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女儿通常说话刚开始的时候会口吃,比如说:我。。。。在幼儿园里玩的很开心。说这句话的时候会同时说好几个我字。她刚好三岁,请问这种情况正常吗?这种口吃的现象能随着年龄的增长能自动消失吗?
热心网友
这个年龄出现口吃的毛病是很多的,其中男孩居多。开始时,孩子本身并未介意,做母亲的却吓坏了,或者让孩子矫正,或者斥责他,这时孩子才开始注意到了。如果是词汇丰富的孩子,就会巧妙地躲开不好发音的词,用其他词去表达。当母亲的如果矫正过于严格,孩子就会一点也张不开嘴。孩子由于想说而不能够说出来时,会因烦恼而摔东西,或躺在地上打滚。口吃的原因,有时也很清楚。有时是由于想马左撇子的孩子改成右手,如让他改用右手拿匙,或者是收起孩子用左手拿着的蜡笔时而引起的;有时是由于过于严厉地斥责孩子尿床而引起的;有时是由于一向和睦的父母突然发生争吵而引起的;有时是由于小朋友和姐姐们非常善辨,孩子自己想说什么却被他们抢先说了而引起的等等。尽管能找出许多原因,但是父母大都忽略了引起孩子“情绪不好”的原因。这个年龄开始出现的口吃迟早会彻底痊愈的。最重要的问题是父母的乐观态度。孩子已经出现口吃,再给予刺激,就难以矫正。所以,父母的言行应该表现出孩子好象不存在口吃似的。孩子说话时,切忌用担心的目光紧盯着他的口形,看他是否口吃。不管孩子是否口吃,对孩子说的话,都要用在他口吃之前的同样态度去回答他。如果父母和孩子的感情融洽,他就会安心。矫正孩子发音时,如果父母和孩子的感情不融洽,他会立刻意识到。由此,他会感到踌躇不安。把幼儿带到“儿童洽谈所”①或是医生那里,让他在众目睽睽下表演口吃,这对他是极大的的屈辱。仅此一点就会使孩子在发音前忐忑不安。本来3个月就可以矫正过来的,现在则需要半年。不用吃什么特殊的药。如果带3岁孩子去“口吃矫正学校”,只能使他更深地意识到自己有口吃。①根据《儿童福利法》在日本各都、道、府、县和指定城市设立的指导有关儿童问题洽谈机构。P617。
热心网友
口吃是儿童在发展过程中常见的一种行为,2岁半至4岁最多。纠正口吃,先应该知道为什么会口吃,因为知道了原因,就不会太紧张了。口吃的原因1、两岁的孩子思维迅速发展,说的技能赶不上思维的速度。往往孩子想用语言表达一种思想,但找不到合适的词藻,在“找合适词藻的过程”中就出现了口吃。这种口吃称之为阶段性的口吃,随着语言能力的进步,这种口吃现象会减少,终致消失,不必担心。2、积极的词藻表达不了他想说的内容,他要在脑子里“找”合适的词藻,因而说话不流畅。3、情绪紧张(受到强刺激,如严厉的批评,甚至打骂),在“追问”什么事的时候,用重复的字或拖长音来调整自己语言的表达方式,需要时间,说出来的话就有断续现象,也就是一种口吃。4、模仿、逗乐,形成了不良习惯,它不是一种病。5、由于你不愿听到孩子讲出“结巴的话”(过去讲话是流畅的),就很注意听他讲话,纠正他的发音,反而给孩子多听“结巴的话”的机会,说“这种话”也多了。6、两三岁的儿童语言机制还不完善,当他急于表达自己的思想时,容易出现言语流畅节奏的障碍。7、一般来说,两三岁儿童发生口吃现象与心理障碍没有直接关系,请放心,并不是有了心理障碍才口吃的。有了口吃怎么办呢?1、以常心对待。如果你紧张了,说话的计算所、语调会流露出来,孩子受到暗示,也会紧张,说话就更不流利了。2、绝对不要取笑、表示厌恶、恐吓、甚至打骂。3、有他在场时不要和别人议论他,不要模仿他的口吃,要保护他的自尊心。4、对他讲话要放慢,每个字说清楚,同时也要求他讲得慢,不要着急。但是,当他讲话有些拖长音或者重复,你就听着,不要重复学他,等他讲完,过一会儿让他再说一遍,有了每一次的经验,第二次再讲同一句话,就会好得多。5、让孩子在说话之前先唱歌,这是日本育儿之神内藤寿七郎博士提倡的矫治口吃的方法。孩子在结结巴巴开始说话后,对他说:“来呀,让我们唱那首歌!”并开始和孩子一起唱(母亲和孩子一起唱也可以),随便唱什么,只要是他熟悉的,都可以。唱完以后,再温和地问他:“你刚才想要说什么?”这时候,多数情况下,孩子都不会发生口吃,会流利地说出来。内藤博士还说,这种方法曾对许多孩子作过尝试,效果很好,孩子说话有了不口吃的体会,就会对说话产生自信,经过多次练习,就能治愈。6、当孩子有一点改进时,就大大表扬,这可增 说正常话的信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