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两句诗好在哪里
热心网友
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 ----- 评牧江的旧体诗 一 很早就知道牧江的大名了,因为他谱写的歌曲《毛主席,我们永远怀念你》、《校园深夜静悄悄》给我留下了余音绕梁的印象。 后来,他主编的《长安词苑》编发了我的两首歌词《蜜蜂》、《我们的校园》。再后来,他主编的《长安音乐》刊登了由我作词的《户县一中校歌》。 1995年8月,陕西省音乐文学学会年会在渭南召开。我有幸初识牧江,并聆听了他对振兴音乐文学事业的十分精辟的讲话。学会换届,他被选为副主席。 2001年秋天,我应西安群星学校校长韩靖寇之邀,离开户县,到三桥任教。没想到,我与牧江重逢。他在占地180亩的群星学校内,办了个西安亚大艺术学院。他让我给音乐系学员教《大学语文》。在此期间,由我作词、由他谱曲的《青春的奏鸣——西安群星学校校歌》合作成功。 从此,我们朝夕相处,无话不谈。原来,牧江的生活道路并不平坦。童年时,他在中原大地的乡村,过着饥寒交迫的日子。青年时,他从西安师范毕业,当了一名音乐教师。文革开始,他被赶到工厂,一干就是15年。1984年,鱼归大海,他当了西安音协主席,又是办刊物,又是搞活动,又是写作品,充分展示了他的音乐才华和领导能力。喜看今日之西安,音乐天地百花盛开,莺歌燕舞,牧江功不可没。 牧江不但是著名作曲家,还是优秀的诗人。业余与本职结伴而行,文学与音乐相得益彰。他既写歌词,又写诗歌,繁华似锦,硕果飘香。他偏爱古典诗词《牧江选集卷四·诗词曲稿》收录的近200首作品,就是他多年心血的结晶。 牧江 为人真诚。他的诗像他的人一样,意真、情真、言真。 二 牧江诗歌的第一个特点,是意真。 诗言志。优秀的诗歌,应该是时代的产物。优秀的诗人,应该高举人文精神的旗帜,真实地反映时代精神,反映广大人民的痛苦与欢乐。诗歌最主要的社会功用,就是让人在艺术的审美愉悦中,陶冶性格,净化灵魂,涵养浩然正气,提高精神境界。这就是“诗言志”的基本要求,这就是中国的诗魂。 牧江说:“我的诗中,多是些俗人琐事,不敢奢谈家国。然小我中有大我,个性中寓共性,我中有人,小中见大。”他的每一首诗,都不是漂浮在天空的白云,而是扎根于大地的绿树。 请读他依元曲【般涉调·耍孩儿】而写的《乐路漫记》:“说起来俺也是个豪门种,半路上换了副穷酸命,纵然是塞翁失马也无须惊,坏年景也许有好收成,五更鸡叫三更火,夜夜读书唤日红。烟波定,花开老树,彻地东风。”接着,他写了“风萧萧穿南北,雨蒙蒙走西东”的飘泊之苦;“昏昏然皇天坠,轰轰然后土崩”的乱世之悲;“音乐院的屠前辈,艺术馆的窦先生” 的教诲之恩,“冒着个大雪游漠北,顶着个烈日走关中”的采风之乐。尾声激越悲壮,有金石声:“颤巍巍的傻老牧,喘嘘嘘的放老声,高歌着繁华盛世的好光景,强作矫健还要攀绝顶。” 此曲写于2000年,牧江刚刚退休,朝花夕拾,感慨千。但,他不是事无巨细,记流水帐,而是精心提炼,厚积薄发。这种感受是独特的、个人的,又是普遍的、大众的,是“小我”与“大我”的水乳交融。它使有着类似经历、类似感受的人,读来倍感亲切,悟出一条哲理:“人可以被撕碎,但不可以被打倒。”(海明威语)是的,只要你心中有一盏灯,任何风吹雨打,都摧毁不了你对人生的追求,对未来的向往! 三 牧江诗歌的第二个特点,是情真。 诗,是心灵的浪花,精神的涛声。它的旗帜上写着两个金光闪闪的大字:抒情。诗的生命,跃动在燃烧的激情之中。言为心声,诗贵情真。