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看了樊树志的崇祯转,感受挺深,大明王朝风雨飘摇。。。。。我记得金哀宗也是自杀殉国,很想了解一下他的情况和那时金朝的情况。
热心网友
金朝灭亡前夕,金哀宗对侍臣说:“我为金紫十年,太子十年,人主十年,自知无大过恶,死无恨矣。所恨者祖宗传祚百年,至我而绝,与自古荒淫暴乱之君等为亡国,独此为介介耳。” 金哀宗确实“无大过恶”,不同于“自古荒淫暴乱之君”。他为挽救金王朝的灭亡而夙兴夜寐,殚精竭力,但终于无法阻止这个没落王朝必然灭亡的趋势,他自己也未能逃脱亡国之君的可悲结局。 金哀宗名完颜守绪,是金章宗完颜?的第三子,生于章宗承安三年(公元1198年)八月。泰和(1201----1208年)年间,授金紫大夫。宣宗即位,进封遂王。贞祐四年(1216年)正月,被立为太子。元光二年(1223年)十二月,宣宗驾崩。第二天,完颜守绪登上了皇帝的宝座。此时,金王朝立国已百有余年,太祖、太宗时“天下莫强”的盛世早已无影无踪,世宗时“上下相安,家给人足”2的小康局面也已成为不可复返的历史陈迹。哀宗所面对的。 只是一个千疮百孔、衰败不堪的末世王朝:内部政治腐败,经济残破, 红袄军大起义绵延不绝;外遭强大的蒙古不断从北方进攻,黄河以北已尽为蒙古所占,金与西方的西夏、南方的南宋也时有战争,不断地消耗着濒临衰竭的国力。 面对这严酷的现实,金哀宗不愿当亡国之君,力图振作起来。即位的第二天,就下诏宣布:“有便于时欲行而未及者,悉奉而行之。”此后,为救亡图存,他采取了一系列具体措施。 一、力和宋夏,全力抗蒙 金宣宗面对蒙古的猛烈进攻,一再妥协退让,不敢组织有效的抵抗,却寄希望向南方的宋境开疆拓土,以弥补北方的丧师失地,把主要兵力放在南侵上。结果,不仅“扩地”不成,自己却“士马折耗,十不一存”3,处于腹背受敌的困难处境。与西夏也是“构难十年不解”,弄得“精锐皆尽,而两国俱弊”4。为改变这种不利局面,迅速停止对宋、夏的战争, 正大元年(1224年)六月,哀宗派枢密官移剌蒲阿领兵到光州,四处张榜,告谕宋界军民,表示从今以后,“更不南伐”。宋廷起初尚不大相信,但是十年之间,哀宗“屡敕边将不妄侵掠”又于正大七年(1230年),下令将清口宋败军三千人“悉纵遣之”。从这以后,“宋人始信之,遂有继好之意”5,宋金矛盾相对缓和。正大二年(1225年)九月, 哀宗又与“从来臣属我朝”的西夏结为兄弟之国,签订了停战协定。这样,金国摆脱了三面受敌的困境,得以集中兵力,主动向蒙古军发起进攻,接连收复了平阳、太原等军事重镇,抗蒙斗争的局势稍有好转。 二、打击奸佞之臣,争取中间势力,任用抗蒙将相 金朝末期,政治黑暗腐败,奸臣得势,正气不得伸张。哀宗即位之初,就将声势煊赫、残酷苛刻的吏部侍郎蒲察合住处死。将左司员外郎尼庞古华山贬逐出京。“逐二奸臣,士大夫相贺”。 对于犯法的皇亲国戚,哀宗也能不徇私情。内族王家奴倚势杀一主簿,诸臣纷纷为之求情。哀宗道:“英王(完颜守纯)朕兄,敢妄挞一人乎?朕为人主,敢以无罪害一人乎?国家衰弱之际,生灵有几何,而族子恃势杀一主簿,吾民无主矣。”当即传旨,将王家奴依法处斩。 武仙是一个地方豪强,一度投降蒙古,因与蒙古主将史天倪有矛盾,遂杀史而归金。对于“财富兵强”6的武仙,哀宗极力笼络,复封其为恒山公,置府于卫州。 