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国军队的编制为何不同,比如同一级别的部队人数就不同,纵队、军团、兵团是什么级别的,

热心网友

苏联各个级别部队配置的后勤支队很少,如你所说。其主要依靠专门的后勤部队,和各个单位自己依靠各个独立平台所携带的物资燃料补给。 不配属直辖于各级的后勤支队,灵活性不足,但是安全性好。由专门后勤部队提供物资补给,线路明确,易于保障安全。 因为是核条件,再加上苏军攻击的高速度,其战时环境和状况与二战还是有相当不同。在动员整补方面,情况更甚。象坦克集团军那样活跃于大纵深而不是浅近纵深的运动集群,规模又大,又没有后方,当然只能依靠各个独立平台自己所携带的物资燃料补给。 如果前线部队能够顺利粉碎敌重兵集团,则整补后勤都好办,一切问题都能够解决。如果不能完成,则不光是后勤问题,所有问题都不能解决! 另外一方面。苏军各级部队份少。如最为典型的师份,约为霉菌70-80%。论单个部队的火力能力,苏军也偏少。如用兰切斯特火力方程核算的火力总指标,60年代苏军一个诸兵种集团军140万左右,霉菌一个师达到了40万左右。(苏军一个诸兵种集团军4-5个师)所以,苏军单个部队后勤实力自然不如霉菌。 对于苏军这种打残了便撤,不予整补的做法,自是有其道理。核条件下大兵团大集群进攻作战,单个部队损失肯定远大于普通条件下。如进行整补,时间不允许,也不值得。一线不是最精锐的作战力量,对保证精锐这一方面也不是太影响。。

热心网友

纵队是抗战时期的产物,由于接授国民政府的不合理整编,几十万部队被整编成三个师,那么师下面就该是旅团,这样一来,我军就不得不大量裁员,这是当时无法接受的;多建几个军,国民党又不接受,因此我们就成立的多个纵队,纵队司令员相当于现在的军长,建国后,纵队这种称呼在我军中不失;军团不是一种正规的称呼;兵团级就是现在的大军区级,分兵团级和副兵团级,副兵团比正军高一级。

热心网友

对于陆军来说,这只是各个国家的叫法不同,现在最普遍或者说各国相同的就是"师"一级的,各国基本相同空军和海军因为作战需要,或者说各国赋予他们使命的不同,各国的编排是不同的

热心网友

美国陆军是模块化编制,空军则航空大队,航空联队和航空中队三级编制,我只知道这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