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六届茅盾文学奖的获奖作品反映出当代中国小说创作的最高水平了吗?2:所有获奖作品中,你认为哪几部最为出色?3:第三届茅盾文学奖的荣誉奖获得作品是哪两部?
热心网友
对于茅盾文学奖的说法很多,多数都的“棒杀”的,特别是在网上。其实茅盾文学奖的评委从内心来讲是想评出小说创作,特别的长篇小说创作中的抗鼎之作。我曾经听过近几届茅盾文学奖的重要参与者雷达本人对有关茅盾文学奖评奖过程、评奖结果的感言和分析。雷达认为评委们的目标是很明确的,那就是要选出能代表中国当代最高创作水平的小说。对于茅盾文学奖评委们也有更远大的目标,那就要把此奖项建设成为如法国“龚古儿”文学奖那样有影响的中国首屈一指文学类奖项。但我认为现在很难作到这一点。我想,茅盾文学奖遇到的最大问题是没有权威性,或者说其权威性谁都敢于挑战。许多人面对这种评奖都会先入为主的说,那是政府组织的,是为“主流”服务的,但说这些话的人中有多少人能认真读完那几本厚厚的获奖作品呢?又有多少人熟悉目前中国长篇小说创作的总体现状呢?又有多少人没有人云亦云呢?时代发展,文化多元。现在很难找到一本大家都能齐声赞颂的文学作品,我想这是文学的大幸。而这种多元也将造成诸如此类任何的评奖活动、评奖结果都会有人批驳的局面产生。有几部不错的作品,如陈忠实《白鹿原》、阿来《尘埃落定》、路遥《平凡的世界》、霍达《穆斯林的葬礼》等。像《平凡的世界》成为“常销书”,具体的分析可见邵燕君的论文《〈平凡的世界不平凡》。第2届荣誉奖是:肖克《浴血罗霄》 、徐兴亚《金瓯缺 》。
热心网友
1,没有,矛盾文学奖更多的是面对主流文学2,我觉得都很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