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上睡到半夜,突然哭起来,而且没有办法哄,眼睛紧闭
热心网友
白天让宝宝多活动,少睡眠,尤其是晚上6时以后要让孩子玩得太兴奋。临睡前排空大小便,室内的温度、湿度要适宜,被褥要尽量柔软轻松,确保宝宝有一个良好的睡眠环境。要使孩子养成定时睡觉的好习惯,应从宝宝出生后即进行训练。一般来说:1岁以内的婴儿,每天上、中、下午都要睡觉;1岁以上的幼儿,每天中午及下午都要睡觉,晚上睡眠应从7时左右开始;2岁以上的幼儿,必须做到每天睡午觉,晚上从8时左右开始睡觉。啼哭,宝宝需求的信号从医学的角度讲,一般将婴儿的啼哭声分为两种,一种是生理性的哭,而另一种则是病理性的哭。生理性哭的原因,主要是饥饿、口渴、想睡觉、衣着不适,拉屎拉尿以及渴望与人交流等等。而病理性的哭就要引起家长的注意了,它往往是宝宝生病的信号。正常宝宝的哭声应当是哭声响亮,哭闹间歇时精神状态和面色均正常。而病理性哭闹,大多是由于身体痛苦和不适。其特点是突然剧哭,哭声尖锐(呈惊恐状),四肢屈曲,两手抱拳,额部皮肤皱起,即使喂奶或将其抱起,仍哭闹不止,并且在哭闹间歇时精神萎靡、面色苍白,遇到这种情况就要引起警惕,注意观察。我们可以通过哭声的强度、长短和时间来辨别小宝宝的哭声是生理性的还是病理性的。一般说来,时间短暂、声音洪亮、精神好、脸色正常的啼哭是一种本能的哭,对婴儿的发音器官、肺部都是一种良好的锻炼,这种哭是有益无害的。通常这种哭声强度不大,持续时间不是太长,当满足其要求(如换尿布、喂奶等)以后就不再啼哭者,多为与疾病无关的啼哭。而对于哭闹时间较长,反复啼哭,声音尖锐嘶哑,精神较差、面色苍白,又拒绝吃奶或吸吮无力,也不被玩具所吸引时,你就应考虑宝宝的身体是否有不适。啼哭声音很大,很剧烈,持续时间长,且发现宝宝与平常不同,这种多为与疾病有关的啼哭。突然剧烈啼哭且挣扎不安者,应特别注意肠套叠、婴儿肠痉挛等;宝宝出现高调尖声者,应特别注意是否患有黄疸、脑膜炎或其他原因所致的颅压增高。根据以上的鉴别方法,爸爸妈妈们就可以从婴儿的哭声和表情中知道他在“说”些什么,才能更好地了解和护理宝宝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