这种真情,是诗人对生活独具慧眼的观察、开掘与发现所产生的独特的、真实的艺术感受。 1985年,我第一次去延安,一路上所听到的都是过去的民间小调:“哥哥你要走西口,小妹妹实在难留,提起你走西口呀,小妹妹泪花流……”。这些小调之所以久唱不衰,其魅力就在于有真情,表达了人类情感中最质朴的东西。 牧江的诗,或写景,或思乡,或念友,或谈艺,都是发胸中之积郁,唱世间之真情。正如他所说的:“只是把自己在生活中目之所即、心之所会、情之所动、理之所悟,或喜或忧,或悲或伤,不加修饰地记载下来,这样也许直了些,白了些,俗了些,然都不掩真情,不蔽事实,不施机巧。如此,不亦乐乎!” 例如《忆江南·??怀》:“天下事,最苦是痴情。千里关山人不见,五更风雨梦难成,能不泪盈盈!” 世界上什么最苦?传统说法是:“打铁,撑船,磨豆腐。”说的是起早贪黑、挥汗如雨的体力之苦。牧江却认为:“最苦是痴情。”说的是思而不见、爱而难亲的感情之苦。体力之苦,尚能通过休息来恢复;感情之苦,却如理不清的一团乱麻,砍不断的一江春水!君不闻,哭倒长城的孟姜女,扑坟同葬的祝英台,举身赴池的刘兰芝,葬花泣血的林黛玉,哪一个不是因为“五更风雨梦难成”而殉情的?不知别人的感受如何,我读了这首词,情不自禁地“泪盈盈”了。“天下事,最苦是痴情。”字字血,声声泪,喊出了天下有情人难成眷属的大悲大痛,具有放之四海而皆准的幅射力。 一个对生活、对生命、对人性没有深刻体验的人,是绝不会从心底喷涌出如此灼手烫心的真情的。 四 牧江诗歌的第三个特点,是言真。 牧江喜爱古典诗词。唐诗、宋词、元曲的神韵,已经渗入他的诗歌之中,又于继承中有发展,既保留了传统的风格,又增添了现代的意韵。这一点,在他的每首作品中都有,而在语言上尤其突出。 一个对自己的美丽感觉良好的姑娘,不需要浓妆艳抹。一个对自己的诗歌具有自信的诗人,不需要花言巧语。牧江的诗,不雕琢、不造作,本本分分,朴朴实实,却用平淡无奇的文字,奏出了优美动人的乐章。品尝其味其韵,清新如“明月松间照”,纯净似“清泉石上流”。 陕西省音乐文学学会主席、著名词家党永庵,作品过千,词风豪放,人品文品,享誉全国,被乔羽称为“西北词坛重镇”。他成功的秘诀是什么?牧江依元曲【南吕宫·草池春】而写的《赠党永庵》,形象地回答了这个问题:“三更词章,五更文章,卯方登床,午犹梦乡,颠倒阴阳,逍遥会长” 。“三更、“五更”,诗中有画,使我们好像看到了词家深夜辛勤耕耘的风采。“颠倒阴阳”,这就是他成功的秘诀。 牧江善于用质朴的语言,表达深沉的思想,抒发丰富的感情。 他这样表现人生的遗憾:“人生自古匆忙,误多少清风明月光。”——《沁园春·赠溪坪》 他这样表现胸怀的旷达:“明月时时有,不必问青天。”——《水调歌头·和苏轼中秋词韵》 他这样表现办刊的艰难:“求三升米,拜三千施主。”——《谢池春·60期编后》 他这样表现春雨的温柔:“春雨,春雨,宛若青春少女。”——《调笑令·春雨》 他这样表现农村的变化:“欲觅无踪草顶房,座座新楼俏。”----《卜算子·靳家村即景二首》 这些俚而不俗的语言,“嘈嘈切切错杂弹,大珠小珠落玉盘”,音调铿锵,形象可掬,诗味浓郁,引人深思。 我想用《忆江南·牧江好》词二首,来结束这篇冗长的诗评:“牧江好,好在人品高。身在莲湖学莲花,不争名利不烦恼,香飘长安道。牧江好,好在诗品高。牧笛声声伴春风,绿了江柳千万条,流韵云间绕。” 。
热心网友
有禅意
热心网友
