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心网友

目前我国计算利息的基本原则有三条: 一是单位统一原则。计算各种存贷款利息时,本金以"元"为起点,元以下不计利息,利息计算至"分",分以下四舍五入。 二是时间统一原则。(1)算头不算尾。是计算期限的基本方法, 适用于各项存款的利息计算。如存款,即从存入日起息,算到取款的前一天止,取款的当天不计付利息。(2)对年对月。是计算定期存款的计算方法。适用于对年、对月、 对日为整年、整月的利息计算。所谓"对年","对月",就是整整一年、一月的意思。在对年中,按12个月计算。在对月中,都按30天计算,如存入日至下月同一日没有时,以到期月份最后一日为到期日。(3)定期储蓄到期日如遇节假日, 由于储蓄机构不对外营业,所以,可提前一天(或二天)支取,应视同到期,按到期存款计算利息。 三是利随本清原则。各项存款(活期除外),不论存期多长,一律利随本清,不计复利。定期存款的利息结算日为存款提取日或利息提取日;活期储蓄存款,每年 6月30日为结息日。 。

热心网友

"存款有息"是我国储蓄原则之一,根据中国人民银行的规定,目前我国计算利息的基本原则有三条:   一是单位统一原则。计算各种存贷款利息时,本金以"元"为起点,元以下不计利息,利息计算至"分",分以下四舍五入。   二是时间统一原则。(1)算头不算尾。是计算期限的基本方法,适用于各项存款的利息计算。如存款,即从存入日起息,算到取款的前一天止,取款的当天不计付利息。(2)对年对月。是计算定期存款的计算方法。适用于对年、对月、对日为整年、整月的利息计算。所谓"对年","对月",就是整整一年、一月的意思。在对年中,按12个月计算。在对月中,都按30天计算,如存入日至下月同一日没有时,以到期月份最后一日为到期日。(3)定期储蓄到期日如遇节假日,由于储蓄机构不对外营业,所以,可提前一天(或二天)支取,应视同到期,按到期存款计算利息。   三是利随本清原则。各项存款(活期除外),不论存期多长,一律利随本清,不计复利。定期存款的利息结算日为存款提取日或利息提取日;活期储蓄存款,每年6月30日为结息日。 。

热心网友

存款有息"是我国储蓄原则之一,根据中国人民银行的规定,目前我国计算利息的基本原则有三条:   一是单位统一原则。计算各种存贷款利息时,本金以"元"为起点,元以下不计利息,利息计算至"分",分以下四舍五入。   二是时间统一原则。(1)算头不算尾。是计算期限的基本方法,适用于各项存款的利息计算。如存款,即从存入日起息,算到取款的前一天止,取款的当天不计付利息。(2)对年对月。是计算定期存款的计算方法。适用于对年、对月、对日为整年、整月的利息计算。所谓"对年","对月",就是整整一年、一月的意思。在对年中,按12个月计算。在对月中,都按30天计算,如存入日至下月同一日没有时,以到期月份最后一日为到期日。(3)定期储蓄到期日如遇节假日,由于储蓄机构不对外营业,所以,可提前一天(或二天)支取,应视同到期,按到期存款计算利息。   三是利随本清原则。各项存款(活期除外),不论存期多长,一律利随本清,不计复利。定期存款的利息结算日为存款提取日或利息提取日;活期储蓄存款,每年6月30日为结息日。 。

热心网友

"存款有息"是我国储蓄原则之一,根据中国人民银行的规定,目前我国计算利息的基本原则有三条:   一是单位统一原则。计算各种存贷款利息时,本金以"元"为起点,元以下不计利息,利息计算至"分",分以下四舍五入。   二是时间统一原则。(1)算头不算尾。是计算期限的基本方法,适用于各项存款的利息计算。如存款,即从存入日起息,算到取款的前一天止,取款的当天不计付利息。(2)对年对月。是计算定期存款的计算方法。适用于对年、对月、对日为整年、整月的利息计算。所谓"对年","对月",就是整整一年、一月的意思。在对年中,按12个月计算。在对月中,都按30天计算,如存入日至下月同一日没有时,以到期月份最后一日为到期日。(3)定期储蓄到期日如遇节假日,由于储蓄机构不对外营业,所以,可提前一天(或二天)支取,应视同到期,按到期存款计算利息。   三是利随本清原则。各项存款(活期除外),不论存期多长,一律利随本清,不计复利。定期存款的利息结算日为存款提取日或利息提取日;活期储蓄存款,每年6月30日为结息日。 。

热心网友

"存款有息"是我国储蓄原则之一,根据中国人民银行的规定,目前我国计算利息的基本原则有三条:   一是单位统一原则。计算各种存贷款利息时,本金以"元"为起点,元以下不计利息,利息计算至"分",分以下四舍五入。   二是时间统一原则。(1)算头不算尾。是计算期限的基本方法,适用于各项存款的利息计算。如存款,即从存入日起息,算到取款的前一天止,取款的当天不计付利息。(2)对年对月。是计算定期存款的计算方法。适用于对年、对月、对日为整年、整月的利息计算。所谓"对年","对月",就是整整一年、一月的意思。在对年中,按12个月计算。在对月中,都按30天计算,如存入日至下月同一日没有时,以到期月份最后一日为到期日。(3)定期储蓄到期日如遇节假日,由于储蓄机构不对外营业,所以,可提前一天(或二天)支取,应视同到期,按到期存款计算利息。   三是利随本清原则。各项存款(活期除外),不论存期多长,一律利随本清,不计复利。定期存款的利息结算日为存款提取日或利息提取日;活期储蓄存款,每年6月30日为结息日。 。

