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心网友
红楼望月 出版社: 书海出版社 作者: 刘心武 装帧: 平装 开本: 16开 出版日期: 2005-04 原价: 34。80元 国标编号: X7-80550-676-0 内容简介 此书提示了《红楼梦》中“月喻太子”的秘密,还涉及另外许多方面,如贾元春究竟是太太平平的病死在宫中还是惨死于离京城很远的地方?这什么高鄂那样歪曲曹雪芹愿意?妙玉究竟是怎样的归宿?书中诸多人物的最后结局究竟是怎么样的? 作者简介: 刘心武(1942~)当代作家。笔名刘浏、赵壮汉等。四川成都人。1950 年随父迁居北京。中学时期爱好文学。1961年毕业于北京师范专科学校中文系,后任中学教员15年。1976年后任北京出版社编辑,参与创刊《十月》并任编辑。1979年起任中国作协理事、《人民文学》主编等职,加入国际笔会中国中心。1987年赴美国访问并在13所大学讲学。1958年开始发表作品。1977年发表短篇小说《班主任》,被认为是新时期文学的发轫作,获首届全国优秀短篇小说首奖。后又发表《爱情的位置》、《醒来吧,弟弟》、《我爱每一片绿叶》(获全国优秀短篇小说奖)等小说,曾激起强烈反响。出版有短篇小说集《班主任》、《母校留念》、《刘心武短篇小说选》,中篇小说《秦可卿之死》,中短篇小说集《绿叶与黄金》、《大眼猫》、《都会咏叹调》、《立体交叉桥》、《5?19长镜头》,中篇小说集《如意》、《王府井万花筒》、《木变石戒指》、《一窗灯火》、《蓝夜叉》,纪实小说《公共汽车咏叹调》,长篇小说《钟鼓楼》(获全国第二届茅盾文学奖)、《风过耳》、《四牌楼》等,还出版有散文集、理论集、儿童文学等作品以及8卷本《刘心武文集》,刘心武对生活感受敏锐,善于作理性的宏观把握,写出了不少具有社会思考特点的小说,作风严谨,意蕴深厚。 目录: 将“秦学”研究不断推进(自序)红楼望月——为纪念曹雪芹逝世240周年而作账殿夜警关于“月喻太子”的通信精华欲掩料应难月色姜迷红楼探秘——秦可卿出身未必寒微再论秦可狠出身未必寒微“秦学”探佚的四个层次樯木·义忠亲王·秦可卿张友士到底有什么事?“友士”药方藏深意可人曲园中秋景令《广陵怀古》与秦可卿贾珍何罪?元春为什么见不得“玉”字?“三春”何解?牙牌令中藏玄机《红楼梦》中的皇帝北静王的原型老太妃之谜茜雪被撵之谜梦中夺锦系何逃?芦雪庵联诗是雪芹自传李纨身上的《马氏影》太虚幻境四仙姑“枉凝眉”曲究竟说的谁?“三十”与“明月”妙玉讨人嫌妙玉之谜再探妙玉之谜雅越相与析薛宝钗的绣春囊?薛宝琴为何落榜?贾母天平哪边倾?“金兰”何指?贾琏王熙凤的夫妻生活贾珍尤氏的夫妻生活黑眉乌嘴话贾琮腊油冻佛手·羊角灯龟大何首乌?《红楼梦》里的歇后语春梦随云散远“水”近“红”食“红”不已伦敦弘红记有谁曳杖过烟林讲述《红楼梦》的真故事扫荡烟尘见真貌满弓射鹄志锐坚隔岸花分一脉香《红楼梦》烟画正本清源第一遭关于我的“秦学”研究网上论“红”从秦可卿入手解读《红楼梦》霜前月下谁家种秦可卿之死贾春之死妙玉之死 刘心武所著之, 大概论点之前已从百家论坛节目了解一二。 只是早前发现有网站出售, 抱着求新求学的态度买了一本。 粗略拜读之后, 心中实在有些东西不吐不快。 刘先生的作品早年读书时也是有接触过的, 幼时喜红楼, (现在想来, 还是颇有些少年不识愁滋味的伤风感冒的), 买的借的看的多与此有关, 虽然读书一目十行, 过目即忘, 但是还是对刘生之秦学略有印象。 说起对秦可卿的评论分析, 刘先生可算翘楚了。 古往今来, 能这么深刻这么细致探索可儿这人物形象的, 红迷之中实属难能可贵了。 红学研究, 现在是百家争鸣, 百花齐放。 多是兢兢业业 稳扎稳打, 潜心研究的老先生, 像汝昌先生这样的大家我也是极佩服的, 可算是当代研究红楼梦的老前辈, 说起红楼来丝毫没有咄咄逼人, 仗势压人之态。 红楼梦, 有人看诗词歌赋, 有人看史学史, 有人看宝黛钗, 有人看"曹学", 有人褒有人贬, 数不尽道不清具体的红学分支到底有多少家了。 但于我看来, 现在的红学研究不免有点忒过了些; 其一, 人物形象的考究。 但凡写作之人,就算写的是人物传记, 还有几分修饰, 何况是红楼一小说。 书中人物几多, 如何诸君可断定一定某君同某君是同一人呢?将现实人物拆拆合合, 放入文学创作中, 不是很正常的么? 如何可凭一两件的条件相符,就擅自帮人家划上等号呢? 坦白说,像脂砚斋这评书人是不是史湘云的人物原型之类的考究, 小子鲁钝,想破头也还没搞清楚对研究曹翁巨著有何益助。 其二, 人物事件同满清某些史实是否可以一一相对应。 是否是隐晦的将矛头暗指,为后世提供"已毁史实"些许线索?这点实在是可圈可点。 曹君著书的乾隆年间, 据闻是大兴文字狱的, 很多有的没的文人们都被乱抓一通, 鉴于当时形势, 他很有可能因此对作品进行修改, (如脂评说的秦可卿淫丧天香楼) 。 但何以脂评直接点出? 诸如此类的评论, 莫不也足以让他/她去享受公家的免费茶饭!!! 其三, 红楼一书, 索隐探秘续貂者众, 那些什么春梦绮梦遗秘的, 到底有多少可读性到底有多少真实性, 诸位看官心中自是有谱的。 一篇两篇或可看着玩玩儿, 多了, 着实无益。 言归正传, 刘先生这书, 印刷的问题就不说了(紫红色的封套把我的手都染红了, 洗了好久, -_-)书厚纸薄, 翻着不是滋味。 作者列同汝昌先生往来书信颇多, 是否有些耐人寻味? 是出版社为了凑数或是怎样呢, 罗列了刘先生的作品&讲稿, 其中多有雷同篇章段落, 读之有鸡肋之感。 老实说, 一个出场只有几回的人物, 可以考证出一点两点新发现倒也不容易, 但论据反复出现之时, 难免有催眠说教之嫌。 至于什么秦学红学的, 只要说得明白的, 总是个好学问, 不是么? 。
热心网友
我觉得不错,刘心武在这本书中探究了很多历代红学家没有想到的问题,并且分析得很到位,令人信服
热心网友
有很大争议!
热心网友
书海出版社出版的红楼望月 很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