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工作中我只要稍微露出一点聪明的样子就会遭人陷害,如果我装傻痴呆,别人又骂我愚蠢白痴。为什么别的年轻人可以意气风发无所顾忌,而我却要看别人的脸色?就因为一开始给别人不好的印象吗,他们要这样打压我?
热心网友
用中庸的方法处理比较好,但火候很有好掌握。求的是那种意犹未尽、点到为止的效果。以上是我在网上曾经看到的关于中庸的来历和含义,但愿对你有所启迪。大约在2500年前,孔子去鲁恒公庙观礼,看到了一个歪倾的一瓦罐。孔子问守庙人,为什么不把瓦罐扶正?守庙人说:“这是‘佑座之器’——欹,无水时歪斜,装上一半水就正过来了,装满了水,却反而倾倒了。” 孔子由此大为感叹,悟出了中庸之道。他说:“君子中庸,小人反中庸。君子之中庸者也,君子而时中。小人之中庸者也,小人而无忌惮也。” 南子是春秋时著名的美女,当了卫国国君的夫人。她听说博学多才的孔子最近来到卫国,很想见孔子,就向孔子发出了邀请。孔子也早闻南子的美貌,心向往之,但又怕学生说闲话。他真是左右为难。假装不动心?不,那不成了伪君子了?干脆与南子来真格的婚外恋?不,那不是成了登徒子了?伪君子,登徒子,左右为难。孔子忽然想到了鲁恒公宗庙里的瓦罐,采取了中庸之道。他欣然应邀,与南子谈论音乐,弹琴唱歌。在优美的旋律中他们一个暗送秋波,一个眉目传情,互相欣赏,心照不宣,如沐春风,如浴温泉,但又没越界限,用眼光抚摸美丽,用语言辐射温柔。宋代著名理学家朱熹,给《四书·中庸》加注说:“中者,不偏不倚,无过不及之名。庸,平常也。”中,就是不要偏激,不要走极端,不要不及,也不要过头。中,就是去掉一个最高分,去掉一个最低分。中,就是既不纵欲,也不禁欲;既不愚忠,也不奸诈;既不轻生厌世,也不贪生失节。中,就是升了官不专横跋扈,丢了官不低三下四;发了财不要为富为仁,受了穷不要人穷志短。中,就是既不让天下人负我,我也不负天下人;既不好高骛远,也不自暴自弃。中,就是不卑不亢,不左不右……。
热心网友
当然要表现自己啊
热心网友
一般高手都是深藏不漏的!
热心网友
漏中有藏,藏中有漏!漫漫体会!
热心网友
能屈能伸!
热心网友
不要走两个极端,其实你已经意识到自己该怎样做了!
热心网友
该露的露,该藏的藏!中庸的方法比较好,但火候要掌握好。
热心网友
这真的是个难题,刚进入社会的年轻人一般都会面对这个问题。我觉得得看你的周围都是什么样的同事。如果他们自己不是靠耍滑头上来的,那么估计他们也不会喜欢那种人。另一种情况就不用我说了吧。
热心网友
俗语说的好:老要张狂少要稳.这就是处世之道,希望你能领悟到它的内涵,处理好各种关系,稳中求进.
热心网友
何不尽现锋芒,创造一份属于自己的天空.
热心网友
一半一半
热心网友
该露的露,该藏的藏!
热心网友
该露的露,该藏的藏!你可能想的太多了,不见得别人就是给你脸色了!我想人心都是肉长的,如果他们真是那样,就太过分了,但要处理这种事,还是要靠你自己改变别人对你原来的看法!试着改变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