热心网友

"存款有息"是我国储蓄原则之一,根据中国人民银行的规定,目前我国计算利息的基本原则有三条:   一是单位统一原则。计算各种存贷款利息时,本金以"元"为起点,元以下不计利息,利息计算至"分",分以下四舍五入。   二是时间统一原则。(1)算头不算尾。是计算期限的基本方法,适用于各项存款的利息计算。如存款,即从存入日起息,算到取款的前一天止,取款的当天不计付利息。(2)对年对月。是计算定期存款的计算方法。适用于对年、对月、对日为整年、整月的利息计算。所谓"对年","对月",就是整整一年、一月的意思。在对年中,按12个月计算。在对月中,都按30天计算,如存入日至下月同一日没有时,以到期月份最后一日为到期日。(3)定期储蓄到期日如遇节假日,由于储蓄机构不对外营业,所以,可提前一天(或二天)支取,应视同到期,按到期存款计算利息。   三是利随本清原则。各项存款(活期除外),不论存期多长,一律利随本清,不计复利。定期存款的利息结算日为存款提取日或利息提取日;活期储蓄存款,每年6月30日为结息日。 。

热心网友

"存款有息"是我国储蓄原则之一,根据中国人民银行的规定,目前我国计算利息的基本原则有三条:   一是单位统一原则。计算各种存贷款利息时,本金以"元"为起点,元以下不计利息,利息计算至"分",分以下四舍五入。   二是时间统一原则。(1)算头不算尾。是计算期限的基本方法,适用于各项存款的利息计算。如存款,即从存入日起息,算到取款的前一天止,取款的当天不计付利息。(2)对年对月。是计算定期存款的计算方法。适用于对年、对月、对日为整年、整月的利息计算。所谓"对年","对月",就是整整一年、一月的意思。在对年中,按12个月计算。在对月中,都按30天计算,如存入日至下月同一日没有时,以到期月份最后一日为到期日。(3)定期储蓄到期日如遇节假日,由于储蓄机构不对外营业,所以,可提前一天(或二天)支取,应视同到期,按到期存款计算利息。   三是利随本清原则。各项存款(活期除外),不论存期多长,一律利随本清,不计复利。定期存款的利息结算日为存款提取日或利息提取日;活期储蓄存款,每年6月30日为结息日。 。

热心网友

"存款有息"是我国储蓄原则之一,根据中国人民银行的规定,目前我国计算利息的基本原则有三条:   一是单位统一原则。计算各种存贷款利息时,本金以"元"为起点,元以下不计利息,利息计算至"分",分以下四舍五入。   二是时间统一原则。(1)算头不算尾。是计算期限的基本方法,适用于各项存款的利息计算。如存款,即从存入日起息,算到取款的前一天止,取款的当天不计付利息。(2)对年对月。是计算定期存款的计算方法。适用于对年、对月、对日为整年、整月的利息计算。所谓"对年","对月",就是整整一年、一月的意思。在对年中,按12个月计算。在对月中,都按30天计算,如存入日至下月同一日没有时,以到期月份最后一日为到期日。(3)定期储蓄到期日如遇节假日,由于储蓄机构不对外营业,所以,可提前一天(或二天)支取,应视同到期,按到期存款计算利息。   三是利随本清原则。各项存款(活期除外),不论存期多长,一律利随本清,不计复利。定期存款的利息结算日为存款提取日或利息提取日;活期储蓄存款,每年6月30日为结息日。 。

热心网友

 "存款有息"是我国储蓄原则之一,根据中国人民银行的规定,目前我国计算利息的基本原则有三条:   一是单位统一原则。计算各种存贷款利息时,本金以"元"为起点,元以下不计利息,利息计算至"分",分以下四舍五入。   二是时间统一原则。(1)算头不算尾。是计算期限的基本方法,适用于各项存款的利息计算。如存款,即从存入日起息,算到取款的前一天止,取款的当天不计付利息。(2)对年对月。是计算定期存款的计算方法。适用于对年、对月、对日为整年、整月的利息计算。所谓"对年","对月",就是整整一年、一月的意思。在对年中,按12个月计算。在对月中,都按30天计算,如存入日至下月同一日没有时,以到期月份最后一日为到期日。(3)定期储蓄到期日如遇节假日,由于储蓄机构不对外营业,所以,可提前一天(或二天)支取,应视同到期,按到期存款计算利息。   三是利随本清原则。各项存款(活期除外),不论存期多长,一律利随本清,不计复利。定期存款的利息结算日为存款提取日或利息提取日;活期储蓄存款,每年6月30日为结息日。 。

热心网友

  "存款有息"是我国储蓄原则之一,根据中国人民银行的规定,目前我国计算利息的基本原则有三条:   一是单位统一原则。计算各种存贷款利息时,本金以"元"为起点,元以下不计利息,利息计算至"分",分以下四舍五入。   二是时间统一原则。(1)算头不算尾。是计算期限的基本方法,适用于各项存款的利息计算。如存款,即从存入日起息,算到取款的前一天止,取款的当天不计付利息。(2)对年对月。是计算定期存款的计算方法。适用于对年、对月、对日为整年、整月的利息计算。所谓"对年","对月",就是整整一年、一月的意思。在对年中,按12个月计算。在对月中,都按30天计算,如存入日至下月同一日没有时,以到期月份最后一日为到期日。(3)定期储蓄到期日如遇节假日,由于储蓄机构不对外营业,所以,可提前一天(或二天)支取,应视同到期,按到期存款计算利息。   三是利随本清原则。各项存款(活期除外),不论存期多长,一律利随本清,不计复利。定期存款的利息结算日为存款提取日或利息提取日;活期储蓄存款,每年6月30日为结息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