这对于争取中间力量,稳定当时的抗蒙武装,起了积极作用。 为了激励人心,哀宗为抗蒙死难的将佐建立“褒忠庙”,并“书死节子孙于御屏,量材官使之”,先后起用“为人忠实,忧国奉公”7的把胡鲁,“为政镇静”、“通达吏事”8的胥鼎为平章政事,用“熟知敌情,习于行阵”9的良将完颜合达为参知政事,分掌军政大权。尤其是提拔了抗蒙名将完颜陈和尚,更是值得称道。 完颜陈和尚是名将完颜斜烈的从弟,因被诬为“以私忿杀人”10而囚于狱中。斜烈死后,哀宗不顾台谏的反对,毅然将其释放,并对他说:“今以汝兄故,曲法赦汝,天下必有议我者。他日,汝奋发立功名,国家得汝力,始以我为不妄赦矣。”陈和尚被感动得“且泣且拜,悲动左右,不能出一言为谢。” 果然,完颜陈和尚没有辜负哀宗的期望。正大五年(1228年),他统率四百名忠孝军骑兵,在大昌原大破蒙古八千之众,解了庆阳之围。史称“盖自有蒙古之难,二十年间始有此捷”12。正大七年(1230年),陈和尚又于卫州城下大破蒙古军,解了卫州之围。正大八年,陈和尚再次在倒回谷大败蒙古名将速不台。陈和尚率领的忠孝军,日益成为“诸军倚以为重”13的一支抗蒙劲旅。 三、倡儒学,开言路,课农桑 正大三年(1226年),哀宗于内庭置“益政院”,以“学问该博、议论宏远”者数人兼之,并以礼部尚书杨云翼等为益政院说书官,每天以二人值日,以备顾问,“讲《尚书》、《通鉴》、《贞观政要》”14。直到天兴二年(1233)年,哀宗出奔归德,才不得不取消了这项制度。 为了总结前代“治世”与“乱世”的经验教训,哀宗命人修纂了《大定遗训》和《宣宗实录》,编订了《尚书要略》,天兴元年(1232年),还亲自于汴京“释奠孔子”。 以女真贵族为主体的金政权,从建立开始就一直推行民族压迫政策,就连以“小尧舜”著称的金世宗,也在一定程度上歧视汉人与契丹等族人。我们没有史料证明金哀宗在改变民族歧视方面作过努力,然而尊孔崇儒,这在客观上有利于消除民族隔阂,尤其能团结汉族人士共同抗蒙。《金史。忠义传四》载:“是时,女直人无死事者, 长公主言于哀宗曰:‘近来立功效命多诸色人,无事则自家人争强,有事则他人尽力,焉能不怨。’上默然。”这儿所说的“诸色人”,就是指女真族以外的各民族。陈和尚率领的忠孝军,就是在蒙古侵掠中投附金朝的各族军队,包括回纥、乃蛮、羌、浑以及中原被俘逃来的汉人。当然,这主要是蒙古野蛮入侵,与中原各族矛盾激化的结果,但哀宗尊孔崇儒,显然也对团结各族起了一定的积极作用。 哀宗即位之初,就传旨:“草泽士庶,许直言军国利害,虽涉讥讽无可采取者,并不坐罪。” 州节度使贡来象征“祥瑞”的白兔,哀宗道:“得贤臣辅佐,年谷丰登,此上瑞也,焉事此为。”却而不受,并派使者“遍谕四方,使知朕意”。陇州进黄鹦鹉,哀宗说:“外方献珍禽异兽,违物性,损人力,令勿复进。” 正大元年(1224年),哀宗改定辟举县令法,“以六事课县令”,在京东、西、南及陕西设大司农,以“京师大司农总之”,司农以下设卿、少卿、丞等官职,卿以下轮番出外巡察,考核官吏的政绩以决定升贬。史称“使节所过,奸吏屏息,十年之间民政修举,实赖其力”15。这虽不乏溢美之词,但可以看出,哀宗以劝课农桑来考核官吏,还是收到一定效果的。 哀宗所做的一切,都是为了抗蒙图存,此,他尽力笼络人心。元帅颜盏虾 献给他两匹好马,他说:“卿武艺超绝,此马可充战用,朕乘此岂能尽其力?”当即把此马转赐给颜盏虾 本人。 开兴元年(1232年)三月,蒙古军大举围攻汴京。