暧暧远人村,依依墟里烟。 傍晚的夕阳,拖着劳作忙碌了一天的身子,疲惫地向西山缓缓落去,天上的云被夕阳的余辉得变了颜色,整个天空是灰黄的一片。在灰黄的天空之下是深色的、质朴的、宁静的土地,土地虽然宁静,却并不寂寞,因为在远 隐隐约约的,是一个由几户零落的人家组成的小村庄。一天的耕作已伴随着傍晚的到来而结束,那村庄上升起的袅袅 炊烟,是人们正在准备晚饭。夕阳渐渐落下,一切都归于平静与安详。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 一阵细细的秋雨过后,山中变得更加清新凉爽。夜晚的山林幽深宁静。深黑的天空中一轮明月挂在上面,然而这山林太繁茂了,挡住了视线,浩月当空却不得观赏。然而纵使山林多么繁茂,也无法将明月的光辉阻挡,一缕缕清 幽的月光透过树枝树叶的间隙,射入林中。林中,光与影纷杂错乱,明与暗交相辉映。耳边传来的泠泠水声隐隐约约的打破了林中的宁静,但又使林中更显宁静。顺声而寻,穿过几棵松柏,一条细泉闪入眼中,泉水在光与阴的配合下,时而如珍珠般晶莹明亮,时而如黑墨般悠寂深沉,泉水静静地流着,突然一块山石挡住了去路,于是泉水后波推前波的一次次撞击着山石,发出了那悦耳的音响----泠泠泠---。 。
热心网友
“明月松间照”和“清泉石上流”,这是对自然景的描写,那是一幅山水类的自然景观的写意画、但推测作者的原意,更可以看作是借自然景象来叙述心境中的“静”。如果仅仅是静,那还不足以和作者前两句的“空”相配合,所以,对内然景观的“静”描写的背后,还表达了作者看出“白然而然”的一种顺应。是一种复而不变的自然思想的回归,“明月”可以永恒地照在自然生长的松林里,对人世者来说,可以说今天的月光和昨天的不一样,明天的月光和今天又不一样,而一旦循世,那就没什么两样了。“清泉石上流”是“明月松间照”的补充和深入,在作者那里,“清泉”汩汩的流动,可以是一种原始的自然力量,这种力量可以荡涤一切污垢,可以表达人的原始心灵的纯净,因为有了“在山水白清”,所以也就有了“清泉”的不懈的流动。借着景物的描写,作者间接地表达了自己心的境界,那是到达这一境界的心,对自然存在的一种富有禅意的观照。
热心网友
“明月松间照”和“清泉石上流”,这是对自然景的描写,那是一幅山水类的自然景观的写意画、但推测作者的原意,更可以看作是借自然景象来叙述心境中的“静”。如果仅仅是静,那还不足以和作者前两句的“空”相配合,所以,对内然景观的“静”描写的背后,还表达了作者看出“白然而然”的一种顺应。是一种复而不变的自然思想的回归,“明月”可以永恒地照在自然生长的松林里,对人世者来说,可以说今天的月光和昨天的不一样,明天的月光和今天又不一样,而一旦循世,那就没什么两样了。“清泉石上流”是“明月松间照”的补充和深入,在作者那里,“清泉”汩汩的流动,可以是一种原始的自然力量,这种力量可以荡涤一切污垢,可以表达人的原始心灵的纯净,因为有了“在山水白清”,所以也就有了“清泉”的不懈的流动。借着景物的描写,作者间接地表达了自己心的境界,那是到达这一境界的心,对自然存在的一种富有禅意的观照。
热心网友
前一句写山上一尘不染的松树,皎洁的月光,以及月光穿过树叶的缝隙在林间留下班驳的影子,都给人以明净清幽的感受——这是通过静态描写来突出山中的静谧。第二句写山泉因雨后水量充足,流势增大,从石上流过,淙淙有声——这是动态描写,以动衬静,更反衬出山中的宁静。
热心网友
欣赏一首诗,要看它的词句和意境。此诗出自王维《山居秋暝》,王维的诗,人们素称“诗中有画,画中有诗”,此句写景由上而下,由视到听,由静至动,同时以动衬静,描绘出一幅雨后山村晚景图。
热心网友
用简单的词句表达出很优美的意境,而且很贴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