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要装备?

热心网友

很简单:‘摩托化’指士兵乘坐轮式运载工具机动。 ‘机械化’是以履带式装甲车为主。今后的发展方向是‘机械化’,‘摩托化’正在被淘汰中。

热心网友

军事基础知识——摩托化步兵、装甲步兵和机械化步兵的 区别。 中国人民解放军装甲兵少校老参谋   成文说明:这是一位名叫“红旗”的网友在《纵想天 下——东方战略论坛》直接问我的问题。当然,我也注意 到也有网友在其他论坛问到这样的问题,但因为时间有限, 不能及时回答,也请网友们谅解。本文版权归老参谋所有, 网络媒体转载和复制请注明出处,传统媒体转载和刊用请 与老参谋联系。以下是正文——   。   步兵,是军队中最古老的作战兵种,也是现代军队一 切军兵种的鼻祖。可以说,在人类漫长的战争历程中,随 着人类生产力的不断进步,军队武器装备技术的逐步改善, 军队的编制体制也在不断完善和调整之中。但这一切的前 提都是在人类不离开地面的基础上完成的。   从这个意义上讲,步兵是现代军队的鼻祖。综观古今 中外,还没有发现有哪个国家、哪支军队未建立步兵,就 直接建立其他军兵种的。   兵种,按照《中国人民解放军军语》规定(非原文) :按照主要武器装备、作战性质、作战任务,对军队的各 个军种构成的成份进行划分的基本种类。如,陆军分为步 兵、装甲兵、炮兵等兵种。海军可划分为:海军航空兵、 水面舰艇部队、海军陆战队等。空军可分为:歼击航空兵、 轰炸航空兵、地空导弹兵等。   步兵,是以各种枪械、小口径火炮、导弹武器、各种 乘坐车辆为基本装备,主要有地面遂行作战任务的陆军兵 种。按机动和战斗方式,可分为:徒步步兵、摩托化步兵、 装甲步兵、机械化步兵;按空间使用范围可分:陆军步兵、 空降兵、海军陆战队;按发展阶段分:古代步兵、近代步 兵和现代步兵。当然,还可以根据需要进行不同的分类。 但归结为一点:步兵能单独或在其它兵种、军种的支援协 同下作战,主要担负近战中中歼灭敌人,夺取或扼守地区 和阵地的主要任务。   所谓摩托化步兵、装甲步兵和机械化步兵,主要是按 照乘载车辆区分的。   摩托化步兵概念诞生于第一次世界大战中法国战场的 凡尔登战役,当时法军为了紧急支援凡尔登要塞的防御战 斗,紧急调用地方车辆,一晚之间迅速向前线运送9个师, 从而在德军几乎要攻陷要塞之前,以这9个师的兵力稳定 了要塞的防御。   装甲步兵诞生于第二次世界大战,当时德军按照德军 装甲兵和创始人古德里安将军“具备相同机动力和相同防 护力”的思想首次创建了“装甲步兵”。但因为坦克被置 于优先发展的地位,装甲步兵的乘坐车辆不被希特勒重视 。整个大战中,德军装甲步兵主要使用的是敞开式、半履 带式装甲汽车,因此,战斗中导致德军步兵的大量伤亡, 德国人力资源的逐渐枯竭。当古德里安将军就任德军参谋 总长时,准备改善这一个情况时,但德国的战争潜力已被 明显削弱,不能合理地分配战争资源,迫使德军大量使用 摩托化步兵和徒步步兵配合坦克兵作战。同期,美军也大 量使用半履带式装甲车辆。但纵观整个二战,坦克与步兵 的协同问题没有得到很好地解决。   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世界各国针对大战中步坦协同 中暴露出来的主要问题,为了更好地保证攻防作战的协同 动作,从五十年代起,大量研制和装备各种装甲车。其中 著名的履带式装甲输送车有:前苏军的BTP-50,美军的M75, 法军的AMW-VC1,联邦德国军队的HS-30。