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地政府主管基础教育的现实是,落后地方的财政根本无力承担。导致人才外流,基础设施老化,失学率高,人才缺乏。高等人才不会返回,只能作为大城市和发达地区的血站,供给,却少有回报。如此下去,穷的越落后,落后则越穷。国家谈什么提高素质,成了空头口号。我建议,中央财政倾斜落后地区,提供直接的基础教育投资,为广大的初级教育提供保障,才能真实的发展地方经济,提高人口素质。我国在恢复高考的时候,每年招收30多万大学生,而当时的人口总量是10个亿。现在,每年大概招收300多万大学生,人口总量是13亿。目前,中国的大学生在校人数是1000多万,首次成为世界第一。美国的大学生在校人数多年以来一直稳定在1000万,而人口是2.5亿。在美国的同龄人中,有一半的人接受高等教育。说这些,不是说接受了高等教育的,就是素质高。但是,接受了高等教育的人群,犯低级错误的比例是很小的。相反,他们为社会做出贡献的程度相对大一些。这就是为什么,一个普通的职业人,可以从事多个工作,而且流动性很大原因之一。而且,法律意识很高。从事政府工作的人来自不同行业,但对法律的认识都很不错,都按法律来处理事务。美国对初级教育的投入很大,条件也好。就业前还有各种培训,适应能力很强。只是参考,没有攀比的意思。
热心网友
应该,太应该了。中央政府用宏观调控来管理经济,成效显著。如果管理教育也用这种方式,中国教育面貌必然改变。扶持教育,就是给以后这些人谋生提供条件,为提高他们的素质,普及法律做根本的贡献。
热心网友
九年义务教育。
热心网友
当然由政府出
热心网友
是的
热心网友
国家财政支出
热心网友
应该,不过国家的钱都给公务员长工资了!
热心网友
教育资源全民共享。根据我国财政状况和国民教育状况,基础教育应该由中央财政出资。至少在不发达地区应该由中央财政出资。
热心网友
我同意这个说法!基础教育很重要。
热心网友
看了半天,没明白你要说什么基础教育,按常规就是指初等教育,我们现在小学6年初等教育是义务教育,当然是国家出资了?高等教育是基础教育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