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心网友

小儿腹泻病因症状婴幼儿腹泻原因有两个:一是消化不良,主要是饮食不当,喂养不合理。如暴饮暴食,或给矛高蛋白、高脂肪、粗糙不易消化的食物过多,过杂,以及生冷食物吃得过多等,致使胃肠功能紊乱而发生腹泻:二是胃肠感染所致,如食物、喂奶用具被细菌或病毒污染,引起胃肠道炎症,从而导致腹泻。单纯消化不良引起的腹泻,症状相对较轻,每日大便约5-6次,粪便带酸味,但...

热心网友

小儿腹泻病因症状婴幼儿腹泻原因有两个:一是消化不良,主要是饮食不当,喂养不合理。如暴饮暴食,或给矛高蛋白、高脂肪、粗糙不易消化的食物过多,过杂,以及生冷食物吃得过多等,致使胃肠功能紊乱而发生腹泻:二是胃肠感染所致,如食物、喂奶用具被细菌或病毒污染,引起胃肠道炎症,从而导致腹泻。单纯消化不良引起的腹泻,症状相对较轻,每日大便约5-6次,粪便带酸味,但不很臭,呈黄绿殆粘液胶冻状,有少量泡沫,没有血液,有大量未被消化的乳瓣、食物。初起孩子的精神无明显变化,日久常因腹痛而啼哭不安,有时可听到肚子咕噜作响,排便后才安静下来。同时还伴有食欲不振,甚至拒食,舌苔白厚,或有呕吐。因胃肠道感染所致的腹泻,腹泻严重,每日可达10-20余次,粪便有腥臭味,呈黄绿色,水样便,可有血液,伴呕吐,甚至呕咖啡色液体,小儿很快消瘦,囟门眼窝凹陷,唇干呈脱水貌,常伴有发烧。 自疗注意事项(1)寻找出腹泻的原因,针对不同原因而采取相应的措施。(2)调整和限制饮食,减少肠胃道负担,严重腹泻初起者,应禁食8-24小时,根据病情轻重,逐渐增加患儿饮食。 自治疗法1.成药自疗法(1)小儿止泻散,每日2次,每服1包,周岁以内小儿酌减。(2)健胃消食丸,每日2次,每服1丸。(3)启脾丸,每日2次,每服1丸。(4)温脾止泻丸,每日2次,每服1丸。2.验方自疗法(1)大蒜1只。将大蒜烧炭存性,加开水泡服,每日数次。本方专治小儿久泻不止。(2)生姜(炒盐)、大枣、红糖各6克。将生姜和大枣共煎50分钟,加入红糖,再煎片刻,取汁,早晚各服1次。本方主治大便次数增多,便下稀薄或如水样,或完谷不化之小儿泄泻。(3)葱白12克、生姜6克、艾叶20克、仙人掌根30克。将药物捣烂,调拌鸡蛋清,外敷贴患儿肚脐处。本方主治小儿感受外邪引起的腹泻。(4)生姜适量,烧焦后,磨成粉末和米汤一起送服。本方主要应用于因小儿肠炎所引起的腹泻大便带血者。(5)石榴花25克、藕节4个、麦芽10克,水煎服,每日2次。(6)铁苋15克、金樱子15克、马兰头10克,水煎服,每日2次。(7)苍术、白术、泽泻、防风、甘草各3克,陈皮、厚朴、茯苓、猪苓、升麻、肉豆寇各6克。水煎服,每日2次,用于虚寒泻。(8)山楂、神曲、制半夏、莱菔子、陈皮各6克,麦芽、茯苓各9克、连翘5克、水煎服,每日2次,用于伤食泻。(9)葛根9克,车前子9克,泽泻、茯苓各9克,黄芩、神曲各6克,川朴、甘草各3克,川连2克。水煎服,每日2次,适宜于湿热泻。(10)党参、茯苓、白术、苡仁各9克,甘草、陈皮、桔梗、砂仁各3克,山药、莲肉各12克,扁豆5克。水煎服,每日2次,用于脾虚泻。3.饮食自疗法(1)苹果1-2个,去心捣泥,分数次喂服。(2)胡萝卜250克,水煮取浓汁,分数次喂服。(3)粳米50克、山药60克,共煮粥食之,每日1-2次。(4)扁豆60克,水煮取浓汁,分次服用。4.外治自疗法(1)吴茱萸10克,研末,醋调成厚糊状,敷脐部,外用纱布固定。(2)车前子6克、六一散10克,共研细末填脐,每日1次,用于湿热泻。(3)伤湿止痛膏或消炎止痛膏贴于脐部,泻止后再贴2天。(4)食盐50-100克,炒熟,装入布装,置于脐部以不烫伤皮肤为度,每日3-5次,每次20分钟,用于虚寒泻。(5)以手掌贴于患儿腹部,以脐为中心,按顺时针方向,持续摩动10分钟左右。5.其他自疗法(1)泡足法:葛根50克、白扁豆100克、车前草150克,共煎水泡足。用于湿热泻。(2)茶疗法:禁食期间喂食茶水,每小时1次,每次3勺。(3)浸浴法:生姜15-30克,煎汤,患儿在姜汤中浸浴15-30分钟。(4)药袋法:艾叶40克,大茴香、甘松各20克,细辛、肉桂、吴萸、白芷、干姜、毕拨、川椒各15克,共研细末,装入布袋,兜于小儿腹部。用于虚寒泻。 避免误诊不可滥用抗菌药物,只有细菌所致者,才是抗菌药物的适应症。切勿滥用收涩止泻药,特别是急性期,一般不要用。严重腹泻和呕吐,可引起脱水和酸中毒等,如处理不及时容易产生不良后果,故应及时送医治疗。

热心网友

宝宝秋季腹泻 父母如何应对上海第二医科大学附属瑞金医院临床营养科副主任医师 程庆民秋季,是小儿腹泻的高发季节。腹泻会使孩子丧失大量的水分和营养物质,严重者可导致婴儿营养不良。治疗腹泻除了正确用药外,合理的饮食也是必不可少的。六个月大的欢欢突然病倒了。高烧、咳嗽、呕吐一齐降临到欢欢身上。医生说是感冒,用药2天后,刚见好转,却又拉起肚子来,一天就拉了十几次稀水样便。小家伙往日的笑容不见...

