野营时被昆虫咬上或蛰伤怎么办?

热心网友

蚊虫叮咬的防治多发生在森林、草原、河谷、荒漠等偏僻地区的一些自然疫源性疾病如森林脑炎、新疆出血热、蜱传回归热、恙虫病、北亚蜱传热、野兔热、Q热、鼠疫等,主要是老鼠、野兔、旱獭和家畜等动物的疾病。当人们进入这些疾病的流行区之后,由于不慎,可能会感染得病。这些疾病的流行区一般有一定范围。如新疆出血热病主要发生在半荒漠的胡杨林地区。森林脑炎,仅在森林和草原才有,而且主要是在东北长白山和俄罗斯远东地区的杉树、松树、桦树、杨树等针阔叶混交林地带,以及新疆天山林区和前苏联中亚地区的雪岭云杉树稀疏、而灌木丛和杂草很密的山地阴坡。热带丛林中传播疾病或病原体的昆虫主要有:蚊、蜱、恙虫、蠓、牛虻、蚋等。为了防止昆虫的叮咬,人员应穿长袖衣和长裤,扎紧袖口、领口,皮肤暴露部位涂搽防蚊药。不要在潮湿的树荫和草地上坐卧。“不怕蚊虫闹得欢,野艾野蒿一缕烟。”宿营时,烧点艾叶、青蒿、柏树叶、野菊花等驱赶。蚊虫叮咬解救法.遭蚊虫叮咬,后果通常并不严重,但可能引起过敏反应。·用尼龙薄纱制成防蚊头罩保护头部,对全身的防护则用蚊帐。·不要在河边、湖边或溪边扎营。在夏天,近水的帐蓬最容易招引蚊子。·全身抹上或喷上防蚊油,并喷一些在衣服、被褥上。身上的药剂容易被汗水冲掉,但是布料上的则可维持较久。.如果被昆虫叮咬,可用氨水、肥皂水、盐水、小苏打水、氧化锌软膏涂抹患处止痒消毒。野蜂螫伤解救法  雌蜂的腹部有一根由产卵管变形而成的毒针,当它感觉到危险时,就用毒针来螫刺,刺后剧烈疼痛,有些人还会觉得头晕或恶心。经常螫人的蜂有拖足蜂、蜜蜂、胡蜂,其中胡蜂毒性很大,严重时会把人螫死。被螫过一次的人,往往会诱发严重的过敏反应。给蜜蜂、马蜂或黄蜂螫伤会有危险,会出现全身症状,如头晕、恶心、发热等,对蜂毒过敏者可发生休克,甚至危及生命。  最主要的是不要靠近蜂巢。当看到有蜂飞过来时,要慢慢地离开,不能吓唬它。穿上长袖衣裤可以降低螫伤程度。·在林中行走时不要去触动蜂窝和附近的游蜂。万一碰到蜂窝,惊扰蜂群飞起,应立即蹲下,身上用衣服或其它布块遮盖,尤其是头面部更需防护好;千万不可乱跑、乱拍打,待蜂群归巢后再悄悄撤离。·黄蜂蜇后皮肤内不留下刺,蜜蜂蜇后刺留在皮肤内,并带有毒腺。被蜜蜂蜇伤后先要小心地把刺拔除,去除时不要挤压毒腺,以免更多的毒液注入皮内,最好用指甲将刺刮出,或用摄子拨出、也可用针剔出。如果被螫部位留有毒针,就用手指把它弹拨出去。若用手捏住向外拔,反而会使毒针上的残毒更多地注入皮肤里。最后用水降温或涂敷抗菌素软膏。·蜇伤处可用唾液涂抹以中和毒素,如有小苏打水、氨水和肥皂水则效果更好。有轻度过敏者可口服抗组织胺剂,严重的过敏需注射肾上腺素。再具体点的只是,欢迎参看: 。

热心网友

没有氨水用肥皂也可以,主要是中和昆虫分泌的乙酸

热心网友

用冰或凉水冷敷后,在伤口处涂抹氨水。如果被蜜蜂蜇了,用镊子等将刺拔出后再涂抹氨水或牛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