考虑:(1)企业外部环境。企业管理模式离不开一定的外部环境,有效的管理模式必须是与外部环境相适应的模式。企业的外部环境主要是社会政治经济的形势能够对企业管理有影响的环境。(2)企业规模的大小。一个企业在其发展过程中,在不同的发展阶段,其组织结构也是不同的。寻求成本降低的有效方法,尽量用较少物耗获取效益。这种管理是以生产量为基础的直接成本核算与管理。高新技术企业成本费用构成相反,通常是制造成本低,期间费用高,因此,高新技术企业成本管理重心在产品研究开发和技术服务方面,产品研究开发费用与销售费用使用的合理性,往往决定着高新技术企业的整体竞争实力。其产品成本在相当大的程度上是由设计所决定的,而其产品的销售状况如何又在相当大程度上取决于技术服务。另一方面,从产品生产周期来看,传统企业盈利主要在产品成熟期,企业成本管理的目的是使企业满足市场需要,通过降低成本提高产品生命力,延长其成熟期。科技知识的不断创新,导致产品生产周期日益缩短,投人期和成长期对产品利润赚取所起的作用越来越大,特别是对高新技术企业来说,其产品的成熟期和衰退期时间很短,几乎可以忽略它的作用,这给产品设计与开发带来了巨大风险,这些决定了企业产品风险管理重心应前移到设计阶段,相应地,成本管理重心也由成本控制转向成本计划。高新技术企业是高风险,高收益企业,其成本风险与传统企业不同,因此,在成本管理中还应重视风险控制与管理。4高科技企业与传统企业降低成本费用的主要途径不同传统企业降低成本费用的主要途径有三条:第一,通过技术革新与技术改造降低生产过程中的物耗与能耗,同时对技改项目投资实行严格的预算控制;第二,建立健全各项规章制度,用监督和激励手段向管理要效益;第三,通过扩大企业经营规模来降低单位产品费用,谋取规模效益。高新技术企业降低成本费用的主要途径是:第一,加强研究开发管理,通过加强文档建设,提高设计产品零部件适用性,进行价值工程分析,优化设计部件结构和加工工艺,尽量能使先天性产品成本结构合理地减少因修改设计而导致的物料损失;第二,提高对市场信息的预测,准确设计程序,利用网上销售改善物料计划管理,统筹兼顾,合理安排,减少因物料供应不配套带来的存压库和停工待料;第三,建立内部信息通道,加快信息传递速度,提高对顾客需求的回应能力,尽可能增大销售收人,降低单位产品固定费用;第四,建立激励机制,积极开展合理化建议活动,调动科技人员和管理人员的积极性,不断挖掘改善管理,降低费用的潜力。总之,高新技术企业的成本管理是在继承传统工业企业成本管理的基础上展开的,尤其在成本计算方法,成本项目设置,成本分析方法和成本控制方面都不同程度地继承和借鉴了传统企业成本管理的成功经验。高新技术企业成本管理,一方面应注意创新,注意发展教育在人才培养方面的投人;另一方面,应建立考评激励制度,使员工的利益与企业经济效益密切联系起来,形成成本降低的机制。这样,才能更好地胜任成本管理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