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这气候那么异常,是不是到了“厄尔尼诺年”?

热心网友

一般来说,今年不是“厄尔尼诺年” 由于全球的降水分布不均,从而导致了旱涝加剧。 一般来说地球的降水应从赤道向两极地区逐渐减少,但由于某些地方植被大量的被破坏,导致了,某一地域本身的对气候的调节作用减弱,导致温度升高,增加了发生洪灾的概率。 频繁的降水又导致了水分的蒸发量的增加。 我们知道,全球的总量是基本保持不变的,因此一些地方降水的增加的同时,另一些地方的降水就会减少,更加剧了旱涝的趋势 在未来几年,这种情况还会加剧 但随着一些国家对环保越来越重视,能多少缓解一下这种趋势。 但就目前人类社会文明程度的加剧,科技飞速向前发展,工业水平的大幅度提高,导致二氧化碳排放的增加,使全球气温进一步升高。 美国不顾其他国家的反对,单方面退出《京都议定书》,是对于类似“厄尔尼诺”现象的罪魁祸首。 美国本身是最发达的工业国家,排放的二氧化碳量占全球第一。 二氧化碳的大量增加导致大气层内的温度升高,致使两极地区的冰川融化加剧,导致了海平面上升,就增加了海水的蒸发量,是导致类似“厄尔尼诺”现象的主要原因。

热心网友

厄尔尼诺是这样产生的:一本资料上写得,得到了我们学校地理组长的认可,高考这样说通常是满分的!正常年份,沿赤道太平洋地区东向信风盛行时,海平面西高东低,平均海温分布西暖东冷。南半球盛行东南信风,在南美秘鲁、厄瓜多尔附近沿岸为冷洋流,在离岸风(东南信风)的作用下,引起冷海水上翻,使这里成为更冷的冷水带,而海平面下降。冷水带里有大量的无机盐,鱼类繁多,使这里成为有名的渔场。可是每隔数年,东南信风会突然减弱,甚至成为西风,南半球太平洋东岸的冷水上翻现象消失,迟到逆流增强,更多的暖水从西向东回流,使东太平洋海面水温升高,秘鲁沿岸由冷洋流转变为暖洋流,深层海水的无机盐不再涌向海面,导致鱼类大量死亡,原来干旱气候变为多雨气候,这就是厄尔尼诺现象。

热心网友

赤道东太平洋南美沿岸海水温度激烈上升的现象。由于这种现象经常发生在年末圣诞节前后,所以当地人成为“圣婴”(厄尔尼诺)。厄尔尼诺发生时,由于水温高、浮游生物减少,鱼得不到食物而大量死亡,所以以鱼为食的海鸟也将死亡或迁徒。气候的异常与许多因素综合作用有关,不一定就是厄尔尼诺现象造成的。

热心网友

厄尔尼诺现象是指赤道东太平洋海水温度大范围、长时间、不同断的异常增温现象。“厄尔尼诺”一词源自西班牙,意即“圣婴”。厄尔尼诺现象常发生在赤道东太平洋。秘鲁渔民最早注意到由于海水水温的变化影响了正常的鱼汛,就根据这种现象常发生在圣诞节前后这一特点,称之为“厄尔尼诺”,意思是“圣婴降临,情况有变”。实际上厄尔尼诺现象的发生时间可以在一年中的任何月份。一般认为,这一海域的水温比正常温度高出0.5℃以上就可以判定发生了厄尔尼诺现象。大面积的海水温度增高,造成东太平洋上空水蒸气量加大,西向信风减弱,改变了大气环流的常态,从而引起全球气候反常

热心网友

厄尔尼诺现象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厄尔尼诺现象(El Niño),又称圣婴现象,主要指太平洋的热带海洋和天气发生异常,使整个世界气候模式发生变化,造成一些地区干旱而另一些地区又降雨量过多。厄尔尼诺在西班牙语中意为“圣婴”,因为这种气候现象通常在圣诞节前后开始发生。(西班牙语niño是“男孩”之意。)这现象往往持续好几个月甚至1年以上,影响范围极广。目录[隐藏] * 1 成因 * 2 影响 * 3 参看 * 4 外部链接[编辑]成因对厄尔尼诺现象形成的原因,科学界有多种观点,比较普遍的看法是:在正常状况下,北半球吹东北信风,南半球吹东南信风。信风带动海水自东向西流动,形成赤道洋流。从赤道东太平洋流出的海水,靠下层上升涌流补充,从而使这一地区下层冷水上翻,水温低于四周,形成东西部海温差。但是,一旦太平洋地区的冷水上翻减少或停止,海水温度就升高,形成大范围的海水温度异常减弱,甚至变为西风时,赤道东太平洋地区的冷水上翻减少或停止,海水温度就升高,形成大范围的海水温度异常增暖。而突然增强的这股暖流沿着厄瓜多尔海岸南侵,使海水温度剧升,冷水鱼群因而大量死亡,海鸟因找不到食物而纷纷离去,渔场顿时失去生机,使沿岸国家遭到巨大损失。[编辑]影响1982年4月~1983年7月的厄尔尼诺现象,是几个世纪来最严重的一次,造成全世界1300~1500人丧生,经济损失近百亿美元。1986年~1987年的厄尔尼诺现象,使赤道中、东太平洋海水表面水温比常年平均温度偏高2℃左右;同时,热带地区的大气环流也相应地出现异常,热带及其他地区的天气出现异常变化;南美洲的秘鲁北部、中部地区暴雨成灾;哥伦比亚境内的亚马孙河河水猛涨,造成河堤多次决口;巴西东北部少雨干旱,西部地区炎热;澳大利亚东部及沿海地区雨水明显减少;中国华南地区、南亚至非洲北部大范围地区均少雨干旱。1990年初又发生厄尔尼诺前兆现象。这年1月,太平洋中部海域水面温度高于往年,除赤道海域水面温度比往年高出0。5℃外,国际日期变更线以西的海域水面温度也比往年高出将近1℃;接近海面的28℃的暖水层比往年浅10米左右;南美洲太平洋沿岸水域的水位比平时上涨15~30厘米。同时,厄尔尼诺现象带动的温暖海水,影响鱼类的成群移动,破坏珊瑚礁的生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