哀宗冒雨出来慰劳军民,百姓要跪下叩拜,哀宗连忙止住道:“勿拜,恐泥污汝衣。”随从官员进上蓑衣,他说:“军士暴露,我何用此为。”将士们皆踊跃高呼万岁,“至有感泣者”。哀宗又亲自登上承天门,抚慰西城将士。西城守将赤盏合喜起先经常以守卫凤翔有功而自夸,及守汴京时,蒙古军对西城的进攻最为猛烈。合喜吓得“语言失措,面无人色”16,根本无法指挥守城, 弄得“人情汹惧,皆以为旦夕不支”17。将士们只是因为哀宗经常亲出慰劳,这才“人自激奋,争为效命”,终于打退了蒙古军的进攻,保住了汴京,使金王朝的寿命又延长了二年。 ` 天兴二年(1233年)正月,哀宗出奔归德;六月,又逃至蔡州。蒙古军队跟踪而至,对蔡州城展开了猛烈进攻。九月初九重阳节,哀宗于城内拜天,对将士们说:“比闻北兵将至,正汝等立功报国之秋。纵死王事,不失为忠孝之鬼。往者汝等立功,常虑不为朝廷所知,今日临敌,朕亲见之矣,汝等勉之。”因赏赐将士们以御酒。未及喝完,逻骑驰奏:敌兵数百突至城下。将士们都踊跃出城,一阵猛击,蒙古兵奔溃。蒙古主帅塔察儿又以数百骑兵进驻城东,也被金兵杀得大败而逃。“自是蒙古不复薄城,分筑长垒,围之。” 蔡州邻近宋境,此时,南宋已与蒙古订立条约,准备联合攻金。哀宗命大臣完颜阿虎带出使宋廷,叮嘱道:“蒙古灭国四十,以及西夏;夏亡,及于我;我亡,必及于宋。唇亡齿寒,自然之理。若与我连和,所以为我者,亦为彼也。卿以此意晓之!”阿虎带到了宋国,哪知此时的南宋早已忘了北宋助金灭辽,旋即自身也被金灭亡的教训,不但不与金连和,反而出兵二万、运米三十万石以资助蒙古军。十一月,宋蒙联军将蔡州城围得铁桶相似,金朝灭亡的命运再也无法避免了。 联宋无望,哀宗自知无法逃脱亡国之君的厄运,对侍臣说:“亡国之君往往为人囚絷,或为献俘,或辱于阶庭,或闭之空谷。朕必不至于此。卿等观之,朕志决矣!”为了能侥幸保住金王朝的“百年之祚”,哀宗于天兴三年(1234)年正月,传帝位于东面元帅完颜承麟。承麟“拜泣不敢受”。哀宗道:“朕所以付卿者,岂得已哉!以朕肌体肥重,不便鞍马驰突。卿平日矫捷,有将略,万一得免,祚胤不绝,此朕志也!”完颜承麟只得起而受玺。第二天举行登基仪式,百官都来称贺。行礼完毕,就急忙出外拒敌,而南面城墙已插上了宋军的旗帜。不久,蒙古军也冲进城内,与金军展开了激烈的巷战。哀宗见事急,嘱咐侍从焚化其尸,即奔入幽兰轩,自缢而死,年仅三十六岁(1198----1234年)。 , 完颜承麟退保子城,听说哀宗驾崩,急率群臣入内哭奠,并对众人说:“先帝在位十年,勤俭宽仁,图复旧业,有志未就,可哀也已,宜谥曰哀宗。”祭奠未毕,子城又陷。诸人忙举火焚烧哀宗尸身。这一天,完颜承麟也被乱兵所杀,金亡。 金朝后期,政治极端腐败,经济全面残破,灭亡的趋势已不可避免。哀宗“区区生聚,图存于亡”,终于“力尽乃毙”成了一个悲剧人物。我们当然不能将金王朝的灭亡完全归罪于哀宗,但是,哀宗本人毕竟不是一个英明的君主,他既有救亡图存的一面,又有庸懦无能的一面。 金王朝联宋政策的破产,主要责任在宋方,倒也不能苛责于哀宗;但在打击奸佞之臣、任用抗蒙将相方面,哀宗做得是很不够的。 宰相高汝砺“欺君固位,天下所共嫉”,谏官请哀宗“黜之以厉百官”,哀宗反问道:“汝砺乃先帝立以为相者,又可黜欤?”。
热心网友
