除了米饭和蔬菜外,1随半的男孩应该吃些什么更利于成长?
热心网友
首先配方牛奶及鸡蛋是必要的,一日三餐适当的吃些稀饭、绿色蔬菜、肉类、鱼类。中间再配点水果及蛋糕为点心,我的宝宝也是这样的,现在胖乎乎的,相信你的宝宝也一样
热心网友
★一岁到一岁半 生理指标: 满一岁半时,男孩体重达9。1~13。9公斤,身长76。3~88。5厘米。女孩体重达8。5~13。1千克,身长74。8~87。1厘米。出牙12~14颗,前囟闭合。头围45~46厘米。 ◎ 养育要点: 饮食:此期儿童一日进食量大约需要:粮食150克,肉40~50克,鸡蛋一个,牛奶250~500毫升,豆制品25~50克,蔬菜和水果150~250克,油和糖各10克。每天安排三顿正餐,上午、下午各加一次零食。体重超过13公斤的孩子少给吃热能高的零食,可选用水果。 起居:为孩子安排一个舒适、有秩序、安全的生活环境。睡眠13~14小时,白天睡两次,1。5~2小时。训练宝宝坐盆大小便。衣服样式便于穿脱,以纯棉质地为最好。尝试让孩子自己吃饭。保持孩子口腔卫生,吃饭、吃糖后要喝白开水。每天有两小时以上的户外活动时间。使孩子有良好的情绪。 游戏:这时的孩子喜欢全身用力的玩具,可以发展孩子的运动能力。父母要帮助宝宝玩秋千、滑梯、推车、皮球等。可以给孩子积木、画笔,发挥他们的想象力。布娃娃、动物玩具、小汽车、小火车、小飞机,可刺激孩子建立梦想世界。孩子已经能看画册了。有条件的话,要带孩子玩沙子、玩水。 ◎ 教养策略: 这个时期,根据孩子的个性进行喂养,强迫孩子吃不喜欢吃的食物,会使孩子讨厌吃饭。以孩子的喜好给孩子配备玩具,游戏的★第一目的是使孩子快乐。鼓励孩子完成适合他的简单任务。多与孩子交谈,沟通感情,训练孩子的语言表达能力。不要教孩子“小儿语”,用标准的说法指导孩子的行为,用正确的语言与孩子说话。日常生活中引导孩子观察、探索,保护孩子的好奇心。教育中应该有性别之分,帮助孩子理解自己的性别。只有孩子做危险的动作时,才可以斥责。 ◎ 发展指标: 能较平稳地走路,摔倒时能自己爬起来;能指认成人说的物品,能按照做一些简单的动作,能用动作和发出音节回答成人的问话;认识生活中常见的几种动植物。 ◎ 专家提示: 不要吓唬孩子,否则将会有较长时间的影响。对孩子的无理哭闹采取“冷”处理办法,让他消耗完精力。 ★一岁半到两岁 ◎ 生理指标: 满两岁时,男孩体重达9。9~15。2公斤,身长80。9~94。4厘米。女孩9。4~14。5公斤,身长79。9~93。0厘米。出牙16颗。头围约47厘米,胸围大于头围。 ◎ 养育要点: 饮食:牛奶400~600毫升,鸡蛋一个,其他适当多于前半年量。孩子出现偏食现象,不必过于在意,尝试开发其他食物,只要营养均衡即可。每天安排三次正餐,上、下午各加一次零食。加一些烤脆的馒头片、面包干和硬点心,增强咀嚼功能,利于牙齿生长。零食不宜太甜、太油腻。注意给孩子加水。按体重算,每公斤体重100~150毫升水,除牛奶、饭中的水外,还要加一定量的水。 起居:每天睡觉12~14小时,白天睡两次。训练孩子自己吃饭、坐盆大小便、脱鞋、脱帽子。选择优质儿童皮鞋,不要穿软底布鞋。训练孩子用牙刷。这时的孩子夜间尿床是普遍的,不必特意把孩子叫醒撒尿。最好每天给孩子洗澡、换衣服。 游戏:一岁半后,没有必要特别为孩子添加玩具,孩子更会玩以前玩过的玩具了。孩子更喜欢听音乐,反复听自己熟悉的儿歌;拿蜡笔在纸上画画也耐心了。玩积木的时间也长了。有滋有味地看画册。爱好运动的孩子,可以给他买儿童车。到宽敞的地方玩,父母尽量带孩子出去,即使散步也比被憋在家里游戏更有乐趣。 ◎ 教养策略: 一岁半才送进幼儿园的孩子,每天很难与亲人分开。强行分开是不足取的。在开始阶段,不要急于分离,母亲可以陪着孩子在幼儿园呆一段时间。当孩子对母亲的依存开始转向阿姨时,母亲再离开。孩子不愿去幼儿园时,母亲应该弄清楚原因,切实解决孩子的困难。孩子说话是在人与人的联系中学习的,给孩子创造好人与人进行联系所需要的环境,才能让孩子发展语言能力。总开着收音机、录音机,孩子不可能学会说话。想让孩子学外语的父母,自己必须对孩子说外语。让孩子自由游戏,不要轻易限制孩子的活动。尽可能给孩子各种玩具,使他们体会到游戏的快乐。这时的孩子,晚上睡觉前,最好有妈妈在旁边陪着。只要有机会,就让孩子与同龄小朋友一起玩,不要对孩子过度保护,也不要强迫孩子交出心爱的玩具,因为现在孩子还不能理解谦让。帮助孩子获得社会交往的经验。 ◎ 发展指标: 平稳地走路,初步学会双脚原地向上纵跳的动作。能说简单的话语,在成人指导下看懂简单的画面,喜欢图画;能区分物品的多与少,大与小;能摸索空间方位,认识前后;认识生活中常见的几种自然现象。 。
热心网友
米饭和蔬菜,瘦肉,虾,鱼,水果等都要搭配好吃.这样宝宝才能长得好.
热心网友
多吃肉
热心网友
这位母亲很细心,送你一本书吧《完美怀孕完全知识手册》这个里面介绍的很详细。祝母亲跟孩子顺顺利利,平平安安。
热心网友
多喝点奶,补点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