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说苗家人有一种特别的乐器,你知道吗?
热心网友
逸雪, 你好! 芦笙是苗族传统的簧管乐器,在苗族地区广为流传 。据文献记载,芦笙已有3 0 0 0 多年的历史。远在唐 代,宫廷就有了芦笙的演奏。当时芦笙被称为“瓢笙” 。清人陆次云在《峒溪纤志》一书中,对芦笙的形制和 苗族男女“跳月”时演奏芦笙的情景作了具体的描绘: “(男)执芦笙。笙六管,作二尺。……笙节参差,吹 且歌,手则翔矣,足则扬矣,睐转肢回,旋神荡矣。初 则欲接还离,少且酣飞扬舞,交驰迅速逐矣。”由此看 出芦笙在古代苗族人民生活中的作用和地位。现在芦笙 的形制已发生了很大变革,分大、中、小等多种类型。 均由笙管、笙斗和簧片三部分构成。常用的芦笙管6 根 ,外侧开有接音孔,下端装置铜簧,插入一长形木头葫 芦内,每簧一音。在每二三根笙管上端合套竹管作为共 鸣管。小芦笙的管长十几公分,大芦笙长四、五米不等 。低音芦笙类中,有在大竹筒内装一细竹管,发音者称 为“芦笙筒”。现经改革,笙管数增至2 0 余根,每管 上端均套用薄铜皮制作的共鸣管,音域可达两个八度又 五度。芦笙音色明亮浑厚,男女均可吹奏。每当过年, 婚嫁喜事,起房盖屋,人们总要手捧芦笙,载歌载舞, 以此抒发自己的欢乐和感情。 歌舞相伴,芦笙所谓。那天我也去体验一下。呵呵。好友若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