另一个崇祯----金哀宗 哀宗,名完颜守绪(公元1198-1234年),初名守礼,又名宁甲速。宣宗第三子,宣宗病死后继位,在位11年,国破后自缢而死,终年37岁。葬于汝南(今河南省汝南县北面汝水旁)。 金哀宗完颜守绪,曾封为遂王、授秘书监、枢密使。公元1216年立为太子。宣宗于公元1223年12月病死后,庶子,平章政事,英王完颜守纯就抢先进宫夺取皇位。完颜守绪接到讣告,于第二天才赶回南京,立刻命令枢密院官以及东宫亲军三万人屯守在东华门大街,并派侍卫四人将完颜守纯监禁在近侍局内,然后在灵柩前即位。第二年改年号为“正大”。 完颜守绪即位后,采取了一系列的抗蒙措施,以挽救金国于危亡。对外,他下令停止进攻南宋,和西夏议和,集中兵力抵抗蒙古军。对内,他任用赤盏合喜等有功的将领。他曾一度在河东,陕西等地击败蒙古军,恢复了不少失地。 公元1231年,蒙古窝阔台(元太宗)派三路大军大举攻金。第二年,金军在三峰山(今河南省禹县)惨败,主力损失殆尽。蒙古军乘胜围攻金都城汴京。完颜守绪因城内瘟疫流行,军民病死几十万,加上粮草断绝,无法坚守,只好弃城逃往蔡州(今河南省汝南县)。 公元1233年9月,蒙古和南宋联军联合围攻蔡州。完颜守绪在重九日祭拜上天后对群臣说:“国家从开创以来,养了你们一百多年,你们中或因祖先立功,或因自己立功而被起用,都已经多年,如今国家危急,能和我共患难,可称得上是忠臣了,蒙古兵将要攻城,这是你们立功报国的时候,纵然战死,也不失为忠孝之鬼。”然后赐酒给群臣。部下在他的激励下顽强死守,蒙古和南宋军队几次杀入城内,都被逐出。然而,城中处境日益困难,完颜守绪于12月24日在臣下的劝说下,于夜间率领兵士出东城试图突围。他换上普通服装严在士兵群中,到蒙古军的营栅前,终被哨兵发觉,遭到了大队蒙古军的阻击,他只得返回城内。这时城中粮草断绝,他宰杀自己厩中的骏马50匹,军马150匹,供将士食用,又取出御用的金银器皿赏赐给将士,鼓励大家继续坚守。 公元1234年正月初九日,蒙古军凿穿西城的五门,杀入城内,大将完颜仲德指挥兵士,经过激烈的巷战,暂时击退了蒙古兵。完颜守绪眼见蔡州难以坚守,哭着对近侍说:“朕为金紫十年,太子十年,人主十年,自思没有什么大的罪孽,死也无怨,恨只恨祖宗传下的国家已经存在百年,到朕而灭绝,朕将和历史上荒淫残暴的昏君一样结局,实在使朕痛心!自古以来,没有不亡之国,而亡国之君往往被人囚执而为俘虏,有的在阶庭受羞辱,有的成为奴仆。我决不会如此出丑,辱没祖宗,你们瞧着吧”当晚,他召来金军统帅完颜承麟说:“朕想将皇位传给你。”完颜承麟谢辞,完颜守绪说:“这是实在不得已的办法,朕看此城马上就要失陷,自忖身体肥重,又不善于骑马驰骋,只有以身殉国。你平时矫健敏捷,又有谋略,如果能突围脱身,使国家得以延续下去,朕死也瞑目了。”完颜承麟只得应充。第二天清晨,完颜守绪正式宣布传位。在举行禅让礼仪时,宋军已攻入南城,树起了宋旗。接着,蒙古军攻破西城,金守军退却,宋、蒙联军蜂拥而入,四面杀声震天,与守军展开了殊死的巷战。完颜承麟匆忙率领将士出宫,投入巷战。中午,完颜守绪见金国灭亡在即,前途绝望,自知无法突围,就在幽兰轩中自缢而亡。近侍完颜绛山遵奉完颜守绪的遗嘱,将他的尸体火化,残骸埋葬在汝水边上。另一说是蒙古将领布展和宋将孟珙见在焚烧完颜守绪尸体,忙上前扑灭余烬,捡出余骨,一分为二,各取一份回去报功。完颜守绪死后被谥为哀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