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心网友
是的
热心网友
如贷款学生未能按时还款并超过一定期限后,将追究其毕业院校的责任,借此真正将学校方面的利益与贷款质量联系起来,配合银行共同做好助学贷款的管理工作。三是在目前条件下,一方面,要加快落实国家助学贷款的各项政策,保证政策切实到位;另一方面,应取消对银行不必要的政策约束,鼓励其真正按照商业化模式运作,并利用市场手段通过利益导向,积极创新。四是加强学生与社会的连接力度,正确处理贫困生的教育问题。进一步拓宽教育资金来源渠道,在依靠财政支出、银行贷款的基础上,积极吸引社会各方面的资金支持,充分发挥社会集资的功效,各单位可以根据条件与学生提前签订就业合同,提供必要资金,解决人才短缺与学生就业难的矛盾,并缓解对银行的资金压力。
热心网友
是的
热心网友
谁为信用埋单——对省城部分高校助学贷款还款难的调查 众所周知,助学贷款全部是信用贷款。近年来,这件便利困难学生的好事却遇到难题:一方面是贫困生助学贷款难;一方面是银行呆账越积越多,在两难抉择中生存的学生、高校与银行,都叫苦不迭。于是,呼唤助学贷款改革,加强市场信用建设的呼声又高了起来。 借贷学生违约率接近20%去年,助学贷款进入还贷高峰,全国借贷学生违约率接近20%,经调查,我省的情况也不乐观。去年8月,人民银行推出了“双20”标准,即对贷款违约率达到20%且违约人数达到20%的高校,经办银行可以停发贷款。据此,各经办银行停办了不少不达标高校的助学贷款业务,兰州大学也名列其中。 对此,银行方面有着自己的苦衷。发放助学贷款的四大国有商业银行之一的中国建设银行甘肃省分行的一位负责办理过助学贷款的工作人员说,截至去年,他所在的支行已为2000多名本、专科学生发放贷款近千万元,只有100多名学生按期还清了贷款,更多学生因为就业不理想、需要继续深造等原因不能按期还贷。 至于违约原因,各经办银行反映,有部分学生因未能及时就业,缺乏稳定的收入来源,无力偿还银行贷款;也有极少部分学生恶意逃废银行债务,有的在变更新的工作单位与联系方式后,不主动通知银行,使经办银行无法与其及时取得联系。由于国家助学贷款全部是信用贷款,银行无法采取其他资产保全措施,给银行资金安全造成很大危险。 能最终申请获得贷款的学生非常少助学贷款不是扶贫贷款。银行客观需要回报和学生无力还款的现实不仅让银行叫苦不迭,学校也颇为无奈。 “办理助学贷款的手续非常严格和谨慎”,兰州医学院学生处反映,每批申请贷款的学生中只有一半能够获得贷款,且得到助学贷款的学生数只能占在校生的30%。 他们今年年初申请的一批助学贷款由于种种原因,银行至今还未审批下来。“眼看学生毕业、入学在即,又一个还款期已到,新一批贷款还不下来。”学生处高老师说。 据了解,兰州医学院自1999年办理助学贷款以来,先后有1200人次享受到贷款,贷款总额650万元,还贷率基本保持在50%左右。 截至今年5月,还贷人数309人,还款额215万元。 为银行创造良好的政策环境据省城调队的调查研究表明:目前我省助学贷款面临的问题,既有部分政策不到位的问题,也有部分政策对银行限制过多的问题,因此,应当尽快完善相关管理制度,尽可能为商业银行创造良好的政策环境。 有关专家建议,一是从加强市场信用监督制度入手,创造良好的社会信用环境。目前,之所以出现大面积违约问题,主要是目前社会信用制度滞后,对违约失信行为难以起到控制、制约作用,从而导致贷款学生信用观念不强,银行资金损失严重。二是权责明晰,改进助学贷款管理制度与操作模式。 学校方面应当严把审核观,并承担相应的连带责任,建立具体明确的有约束力和可操作性的责任机制。 如贷款学生未能按时还款并超过一定期限后,将追究其毕业院校的责任,借此真正将学校方面的利益与贷款质量联系起来,配合银行共同做好助学贷款的管理工作。三是在目前条件下,一方面,要加快落实国家助学贷款的各项政策,保证政策切实到位;另一方面,应取消对银行不必要的政策约束,鼓励其真正按照商业化模式运作,并利用市场手段通过利益导向,积极创新。四是加强学生与社会的连接力度,正确处理贫困生的教育问题。进一步拓宽教育资金来源渠道,在依靠财政支出、银行贷款的基础上,积极吸引社会各方面的资金支持,充分发挥社会集资的功效,各单位可以根据条件与学生提前签订就业合同,提供必要资金,解决人才短缺与学生就业难的矛盾,并缓解对银行的资金压力。 。
热心网友
是的
热心网友
是的
热心网友
是啊,谁为信用埋单,部分高校助学贷款还款难调查!
热心网友
是啊,谁为信用埋单,部分高校助学贷款还款难调查!
热心网友
是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