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心网友

累进税率是指按照税法规定,根据征税对象数额的大小,规定不同等级的税率。累进税率表现为将征税对象按数额大小分为若干等级,不同等级适用由低到高的不同税率,包括最低税率、最高税率和若干等级的中间税率。累进税率对调节纳税人收入的作用比较直接、明显,而且适应性强,一般适用于对所得额的征税。累进税率又有超额累进税率和超率累进税率两种形式。1.超额累进税率超额累进税率是把征税对象按数额的大小分成若干级距,每一级距规定一个税率,税率依次提高。当征税对象的数额每超过一个规定的级距时,仅就超过的部分按高一级的税率计算征收,分别计算各个级距的税额。一定数量的征税对象可以同时适用几个级距的税率,各级距税额之和,即为纳税人的应纳税额。如:我国现行的个人所得税采用这种税率。2.超率累进税率超率累进税率是把征税对象数额的相对量划分为若干级距,分别规定相应的税率,在征税对象比率增加,需要提高一级税率时,仅对增加的部分按规定的等级税率计征。如:我国现行的土地增值税采用这种税率。超额累进税率与超率累进税率两者的设计原理相似,它们的区别是:超额累进税率是按征税对象的绝对额累进计算;超率累进税率是以征税对象的相对量作为累进计算的依据。累进税率是按应税收入的多少适用不同税率,所以与比例税率比较,它体现了收入多者多征税,收入少者少征税,无收入者不征税的合理负担原则,且超率(土地增值税)或超额(个人所得税)比全额累进税率具有较大优越性,因此在运用中一般都采用这两种税率。。

热心网友

超率累进税率是累进税率的一种,指按照计税依据的相对比例划分征税级距的累进税率。即将计税依据的相对比例(如土地增值税中的房地产增值率)分为若干个不同的征税级距,相应规定若干个由低到高的不同的适用税率,当计税依据的相对比例由一个征税级距上升到另一个较高的征税级距时,仅就达到上一级距的部分相对应的计税依据按照上升以后的征税级距的适用税率计算征税。由于这种税率计算方法比较复杂,所以很少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