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年德军在巴巴罗萨行动中共用了多少力量?

热心网友

1942.6.22日,一年中最长的一天,沿着波罗的海和黑海之间的1350英里长的战线,德军动用了300多万人、3000辆坦克、60万车辆、7000门大炮、2770架飞机、62。5万匹马。对前苏联进行了代号为"巴巴罗萨"的军事行动!

热心网友

好高的分。我只知道最后失败了。西特了是猪

热心网友

我知道巴巴罗萨的意思是“红胡子”的意思。

热心网友

我喜欢希特勒任命曾经指挥德军突破法国“马其诺防线”的陆军元帅冯.莱布为“北方”集团军群指挥官,统率的兵员达70万人,配备了1200架飞机、1500辆坦克、12000门火炮,并限令莱布务必根据“巴巴罗萨”计划的规定日期,在1941年7月21日之前拿下列宁格勒。

热心网友

严寒是主要敌人!!!!

热心网友

俄国就像抗击打能力特强的拳手,可以重创,无法征服。拿破仑和希特勒均失败于此!

热心网友

是严寒让德军止步,让苏军获得喘息之机。

热心网友

斯大林一次就动员出50个师,德国受的了么?

热心网友

苏联先收缩防线 重新整编换装备 然后反功 西特勒 没有赢的理由

热心网友

希特勒任命曾经指挥德军突破法国“马其诺防线”的陆军元帅冯.莱布为“北方”集团军群指挥官,统率的兵员达70万人,配备了1200架飞机、1500辆坦克、12000门火炮,并限令莱布务必根据“巴巴罗萨”计划的规定日期,在1941年7月21日之前拿下列宁格勒。“巴巴罗萨”计划1940年5月10日,当轻纱般的薄雾从法兰西的江河上向着碧绿的草地和鲜花盛开的果园弥漫开来,预示着这是一个景色宜人的春天的时候,法西斯德军的钢铁洪流隆隆驶进法国领土,从此,西欧诸国就被置于希特勒德国闪击战的狂飙之中。不可一世的德军从巴黎杀向巴尔干半岛、从日兰德半岛杀进纳维亚,并将大不列颠困在英伦三岛不能动弹……希特勒可以说几乎不费吹灰之力便征服了整个欧洲。1940年12月8日,在帝国大厦,面对着墙壁上高悬的世界地图,希特勒又将他那一双贪婪的目光投向了广阔的苏联领土,将部队前进的目标指向了克里姆林宫……就在这一天,希特勒正式发布了进攻苏联的第21号指令,并以“巴巴罗萨”作为这份作战计划的代号。“巴巴罗萨”是12世纪神圣罗马帝国皇帝菲特烈大帝的名字。希特勒用这位800年前大皇帝的名字为他的侵苏战争计划命名,他期待着这个名字能够为他的战争计划增添一丝神秘之光。希特勒对“巴巴罗萨”计划颇为得意,他曾经睥睨一切地狂叫“当‘巴巴罗萨’开始时,全世界都将会大惊失色,难置一言!”按照“巴巴罗萨”计划的具体部署,辽阔的苏德战场被划分为北方、中央和南方三个战区,每个战区都配备一个集团军群。“北方”集团军群的任务是,从东普鲁士的苏伐乌基出发,迅速驰越涅曼河,消灭波罗的海沿岸地区的苏联军队,目标是攻占列宁格勒,并切断它和摩尔曼斯克之间的交通线。列宁格勒这座英雄的城市,不仅在政治上有“苏联第二首都”之称,在经济上是苏联最大的工业中心,而且在军事上的地位也十分重要。它是苏联第二大运输枢纽,共有十条铁路线通过这里,特别是十月铁路线把列宁格勒与莫斯科和苏联的其他地区联结在一起,因此在国防上具有极为重要的意义。