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心网友

狭隘的民族主义是一种自身民族感情的过度膨胀,从而变得忽视或敌视其他民族。狭隘的民族主义有两种倾向,要么更封闭要么更具侵略性。中国自清代中叶以来,政治越发封闭,逐渐脱离了世界发展的主流社会,变得越来越落后。而落后是要被人欺侮的,政治经济上的弱势和高傲的民族精神,反而导致国家更加封闭和落后。而二战时的纳粹德国,在民族复仇的鼓动下,迅速武装起来,高举种族主义旗帜四处扩张侵略,给世界造成重大创伤,是另一个极端的例证。 排外、仇外也是一种狭隘的极端的民族主义,其主要特征排外、仇外,且容不得任何不同的看法,否则就被扣上汉奸的帽子。911发生时,很多人联想到美军导弹袭击驻南领事馆事件,东南亚海啸爆发时,不少人马上想到了印尼暴乱是华人被抢掠屠杀的悲剧。代之以同情的是开心,存在很明显的报复心理。中日国民间的互相仇视和厌憎,已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两国的经济,政治甚至民间交往。狭隘的民族主义使人们无法保持正常的心态和眼光对待这个世界,从而偏离了发展的方向。 任何有凝聚力的民族都会有民族精神,但这和狭隘的民族主义是有清楚的分野的,民族主义首先关注的是代表着民族的国家的切身利益,即国家利益,它包括政治,经济和安全利益。我们很大度地原谅了日本,并与日本乃至美国建立了正式的外交关系。这就是国家行为的根本逻辑,是一种清醒的理性发展道路,是为了国家利益的最大化而做出的明智选择。归根结底,无论是那种利益,都离不开经济的高度发展。没有强大的经济实力,国家就难有独立的政治地位,很难保证安全不被侵犯。国家间的均势是决定于国家间的经济力量的,而均势才能保证政治和安全利益得到充分保障。爱国主义也好,民族主义也罢,最终目的是国家富强,民族长盛不衰,这就是发展的目标。。

热心网友

关于民族主义是狭隘的还是宽泛的,我认为这只是概念游戏,或者说是一种社会思潮的副产品。近代中国以往,根本不存在民族主义。因为在中国传统文化的骨子里,没有民族这个概念。中国人追求的最高境界是“天下为公”“四海一家”。直到西方列强带着血与火杀进中国,中国有“亡国灭种”的危险时,中国人仍然没有民族的概念。这种精神状态被后世称为“沉睡不醒”的“睡狮”。什么是睡狮,不就意味着没有自我意识吗!最先提出民族主义的人是孙中山。他提出了“三民主义”。是他大声呼喊,才使中国人逐渐建立了民族主义概念。也正是有了民族主义,才使中国人在列强瓜分中国的狂潮中奋起反抗,挽救民族于危亡之中。民族主义和爱国主义没有什么区别。把民族主义加上“狭隘”“宽泛”等不同的标签是某些人无聊的做法。因为在理论上这种划分根本是无意义的。在西方推动全球化的今天,民族主义不论是狭隘还是宽泛都是全球化的障碍。当然据我观察,中国现代化到发展中今天,需要全球化的程度远大于卖力推行全球化的西方各国,以西方各国贸易保护主义抬头,对中国反倾销的现象来看,似乎西方在这个问题上在后退。那么在这个意义上,反对“狭隘民族主义”到可以成为反对西方贸易保护主义的经济伦理武器。

热心网友

与全人类相比较,种族(民族)是那么的微小。而为了自己的利益,自己种族的利益而忽略人类的利益的民族就只能是狭隘的民族主义。国家往往是由一个或几个民族汇集而成,无论这汇集的渠道和手段如何,都要依附于国家的机器运作轨迹。在这前提下,爱国主义可能会比民族主义高级一点,但也依然可能与人类社会相矛盾。可惜的是,人类到今天为止还没有完全上升到全人类这个宏观意识上来,很多地区的人们依然停留在浓郁的民族意识上,或者也仅局限于国体意识上,这就必然在人类间产生矛盾,必然冲突迭起。以此为出发点,狭隘的民族主义和所谓的爱国主义相去不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