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心网友
牛磺酸不是黄胺类药品。牛磺酸又名牛胆碱、牛胆素,按结构命名氨基乙磺酸,是体内一种P—氨基酸,属于非蛋白质氨基酸。牛磺酸不能和其它氨基酸结合成蛋白质,而是以游离形式存在或和胆汁酸形成复合物,大量摄取牛磺酸未见有任何副作用。主要分布在兴奋性较高的组织如神经系统、肌肉组织、视网膜及淋巴细胞和血小板中。牛磺酸主要由食物供给,也可在体内合成。人体内若缺乏牛磺酸,各器官系统都会受到影响。特别是婴幼儿,会出现生...
热心网友
牛磺酸不是黄胺类药品。牛磺酸又名牛胆碱、牛胆素,按结构命名氨基乙磺酸,是体内一种P—氨基酸,属于非蛋白质氨基酸。牛磺酸不能和其它氨基酸结合成蛋白质,而是以游离形式存在或和胆汁酸形成复合物,大量摄取牛磺酸未见有任何副作用。主要分布在兴奋性较高的组织如神经系统、肌肉组织、视网膜及淋巴细胞和血小板中。牛磺酸主要由食物供给,也可在体内合成。人体内若缺乏牛磺酸,各器官系统都会受到影响。特别是婴幼儿,会出现生长及发育迟缓、视网膜功能紊乱等,成年人或老年人缺乏则与心血管系统如高血压、糖尿病等密切相关。 牛磺酸是婴幼儿生长发育的必需氨基酸。 目前,人们已认识到,牛奶喂养的婴儿发育不如母乳喂养的婴儿,经深入研究发现,是因为牛奶中缺乏牛磺酸。牛磺酸对婴幼儿大脑发育、神经传导、视觉机能的完善、钙的吸收有良好作用,是一种对婴幼儿生长发育至关重要的营养素。与成年人不同,婴幼儿体内半胱氨酸亚磺酸脱羧酶尚未成熟,体内不能自身合成牛磺酸,必须外源补充才能满足正常生长发育的需要。而牛奶中恰恰牛磺酸的含量极微,而母乳中含量是牛奶中的25倍。可见用缺乏牛磺酸的牛奶喂养婴儿势必对婴儿的生长发育,特别是智力发育造成影响,所以提倡母乳喂养对提高儿童生长发育及智力发育有重要作用。在国外,婴儿配方奶粉中必须添加一定量的牛磺酸,我国目前也已有多种添加牛磺酸的配方奶粉。 牛磺酸对心血管系统有较强的保护作用。 牛磺酸是心脏中含量最丰富的游离氨基酸,约占总量的60%。牛磺酸与心肌钙及心肌收缩有密切联系。牛磺酸能增加心肌收缩期的钙的利用、预防钙超载引起的心肌损伤,并且在治疗中不出现心率增快和心率失常等副作用,在用于治疗充血性心衰时,其临床表现和心功能状态明显好转,亦能显著改善瓣膜性缺血性心肌病的血流动力学。这些功能对于慢性心衰尤其是老年患者的长期治疗都是非常有好处的。除此之外,血小板中牛磺酸的浓度也很高,约为血浆的400—600倍,血小板中的牛磺酸可抑制血小板的凝集,对防止血小板易发生的胶原性聚集引起的栓塞有一定的作用。牛磺酸可以降低血液中胆固醇和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的水平,同时提高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水平,这对预防动脉粥样硬化、冠心病是有益的。当机体牛磺酸缺乏引起心脏中牛磺酸浓度降低时,就会导致心脏功能减弱,进而引发心脏病。近来报导血液中牛磺酸的含量对诊断心脏病有一定意义。急性心绞痛病人血中牛磺酸升高提示有心肌梗死。 牛磺酸可以促进脂肪乳化。 在肝中牛磺酸与胆汁酸结合形成牛磺胆酸,促进脂肪类物质的消化吸收,增加脂质和胆固醇的溶解性,预防胆固醇性结石的形成,增加胆汁流量等。食物中若缺乏牛磺酸就会影响脂类物质的吸收,特别是用不含牛磺酸的牛奶、代乳品喂养婴儿,常出现吐奶,消化不良。婴儿体内不能自身合成牛磺酸,食物中又没有补充,这是造成婴儿吸收障碍的主要原因。 牛磺酸对视网膜的影响。 研究人员很早就发现了猫如果缺乏牛磺酸,很快就会导致失明。其原因是猫体内不能自身合成牛磺酸,必须由食物提供。人体视网膜中也含有大量牛磺酸,在应激状态下也有缺乏的可能。当视网膜中的牛磺酸降低时,出现结构和功能的变化,人体色素性视网膜炎可能与牛磺酸降低有关。 牛磺酸对神经系统的作用。 牛磺酸是中枢神经系统一种抑制性递质。因此对神经系统异常兴奋性疾病,如癫痫、惊厥、震颤及老年人入睡困难和早醒都有较好的治疗作用。另外,牛磺酸还有中枢调节血压作用,其原理是通过激活内啡吹系统,抑制交感神经对抗肾素血管紧张素引起的高血压。 牛磺酸在食物中的含量。 由于牛磺酸具有十分重要的生理作用,因此如何从我们摄取的食物中获得牛磺酸就十分重要。目前我国还不能从食物中合成,而且还缺乏有关牛磺酸的数据,根据美国测定的结果数据表明,蔬菜、水果、谷类、干果类都不含牛磺酸,只有禽畜类、水产品和奶制品中含有牛磺酸,其中以海产品中午磺酸含量最高,如牡顺、哈蜊等。禽类中黑肉比白肉含量高,奶制品中含量很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