希特勒认为,只有在保证完成占领列宁格勒之后,“才能继而打好占领莫斯科这个重要交通枢纽和国防工业中心这场进攻战”。因此,在希特勒的对苏战争中,他是把占领列宁格勒这一战略要地看作是一项“刻不容缓的任务”。为了确保能够一举拿下列宁格勒,希特勒任命曾经指挥德军突破法国“马其诺防线”的陆军元帅冯.莱布为“北方”集团军群指挥官,统率的兵员达70万人,配备了1200架飞机、1500辆坦克、12000门火炮,并限令莱布务必根据“巴巴罗萨”计划的规定日期,在1941年7月21日之前拿下列宁格勒。希特勒甚至狂妄宣称,届时他不仅要前往列宁格勒“皇宫广场”检阅军队,而且还要在列宁格勒“阿斯托里亚”饭店举行盛大的“祝捷”宴会。自从1941年9月德军兵临城下之后,尽管希特勒能够从望远镜里看见城里圣伊萨克斯教堂的穹形屋顶和海军部大厦的尖顶,但德军却再也不能越雷池一步。经过战斗炮火洗礼的列宁格勒军民,正时刻以一种老战士那惯有的镇静神情,警惕地盯着蓝色阴霾之中的德军前沿阵地,时刻准备着击退敌人的进攻。1943年1月12日清晨,一尊尊威武雄壮的“马兰特”炮和“喀秋莎”火箭炮正在瞄向涅瓦河对岸的德军前沿阵地。当阳光刚刚穿过薄薄的云层,2000多门火炮和追击炮就一齐发出了震天的怒吼,打破了严冬的沉寂,向着敌人的阵地喷吐了万丈怒火。这是为了突破德军围困,苏军所实施“火花”战役复仇的怒吼。1943年1月18日夜晚,当列宁格勒人从莫斯科电台播送的最后新闻节目中突然听到播音员以激动的声调大声宣告:“封锁线突破了!”“列宁格勒解围了!”这一期待已久的胜利喜讯使人们顿时热泪盈眶,奔走相告,甚至不顾外面正在下着的鹅毛大雪,一个个都兴奋得像个孩子一般跑出屋外。“红军会师了!”“乌拉!列宁格勒!”“乌拉!斯大林!”的欢呼声响彻云霄。每一幢房子外面都被挂上镰刀锤子旗,以至到了第二天清晨,整个列宁格勒城到处都闪耀着迎风招展的红旗,显得格外夺目动人。继“火花”战役突破德军围困之后,1944年1月14日,列宁格勒人民盼望已久的大反攻又开始了。经过二周的激烈作战,苏军取得了重大胜利。1944年1月27日,这是列宁格勒人永远都不会忘记的一天,尽管这一天是个三九严寒的阴冷日子。因为列宁格勒方面军军事委员会正是在这一天晚上的祝捷大会上庄严宣布:“列宁格勒城现在已经从敌人的包围中,从敌人的野蛮炮击中获得了彻底解放。”列宁格勒人民终于取得了保卫战的重大胜利。历时长达900天之久的列宁格勒保卫战,在世界人民的反法西斯战争中,具有重大的政治和军事意义,虽因冻饿致死64万余人,被德军空袭和炮击致死2。1万人,但是这场保卫战不仅坚定了苏联人民抵抗德国法西斯的斗志,鼓舞了他们的胜利信心,而且还消耗了法西斯德军大量的有生力量,把兵力雄厚的“北方”集团军群始终紧紧地拖在西北战场上,从而为苏军取得莫斯科、斯大林格勒等地的辉煌胜利,为世界人民最终战胜法西斯,立下了不可磨灭的功勋。特别是在被围困期间列宁格勒军民所建树的英雄业绩,更是动人心弦,感人肺腑。甚至就连英国的《旗帜晚报》也发出这样的称颂:“列宁格勒的抵抗乃是人类在经受不可思议的考验中取得辉煌胜利的一个榜样。在世界历史上也许再也不能找到某种类似列宁格勒的抵抗。”列宁格勒保卫战的伟大胜利,不仅是“生命之路”的奇迹,更是20世纪人类战争史上的奇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