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在福建中医学院所属的“国医堂”内,一名患者向正在行医的戴春福教授连捅数刀,导致教授不治身亡。据了解,戴教授今年50岁,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患者行凶的原因是因为戴医生多年未治好他的病。  近年来,关于医生被患者殴打甚至残杀的恶性事件频频发生,以至于不少人有点麻木了,甚至还幸灾乐祸。但是,我们应当看到,在有些地方,医患关系正经历一个令人忧虑的“冰期”,出现了严重扭曲。长此下去,最终将不仅阻碍着医学进步,影响医疗卫生事业的发展,也对人民群众的健康造成危害。  记得在抗击非典的日子里,人们对医生的赞歌处处可闻。然而,非典之后,有的人对医生的评价又一落千丈。  必须肯定,我国的广大医护工作者绝大部分是好的。如果没有他们的努力,就没有广大群众的健康长寿,这是一个基本事实。对此,我们不能把支流当主流,更不能以极端方式“闹医院”、“杀医生”。这种丧失理智的行为,是一个法治社会所不容的。  医学是一个充满未知数的高风险行业。尽管人类在医学上取得了巨大进步,但由于人体的极端复杂性,仍有一大批疾病尚未被攻克,如癌症、风湿病、糖尿病等。即便是对于很多常见病,在治疗中也会因个体差异而发生意外。可以说,一部医学史,就是无数失败演绎的历史。医学的每一点进步,都是有代价的。  遗憾的是,很多患者对医疗效果期望过高,对医疗风险却不认知,不能正确对待医学的失败,以为进了医院就是进了“保险箱”,治不好病就是医生的错,动辄发生过激行为。这不仅极大地伤害了医生的感情,也挫伤了医生探索未知领域的积极性。为此,一些医生只好采取防卫性措施,该做的手术不做了,该冒的风险不冒了。医患互不信任、互相防范,其代价就是医学进步延缓甚至停滞,患者根本利益受损。  想起梁启超先生的一件往事。1926年初,梁启超先生因尿血病住进北京协和医院,医生误诊为他的右肾生瘤,于是便做了手术,但右肾取出后,发现并无肿瘤。对于这一手术,当时社会上和梁启超先生的家人多有责言,但梁启超先生本人却十分通情达理,他提出责任不在医院。梁启超对协和医院误诊的宽容,主要是考虑到当时西医刚进中国,医术还不成熟,而老百姓对西医还缺乏认识,协和医院是当时中国最先进的西医医院,如果大加鞭挞,最终吃亏的是老百姓。在一定程度上,患者的这种胸怀和雅量,也是促进医学进步的“加速器”。  医疗卫生和百姓切身利益息息相关,“看病难”、“看病贵”等问题日益突出,引发一些社会矛盾和不满情绪是难免的。但是,我国人口众多,国情复杂,医疗改革任务艰巨。有的问题是眼下可以解决的,有的则需要长期艰苦努力。目前,政府正在稳步推进城乡医疗卫生体制改革,努力解决“看病难”、“看病贵”等问题。全社会对此给予充分理解和支持,医患双方共同努力,最终将加快医疗事业改革发展的步伐。  和谐社会离不开和谐的医患关系。愿医生被害的悲剧不再重演,医患“坚冰”早日化为“春水”。

热心网友

没有人拿刀捅华佗、扁鹊、李时珍。。。。他们把病人当亲人,现在各大医院都这么写着---把病人当亲人,又有几个能做到,红包漫天飞,贫富两样脸,受够了,快哉,斯事。

热心网友

不知道楼主去过福州的“国医堂”没有,本人恰好在那就过医。“国医堂”就坐落在福建中医学院的右侧,紧挨着学院大门。在那里就诊的都是挂所谓的专家号,费用高得令人咂舌,有时还要送送红包,其实出那样的事情早就在许多人的意料之中啊!要想让医生被害的悲剧不再重演,医生收取病人红包的现象就不能再出现!医生的医德和医术是同样受人尊重和推崇的!

热心网友

看来医生也要顾保镖了。

热心网友

很多人的心理承受能力不好,生病了更容易引起过激反应,另一方面他们不信任医生,所以就酿成了悲剧,关键还是要培养健康的心理和互相信任和谐的社会,当然医改是解决办法之一。

热心网友

可惜现在太多所谓称的上"人",的坏医生\坏老师败坏了神圣职业的声誉!

热心网友

只要医生没有违反道德,能力的大小不应该是医生的责任,现在治不好的病多着那,如果都这样我看没有人敢当医生了,有什么不对的,或不同的意见,应该通过正常的渠道解决,如果都这么偏激,医院就成屠场了

热心网友

好医生我们永远怀念但有些丑陋现象普遍存在,关键是我们用什么方式、方法去处理、对待

热心网友

主要是因为现在社会上的医生的医德被批判的太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