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父亲经常吃阿司匹林,据说是听别人说的.请问这样正确吗?如果正确,那么用量应该多少,什么人可以吃.多谢!!
热心网友
百年名星青春焕发——阿司匹林 北京大学第一医院神经内科教授贺茂林在中国和西方,人们自古以来就知道柳树叶汁具有解热镇痛的神奇功效。但直到1853年~1859年,人们才用化学合成方法合成了柳树叶汁的有效成分水杨酸苷。1897年,德国拜耳公司化学家费利克斯•霍夫曼博士发明了阿司匹林。 阿司匹林一问世就风靡世界。起初,阿司匹林主要作为解热镇痛药,它通过发汗散热达到降温目的。...
热心网友
百年名星青春焕发——阿司匹林 北京大学第一医院神经内科教授贺茂林在中国和西方,人们自古以来就知道柳树叶汁具有解热镇痛的神奇功效。但直到1853年~1859年,人们才用化学合成方法合成了柳树叶汁的有效成分水杨酸苷。1897年,德国拜耳公司化学家费利克斯•霍夫曼博士发明了阿司匹林。 阿司匹林一问世就风靡世界。起初,阿司匹林主要作为解热镇痛药,它通过发汗散热达到降温目的。它可有效地控制慢性疼痛,如头痛、牙痛、神经痛、肌肉痛等。它的另一个重要作用是抗炎和抗风湿。 近些年来,阿司匹林在防治血栓形成方面的功效得到证实,从而开创了崭新的应用领域。阿司匹林主要是通过花生四烯酸途径来抑制血小板聚集而抗动脉粥样硬化血栓形成。目前,全球范围内已完成145项有关临床随机对照试验,总数超过10万例的病例研究。循证医学已确立了阿司匹林在心脑血管疾病防治中的基石地位。对此,国内外众多临床治疗指南均予肯定。 阿司匹林是预防冠心病最重要的药物和标准疗法。阿司匹林应该常规应用于所有没有禁忌症的急性和慢性缺血性心脏病患者(二级预防),无论其有无明显症状。指南还推荐阿司匹林用于对冠心病高危患者的一级预防。比如,对年龄在50岁或50岁以上高血压患者,如果伴有血浆肌酐中度增高,或有糖尿病,或10年冠心病风险≥10%,在血压控制良好(<150/90mmHg)的前提下,应使用小剂量阿司匹林来预防冠心病。 阿司匹林也是预防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IA)或缺血性卒中复发最重要的药物。急性缺血性卒中,如不能进行溶栓治疗,也没有禁忌症,应在发病48小时内服用阿司匹林。阿司匹林可有效降低急性缺血性卒中患者的早期复发和早期死亡率。但阿司匹林不推荐常规应用于缺血性卒中的一级预防。 阿司匹林抗血栓治疗的最佳合适剂量目前尚无定论,国内外多数学者主张根据病情不同用量每天为50~325mg。最新的荟萃分析对不同剂量阿司匹林在预防严重心脑血管事件方面的功效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增加阿司匹林的剂量并没有显著增强其抗血小板的功效;反而长期应用会导致胃肠不良反应发生率增加,大剂量(大于325mg)还有显著增加脑出血的危险;而剂量过小(小于75mg)时,疗效则不确定。小剂量(75~150mg)阿司匹林长期服用,一般都能够获得很好的耐受性和显著疗效。 最近,阿司匹林在预防癌症及治疗老年性痴呆方面又取得重大进展。这个已有百年历史的传奇药物,从最初经典的解热镇痛药,到成为现代预防心脑血管疾病最重要的基本药物,不断焕发出青春活力。阿司匹林是我心目中的经典名药。
热心网友
每天小剂量的阿斯匹林可以预防冠心病
热心网友
阿司匹林虽然是好药,却并不是任何人都适合使用,也不要长期服用它。应该听取医生的意见。 阿司匹林解热镇痛作用较强,能降低发热者的体温,对正常体温几乎无影响,且只能缓解症状,不能治疗病因。本品尚可减少炎症部位具有痛觉增敏作用的物质—前列腺素的生成,故有明显的镇痛作用,对慢性疼痛效果较好,对锐痛或一过性刺痛无效。它的抗炎抗风湿作用也较强,急性风湿热用药后24—48小时即可退热,关节红肿疼痛...
热心网友
阿司匹林虽然是好药,却并不是任何人都适合使用,也不要长期服用它。应该听取医生的意见。 阿司匹林解热镇痛作用较强,能降低发热者的体温,对正常体温几乎无影响,且只能缓解症状,不能治疗病因。本品尚可减少炎症部位具有痛觉增敏作用的物质—前列腺素的生成,故有明显的镇痛作用,对慢性疼痛效果较好,对锐痛或一过性刺痛无效。它的抗炎抗风湿作用也较强,急性风湿热用药后24—48小时即可退热,关节红肿疼痛症状明显减轻。 阿司匹林还具有抗血小板聚集作用,延长出血时间,防止血栓形成。它可广泛用于各种原因引起的发热,头痛,以及牙痛,肌肉痛,关节痛,腰痛,月经痛,术后小伤口痛。对已确诊为风湿热,活动性类风湿性关节炎,幼年性关节炎,骨关节炎等病者,本品可用于维持治疗。 但在使用这种药品时可能出现的不良反应及应注意的事项为: 1.最常见的反应是:胃肠功能紊乱,表现为恶心,呕吐,腹痛,大剂量长期服用可引起胃炎,隐性出血,加重溃疡形成和消化道出血等。若在饭后与适量碳酸钙同服,可减少反应的发生,但不宜与碳酸氢钠同服,因后者可加速本品的排泄而降低疗效。 2. 较少见的反应有:(1)对凝血系统的影响:大剂量长期服用,可抑制凝血酶的合成,增加出血倾向。由于本品不可逆性的抑制血小板凝聚,延长出血时间,故正在使用肝素及香豆素类抗凝剂的患者,以及有严重肝病或出血性病变(如血友病)患者不可使用本品。(2)变态反应:少数物异体质患者,可出现荨麻疹,粘膜充血,哮喘等过敏反应。其中过敏性哮喘较多见,表现为服药后数分钟即产生呼吸困难,喘息,严重者可威胁生命。故有哮喘病史的患者禁用本品。(3)中毒反应:长期大量应用本品可产生头痛,眩晕,耳鸣,视听力减退,嗜睡,出汗等反应,这是慢性水杨酸盐中毒的表现,多见于风湿病的治疗,严重者有精神紊乱,酸碱失衡和出血,此时应立即停药,并采取各种对症治疗措施。(4)对肝,肾的损害:长期应用本品治疗的幼年性关节炎患儿和系统性狼疮的成年患者,肝功能检验常有改变,但停药后仍可恢复。 3. 患有胃及十二指肠溃疡病的患者应慎用工禁用本品。肝,肾功能不良的患者应慎用或禁用本品。孕妇及哺乳期妇女应慎用或禁用本品。 4.儿童应在医师指导下使用,尤其是患者感染了如水痘,流感后,应特别予以密切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