热心网友

宝宝秋季腹泻 父母如何应对上海第二医科大学附属瑞金医院临床营养科副主任医师 程庆民秋季,是小儿腹泻的高发季节。腹泻会使孩子丧失大量的水分和营养物质,严重者可导致婴儿营养不良。治疗腹泻除了正确用药外,合理的饮食也是必不可少的。六个月大的欢欢突然病倒了。高烧、咳嗽、呕吐一齐降临到欢欢身上。医生说是感冒,用药2天后,刚见好转,却又拉起肚子来,一天就拉了十几次稀水样便。小家伙往日的笑容不见了,脸色苍白,连抬头的力气都没有了。爸妈又着急又心疼,再次到医院就诊,原来,欢欢得的是“小儿秋季腹泻”。 小儿秋季腹泻是由轮状病毒感染引起的肠道疾病,每年的秋冬季节是该病的高发期。2岁以下的婴幼儿最易发病,尤其是出生至1岁的婴儿。发病后,患儿往往先有上呼吸道感染的症状,随后出现呕吐和腹泻,腹泻一般为稀水样便,每天约10次以上。 小儿发生腹泻的原因很多:用了不洁餐具、吃了污染食物,可发生胃肠道感染;肺炎、中耳炎、上呼吸道感染等消化道外感染可引起胃肠道功能紊乱;喂哺或添加食物不适当,会影响消化吸收而腹泻;腹部受凉,肠蠕动增加,也会发生稀便。 由于婴儿消化系统、免疫系统没有发育成熟,对饮食和环境的适应能力较差,但此时正是孩子生长发育的快速阶段(一岁时的体重是出生时的3倍),对营养素的需求高于其他年龄阶段。这时孩子发生腹泻,如不及时治疗,可能会导致营养不良及营养缺乏性疾病,从而影响生长发育,严重的甚至危及生命。在儿科临床上常见的营养不良、体弱多病和生长障碍,相当一部分就是源于婴儿期没有及时治愈的腹泻。 当婴儿发生腹泻,家长在就诊时应带上少许新鲜的大便,以便能及时化验大便常规,有利于医生正确诊断和合理用药。 除了进行药物治疗,家长们最关心的问题往往就是,孩子经过这样的折腾,消耗一定很大,需要赶紧补一补。这个时候,孩子确实需要营养,但若急于进补,给予不适当的饮食,很可能加重病情,延长病程,正所谓“欲速而不达”。但究竟该怎样进食呢? 短暂禁食 根据病情轻重禁食6至12小时,先让孩子的胃肠道“休整”一下。可适量口服5%的葡萄糖液、含电解质的口服补液(英文缩写ORS,药店有售)或米汤(可加入葡萄糖或盐以补充能量和电解质)。 调整乳类食品的质和量 大便性状好转的情况下,可进食乳类食品,先淡(脱脂、掺水)后浓,从少量逐步恢复到正常需要量。 添加辅食 病情稳定后可添加辅食,量由少到多,质由稀到稠,品种由单一到多种,逐步添加含各种营养素的食品,如果汁、菜汤、蛋黄、薄粥、婴儿粥(加蛋黄、鱼泥、碎菜、肝泥、肉糜等)。 补充有助止泻的食品 若大便化验为阴性的,可给予焦米汤或焦米粥、酪蛋白液、胡萝卜液和蒸苹果等。 补充营养素 由于腹泻,婴儿大量消耗和丢失了维生素、微量元素和矿物质等营养素,可能会导致腹泻后活动性佝偻病的发生、皮肤粘膜损害、消化吸收不良等,应补充复合维生素B、维生素C、鱼肝油等,必要时可肌肉注射维生素D。若病程较长,食欲不好,有反复腹泻的,补充微量元素锌制剂以及谷氨酰胺制剂,有助于改善食欲和消化道粘膜的修复。 相关链接 几种止泻食品的制作 焦米汤或焦米粥:将米炒成焦黄色后,每10克加100毫升水即可熬成焦米粥,再用粉碎机加工成焦米汤可喂哺小婴儿。6个月以上的婴儿可直接喂粥。米炒后,部分碳化,有助消化并有吸附作用,还有焦香味,患儿容易接受。 酪蛋白液:按鲜牛奶100毫升,葡萄糖酸钙0.5克的比例,每天2瓶鲜牛奶加入5片葡萄糖酸钙,加热至沸腾,牛奶中的蛋白(主要是酪蛋白)与钙结合成絮状物,用纱布或滤网过滤出,加水或米汤200到300毫升粉碎后分2次或3次喂给患儿,止泻效果很好,同时可补充蛋白质。 胡萝卜液:胡萝卜500克,洗净削皮切块后,加水约1000毫升,煮沸至软,连水碾碎或粉碎,按需分次饮用。富含胡萝卜素,还有番茄红素、挥发性芳香油等,可健胃和促进消化。 蒸苹果:苹果洗净切成两半,去芯,连皮隔水蒸至酥软,可直接用勺舀喂给患儿。蒸苹果含一定量的钙、磷、铁、胡萝卜素、尼克酸等,有生津、开胃及止泻等功效,且其味酸甜可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