与之相对应的, 迅速成立和扩建一批“名符其实”的装甲步兵。其中以前 苏军为主要代表,先后创建摩托化步兵师,机械化步兵师 和坦克师属装甲步兵团,在极短的时间内完成了“苏军装 甲化”的进程。   核武器诞生并使用于战场后,各国对步兵乘载方式进 一步提出了要求:乘车战斗,防核,与坦克部队能够共同 遂行陆军的快速机动作战。据此,六十年代后期,前苏联 和联邦德国研制出一种新型战斗车辆,这就是步兵战斗车 。   步兵战斗车从根本上解决了装甲输送车单纯输送步兵 战斗性质,使步战车成为步兵的“基本战斗工具”,从而 使步兵真正成为一支“机动能休息,乘载能作战,打坦克 是高手”的新型地面作战力量,从而诞生了“机械化步兵” 。   可以说,人类从徒步步兵、摩托化步兵到装甲步兵, 乃至机械化步兵,不仅是人类科学技术的发展,而且是军 队作战思想的深刻变化。   它们三者的主要区别可以归纳为:   (一)从乘载工具区分。摩托化步兵主要乘坐汽车、 摩托车;装甲步兵主要乘坐各种装甲输送车,包括轮式装 甲输送车和履带式装甲输送车;机械化步兵主要乘坐机械 化步兵战斗车,简称步战车。   (二)从战斗方式来看。摩托化步兵通常是机动到对 方小口径火炮的射程外,一般为3至5公里外,下车后进入 进攻出发阵地,汽车此时隐蔽,在炮兵火力支援的炮火支 援阶段(一般为30到50分钟时间),尔后边运动,边由连 战斗队形展开成排战斗队形,最后展开成组战斗队形,在 距离敌机枪有效射程的距离边缘(一般为400至600米), 展开成冲击战斗队形,高速冲击敌防御前沿,实施最后突 破。而装甲步兵与坦克部队协同时,通常直接运动到冲击 出发阵地(约为2至4公里),根据地形情况,可采用坦克、 装甲车掩护,步兵尾随,或者是步兵掩护,坦克、装甲车 尾随等协同动作方式,共同冲击敌阵,必要时,可采用坦 克在前,装甲车在后的坦装协同队形,以坦克主要掩护装 甲车,冲击敌阵。机械化步兵在上述距离外,在行进间稍 加整顿,通常采取坦克在前,步战车在后的协同动作方式, 实现“边冲边打”的要求,必要时,也可采取步兵下车支 援坦克战斗,徒步支援坦克冲击的协同动作方式,完成冲 击突破任务。   除摩托化步兵外,装甲步兵和机械化步兵除徒步战斗 外,一般根据地形和敌情等情况,通常采取乘坐战斗方式 。地形不利于装甲步兵和机械化步兵与坦克实施高速冲击 时,则采用徒步战斗。目前,美军机械化步兵下车的距离 为100到150米,也就是美军机械化步兵在行进间与坦克高 速冲击至对方防御阵地前沿100多米的距离时(已跨越对 方前沿前地雷场),机械化步兵才下车,尔后高速冲击突 破对方前沿。   (三)战斗的武器不同。摩托化步兵主要使用单兵武 器;装甲步兵除使用单兵武器外,还可使用装甲车车载武 器,如高射机枪,车载机枪;机械化步兵则主要使用车载 武器,如火炮、反坦克和防空导弹、车载迫击炮、榴弹发 射器等,单兵武器则是次要的。   (四)通信指挥不同。摩托化步兵主要采取步兵指挥 手段,如口令、旗语、步兵电台。   装甲步兵和机械化步兵在此基础上,则主要采取车载 电台、步坦协同电台等。相对而言,装甲步兵和机械化步 兵与坦克协同时的组织指挥比较复杂。   对于步兵来说,机械化步兵是其最高发展阶段。可以 预计,随着高技术的发展,步兵将逐渐演变为空中机械化 步兵,这就是不同于空降兵的陆空集群样式下的高技术机 械化步兵。 。

热心网友

搭乘汽车,摩托车的新型快速机动的军兵种,火力,机动性远较一般步兵师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