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是6、9,饮食或平时有什么注意事项呢?谢谢大家了~

热心网友

你母亲血糖6.9mmol/L属于糖耐量减低。 糖耐量减低是一种处于糖耐量正常(NGT)和糖尿病之间的异常糖代谢状态,即空腹血糖正常,餐后血糖升高,是糖尿病发生过程中的一个阶段。餐后血糖升高是糖耐量减低人群的主要特征,餐后血糖的葡萄糖毒性会进一步加剧胰岛素抵抗,并逐步发展至II型糖尿病,糖耐量减低患者心血管病发生率明显增高。糖耐量减低不仅是糖尿病发生过程中的一个中间阶段,而且也是大...

热心网友

你母亲血糖6.9mmol/L属于糖耐量减低。 糖耐量减低是一种处于糖耐量正常(NGT)和糖尿病之间的异常糖代谢状态,即空腹血糖正常,餐后血糖升高,是糖尿病发生过程中的一个阶段。餐后血糖升高是糖耐量减低人群的主要特征,餐后血糖的葡萄糖毒性会进一步加剧胰岛素抵抗,并逐步发展至II型糖尿病,糖耐量减低患者心血管病发生率明显增高。糖耐量减低不仅是糖尿病发生过程中的一个中间阶段,而且也是大血管病变和微血管病变等并发症的独立高危因素。糖耐量减低具有高度的可逆性,糖耐量减低人群是预防糖尿病最有希望的人群。由于糖尿病一经确诊就意味着无法根治,但糖耐量减低在适当措施的干预下可以向糖耐量正常逆转,因此,关注糖尿病高危人群,阻止这部分人群转化为糖尿病是预防糖尿病的重要手段。我国60%糖尿病人就医不及时专家呼吁:应重视“糖耐量异常” 据《健康报》报道,参加在京举行的“心脑肾血管疾病及糖尿病综合防治战略研讨会”的专家呼吁,应该迅速调整防控对策,将预防糖尿病工作,前移到控制糖耐量异常。因为越来越多的证据表明,糖耐量低减是2型糖尿病的危险因子,也是预防干预2型糖尿病的理想时机。同时,我国糖尿病人中没有及时就医者高达60%,在接受治疗的糖尿病人中,有2/3的人没有达到治疗目标。 来自北京市糖尿病防治办公室的统计显示,北京市现有80万左右的糖尿病患者,10年来,糖尿病患病率的上升幅度最大,高达133%,女性患者人数是男性的1.5倍;北京另有80万左右的糖耐量异常即糖尿病前期患者。 所谓“糖耐量异常”有些患者空腹血糖正常,而餐后血糖却升高,这就是糖耐量减低或者糖耐量异常,这是糖尿病的危险信号。专家建议应该把这个指标视为糖尿病的先兆。此时,如果改变生活方式,控制饮食、适当体育锻炼或服用抗糖尿病药物都是有效的,可以防止或者延缓进展为糖尿病。而采取综合干预措施,糖耐量低减状况甚至可以逆转,从而可以有效阻止该人群进展为糖尿病。 至于糖尿病人的治疗,专家则需要遵循个体化原则,采取联合治疗手段,同时采用低脂肪饮食、适量运动等强化生活方式干预措施,对已发生糖尿病者务必治疗达标。减少并发症的发生。据对30个省份24996例住院糖尿病患者并发症情况调查显示,我国糖尿病人60%没有就医;接受治疗的糖尿病人有2/3没有达到治疗目标;在住院治疗的糖尿病人中,更显现了多种并发症。其中罹患高血压、冠心病、糖尿病肾病、神经病变、视网膜病变者,分别达31.9%、14.9%、33.6%、60.3%和24.3%;罹患脑卒中、心肌梗死、心绞痛、坏疽者分别达8.0%、1.6%、3.6%、和3.0%。

热心网友

延缓衰老的福音(中国中医研究院名誉研究员 熊琦)   我患有糖尿病近二十年,是服用药品降糖未果后改用胰岛素注射的。近几年,由于年高渐长,百病丛生,后经介绍服用松花粉,至今已有三年,收到了意想不到的效果,原来空腹血糖将近三百,尿糖四个+号,服用松花粉数日后,血糖逐渐下降,去年经三个医疗单位检查,竟然都在标准线以下,经咨询后已不用再注射服药了,这真使我欣喜不已,但自己仍很注意饮食,坚持吃松花粉以防...

热心网友

延缓衰老的福音(中国中医研究院名誉研究员 熊琦)   我患有糖尿病近二十年,是服用药品降糖未果后改用胰岛素注射的。近几年,由于年高渐长,百病丛生,后经介绍服用松花粉,至今已有三年,收到了意想不到的效果,原来空腹血糖将近三百,尿糖四个+号,服用松花粉数日后,血糖逐渐下降,去年经三个医疗单位检查,竟然都在标准线以下,经咨询后已不用再注射服药了,这真使我欣喜不已,但自己仍很注意饮食,坚持吃松花粉以防病魔卷土重来,这真得感谢松花粉给我带来的福音。  松花粉的营养在于其全面和均衡,其含有生命长寿的基因,是其它保健品所不可比拟的。松花粉更是我们民族自己的保健品,吃松花粉既能强身健体,又为振兴民族保健品事业贡献一份力量,其是一举两得。 参看 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