具体谈谈后四十回的成败

热心网友

我觉得,由于高鄂的续书,才使得红楼梦以一个完整的故事流传,这是有利于红楼梦的传播的。但是,我们还应看到,高鄂与曹雪芹相比,无论是学识、才华还是境界都有着天壤之别。首先,红楼梦前80回中,涉及诗、词、曲、文等多种文艺形式,曹雪芹撰写得无不精美别致,且符合人物的思想、口气,而高鄂的后40回,就没有多少优秀的诗词,更不用提歌赋等古体形式了。第二,曹雪芹在创作之初就预见到了四大家族的必然衰败,这和作者生活在封建时代的末期有关,而高鄂居然还描写了一个贾府的中兴,好象真还有一千年要过似的,这违背了曹雪芹的原意,是很可笑的。第三,曹雪芹笔下的宝玉是厌恶八股的,不喜欢仕途经济,所以不喜欢上学和结交官场人物的,黛玉是他的知己,从来也没劝过他去追名逐利。而高鄂笔下的后40回,连黛玉也要送宝玉去学堂念八股了,不知是何道理。宝玉也要发奋读书,中了举人,出家后还要特意给父亲磕头告别,算是给父母个交代,这恐怕都不是曹雪芹的原意吧。第四,曹雪芹在第5回预告红楼梦中许多人物的命运还是被高鄂篡改了。比如,最明显的,妙玉居然让小贼给偷了,宝钗给宝玉生了个孩子又守活寡。第五,曹雪芹的前80回色彩绚丽、文字优美,春夏秋冬各不相同,生动展示了当时大家族的生活状况,而高鄂的后40回,好象一直是冬季,阴冷压抑,不再有起伏变幻,好象只是为交代人物的结局和最终命运而不得不写完的,有应付事儿的感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