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氏温标是根据什么(准则、物理现象...等)制定的呢?为什么要把水的冰点定为32°,而沸点定为212°呢?华氏温标用在什么方面比较多呢?
热心网友
热学发展史上曾出现过华氏温标、列氏温标、兰民 温标、摄氏温标、气体温标和热力学温标等 。。 华氏温标是德国人华伦特 (D。D。Farenheit) 大约在1710年提出的,规定水的冰点为 32 度 , 水的沸点为 212 度 , 以 F 表示 。华民温度至今还在英、美等国的民间流行 。量度物体温度高低而对温度零点和分度方法所做的一种规定。华氏温标温度用°F表示,规定在一大气压下水的冰点为32度,沸点为212度,中间分为180等分,每等分代表1度。华氏温度tF与摄氏温度tc之间的换算关系为:tf=32+9/5tc荷兰裔德国物理学家华伦特 (D。D。Farenheit于1714年率先推出精度的确很高的温度计。以往的温度计基于空气等气体或酒精或水等液体的膨胀和收缩,而华氏温度计使用了液体水银。事实证明,水银在许多方面优于其他物质。其一,在所有液体中,水银的膨胀率最均匀,而水随温度变化时其的膨胀尤为不均匀。其二,水银不如水那样容易结冰,不如酒精那样容易沸腾,在很宽的温度范围内都保持液态。其三,水和酒精会附在玻璃表面。水温度计或酒精温度计的温度下降时,一些液体附在玻璃上,下降缓慢,因此很难得出温度的精确读数。华伦海特还发明了一种校准他所推出的温度计的温标。艾萨克 牛顿建议以水的凝固点,人的体温作为温度计的标定点,并将水的凝固点定为0度,华伦海特推出的温标基本上以它为基础。同时他还意识到这样一来,冬天的温度将低于零度。为了尽量避免负温度,将盐加到水中以降低水的凝固点。他将盐水凝固温度定为0华氏度(即0°F)。然后将0度到体温之间的间隔分成96等份(为什么这样划分无可奉告),将体温定为96°F。根据这一温标,纯水的凝固点接近32°F,沸点接近212°F。科学家进一步了解水的物理和化学特性后发现,纯水的凝固点和沸点很有参考价值。因此,华伦海特调整了温标,将凝固点正好定为32°F,沸点为212°F,其间的间隔分成180等份。体温就调整为98。6°F。在美国,除科学界以外的其他领域主要采用华氏温标。其他许多国家(即便是华氏温标的发源地英国)及那些国家的科学家都使用瑞典天文学家安德 摄尔西乌斯于1742年发明的另一种温标。这种温标极其简单,它将纯水的凝固点定为0度,沸点定为100度,将其间的间隔分成100等份(奇怪的是,摄尔西乌斯先将凝固点定为100度,沸点为0度,但第二年就将两者倒了过来)。起先这种温标称为百分标,即分成"100等份",在1948年之后大家达成一致,将其更名为摄氏温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