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心网友
两方面:1、班主任在时,同学们很听话,但老师不在,就不是那么乖(举例说明)。所以想老师。2、班主任在时,有几个人很调皮,但当知道老师出事后,同学们听话多了。说明同学们长大了。主要在举例方面,功夫下足,文章应该差不到哪去。
热心网友
××班的班主任因脚烫伤,一个月没能到校上课。在没有班主任的日子里,这个优秀班集体表现出“两个好样的”:干部是好样的,同学们也是好样的。他们提出并实践了这样的自律语:“为让老师放心,我们要管好自己。”一个月,他们挺过来了,经受了考验。他们以“管好自己”的实际行动迎回基本康复的班主任返校上班。早上的升旗仪式上,值周老师讲完之后,就由校长来公布上星期的各班总分名次。我观察了一下孩子们的表情——明显地带着期待。第一名、第二名都过去了,不只是孩子,连我这个老师都有些失望,第三名:××班。“耶!”孩子们情不自禁地欢呼起来。同学们欢呼雀跃,欢天喜地,兴奋不已。这是对他们最好的奖励。毕竟,前几个星期我们班还是刚刚被点名批评过的。从一个曾经很有名的乱班、差班蜕变到今天的第三名,的确来之不易。这是所有孩子们共同努力的结果。第一节是我的语文课。一进教室,孩子们便七嘴八舌地说:“老师,我们班终于不批评了!”“老师,我们第三了!”……感染了他们的快乐,我也快乐起来了!突然,脑子里出现了一个灵感——孩子们对成功的体验如此深刻,我何不让他们把快乐延续下去,又能趁机对他们进行思想教育,增强他们的自信心与班级凝聚力,还一举两得呢!我让孩子们安静下来,转身在黑板上写下“放大我们的优点”这七个字,这下子又吊起了他们的胃口,孩子们一个个睁大眼睛望着我,似乎在猜测我的意图。我微笑着问:“同学们,拿了第三名有什么感受?”“老师,我真的是太开心了!”“我觉得我从来没有这么高兴过!”“老师,我觉得我激动地都不想上课了!”……教室里又一次地沸腾起来。在指名几个学生说了自己的独特感受后,看到还有那么多高高举起的小手,本来想继续上课的我顿时打消了念头,何不趁热打铁,让他们把自己的独特感受写下来呢?心动不如行动,在总结陈词——让我们也“放大我们的优点”后,我马上布置了任务。孩子们拿起笔“刷、刷”地埋头苦写。《表扬之后》、《我们终于第三了》、《升旗仪式》、《一个开心的早晨》……一篇篇带着孩子们真情实感的好文章涌现而出。接下来,我又趁胜追击,让学生出了一期主题为“放大优点”的黑板报。这一整天,教室里都洋溢着一种快乐的感觉,孩子们的学习劲头也似乎比以前更足了。他们对行走尚且不便的班主任老师关爱有加,老师去饭厅用餐,同学们前呼后拥搀扶着;回宿舍休息,他们喊:“老师,我们背您上楼!”同学们像关心自己妈妈一样关心老师。这浓浓的师生情是爱与爱的传递。××班学生学会在感激和关爱中健康成长。已我是这个班主任口气写出这个班在没有班主任的前后日子里变化。
热心网友
要突出班主任的作用
热心网友
从他在的时候同学班级表现的是怎样和他不在的时候大家表现的又是怎样的进行对比来描述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