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心网友
1。挑战者2,正面相当于1200/800的均制钢水平。挑战者2现装备的“乔巴姆”2代,1990年7月的实验,用英国120线膛炮在2000米距离上对挑战者2的炮塔射击19次,可后来该炮塔还能转动,光学设备还能使用。根据间谍通过近处照片和光学原理,测算出挑战者2炮塔厚度约为800毫米,车体正面为600毫米左右。所以达到1200/800防穿甲能力也是可信的。 2。黑鹰,正面相当于1200/700的均制钢水平。黑鹰比T-80U长约700毫米,加长部分全在车体前部。所以黑鹰的正面应该加强了不少,据信,其炮塔正面厚度达1米。俄罗斯自己曾经说,即使不算反应装甲,其炮塔正面也相当于900毫米防穿甲能力。早年有关于俄罗斯“接触”5的报道,韩国曾经搞到过T-80U,是俄罗斯抵债用的。美国用M829A1(2000米穿甲550毫米)对它射击,3发都没打穿,M829A1被“接触”5切成3段。而黑鹰的反应装甲比“接触”5强多了。所以,虽然在复合装甲技术上俄罗斯远不如英国,但反应装甲绝对世界第一。有人会说,黑鹰坦克才50吨重,怎么会比60吨以上的西方坦克防护好??那么我想请问,二战的“斯大林”3才46。5吨,德国“虎王”69。8吨,谁防护好?俄罗斯坦克体积小,这是它轻的主要原因。不过,黑鹰的防护已经到了极限,再加强底盘会受不了,而英国“挑战者”2底盘承受能力很强,还有加装反应装甲的潜力,目前“挑战者”2只在车体前下部用了反应装甲。 3。装甲加强型M1A2,正面相当于1200/650,这种M1A2是69。54吨的,比原来的63。5吨重多了。美国复合装甲绝对是垃圾中的垃圾,因为美国从来对装甲重视不够,而重视信息化。M1A1HA炮塔正面只达到600毫米的防护力,早期M1A2有700就不错了,和日本90式差不多。美国一直没有好的复合装甲合成粘接技术,是美国装甲垃圾的主要原因,就只会抄英国的,还抄的不像样。M1A2装甲加强型重69。54吨,可车全长才9。77米;挑战者2重62。5吨,车全长却11。49米。可见“乔巴姆”比美国贫铀装甲轻的多。美国装甲垃圾的一塌糊涂,出口型M1A2就更不像样了。 4。瑞典strv122,正面相当于1100/700,在豹2A5基础上加强,重62吨。 5。梅卡瓦4,正面相当于1000/800,和美国一样,虽然装甲很厚,但质量实在太差。梅卡瓦4车体正面很厚,但由于没有好的粘接技术,所以采用了间隔化设计,这是其装甲看上去厚的主要原因。而且,它车体前部右侧为了给发动机留空间,装甲减薄了。 6。豹2A6,正面相当于930/620,德国装甲技术比美国好点。德国在60年代末,MBT-70计划失败后,在70年代末又和英国搞MBT-80。德国装甲技术就是在这次合作中偷学英国的。不过,德国只学到“乔巴姆”1代的技术,“乔巴姆”2代当时还没出来,德国学不到,所以水平还是和英国相差一大截。 7。法国“勒克莱尔”,900/600。重仅54。5吨,但防护接近豹2A6。说明法国装甲质量比德国好。而且只要注意法国的装甲,你会发现其侧面的装甲厚的多,超过豹2A6。 8。中国99G型,850/650。重52吨。中国无论是复合装甲还是反应装甲,都是“半桶水”,不过中国相信“半桶水的反应装甲”+“半桶水的复合装甲”=“满桶水的装甲防护”。现在看来,效果还不错。 9。T-84或T-90,810/533。 10。T-80U,730/53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