使用国,性能等

热心网友

世界现役顶级战斗机(F22A)翼展13。56米机长18。92米机高5。05米机翼面积78。0平方米设计起飞质量(空战)27 216千克空机质量(设计)14 365千克最大有效载重11 340千克超声速巡航马赫数大于1。6起飞滑跑距离610米着陆滑跑距离914米升限(YF22)15 240米作战半径2 177米最大转场航程4 840米限制过载9最大平飞速度(海平面)1 482千米/小时F22是美国洛克希德·马丁公司研制的当今世界上最先进的战斗机。该机具有隐身、超声速巡航、高机动性、超视距多目标攻击等先进战术技术性能,是第四代战斗机的典型。它主要用以取代F15来执行夺取空中优势任务,是美国21世纪初期的主力战斗机。F22在设计上成功地把隐身技术、低阻超声速技术以及大迎角机动技术融合在一起,实现了隐身要求和机动性能的良好折衷,是具有优秀战术技术性能的一代新机。优秀性能的基础是它具有强有力的“心脏”——装有两台F119PW100加力涡扇发动机,单台推力97。9千牛,加力推力155。7千牛,推重比达10。这种发动机带有全权数字式控制系统,还有二元可调喷管,可以向上或向下转动20度。这对提高机动性和隐身能力都是很重要的。这种优秀的发动机耗油率低,不开加力也可保证F22以1。6倍声速的速度巡航。以前还没有超声速巡航的战斗机,主要是因为没有不开加力就能使飞机超声速巡航的发动机。F22的外形设计非常注意隐身要求,再加上隐身涂层、防红外辐射等措施,使其前向雷达截面积比第三代战斗机小了两个数量级,仅为0。1平方米;或者说20多吨的飞机只相当于天空中的一只鸟。F22“猛禽”还有非常锐利的眼睛,机头装有AN/APG77A电子扫描有源相控阵雷达,作用距离远、功能多,可以边扫描边跟踪多达10个空中目标,有对空、对地、制导、目标识别、群目标分离、气象探测等多种功能,还具备下视/下射和侧视能力。F22A还有聪明的“大脑”和灵敏的“神经”,其综合电子系统以美国新开发的“宝石柱”平台为基础,可获取陆、海、空、天等机外传感器发送的信息,各种信息集中处理和显示,通过内联/外联飞行数据链与友机共享系统数据和目标信息。“猛禽”座舱中装有零零弹射座椅、战术生命保障系统、侧置驾驶杆和油门杆,集中了20种控制、63种功能。3余度数字式电传飞行控制系统可以保证驾驶员轻松灵活的操纵飞机。机上装1门20毫米M61A2机炮,3个武器舱共有8个挂架,机翼下还有4个挂点;有多种武器配备方案,主武器舱能挂4枚AIM120A或6枚AIM120C先进中程空空导弹,或者挂2枚GBU32JDAM联合直接攻击炸弹加2枚AIM120C空空导弹,既可远距离攻击、近距格斗,也具有对地攻击能力。F22首次把可*性和维修性作为设计指标,从设计开始就进行考虑,采用良好的机内自检设备,平均每架飞机每飞行小时仅需8。5维修小时,平均再次出动准备时间仅为13分钟。24架飞机20年的使用费用比F15可节省5亿美元。F22的研制始于20世纪80年代初的美国空军ATF计划,1985年9月招标,1991年4月选中YF22进行发展(YF22于1990年9月首飞),1997年9月第1架原型机F22A首飞,2000年3月6日第3架原型机——具有真实内部结构的F22A加入试飞,如果试飞顺利的话,可能于2003年正式服役。目前第一批投产58架,出厂价估计为8 470万美元(不包括200亿美元研制费分摊)。如果加上备件等,估计实际的采购单价达1亿美元;如果把研制费分摊计算在内,每架则折合184亿美元。美国空军原计划的采购量为648架,1997年减少为339架,后来又减少到295架。 技术数据F15CF15E翼展13。05米1305米机长19。43米19。43米机高5。63米5。63米最大起飞质量30 845千克36 741千克空机质量12 973千克14 515千克最大武器质量10 705千克11 113千克最大燃油质量6 103千克5 952千克最大平飞马赫数2。52。5实用升限18 300米18 290米爬升率(海平面)≈250米/秒250米/秒起飞滑跑距离274米着陆滑跑距离760米转场航程5 745千米5 745千米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战斗机进入了喷气时代。20世纪40年代末50年代初期,美国的F80、F84、F86等亚声速喷气战斗机纷纷登场,跨声速的F100也投入了使用。它们构成了美国的第一代战斗机,其代表机型是F86“佩刀”,生产了8千多架。50年代后期60年代初期服役的F102、F106截击机,F104、F4战斗机,F105战斗轰炸机是美国的第二代战斗机;F4是其代表机型,生产了5千多架。70年代服役的F14、F15、F16、F/A18是第三代战斗机,F15是其主力战斗机、代表机型,已经生产了1 500多架。F15是美国原麦·道公司研制的双发重型制空战斗机,为美国现役主力战斗机。它是根据越南战争的经验研制的。1965年越南战争开始的同时,美国空军也在考虑下一代战斗机的问题。越战的经验告诉他们,战斗机单纯依*速度和并不成熟的空空导弹不行,机动性是最重要的。所以,马赫数超过3的YF12战斗机计划被放弃了。1968年9月美国空军正式招标设计下一代战斗机,提出的战术技术要求核心是高机动性、机载设备先进可*、维护简便。1969年三家美国公司提出了设计方案,同年12月选中麦·道公司的设计,进入工程发展阶段。1972年7月第一架原型机首飞,1974年11月服役。主要型别有A、B(双座)、C、D(双座)、E(双座战斗轰炸机);另有根据出口或特殊要求生产的多种型别。到2001年,各型F15生产了1 560多架,除美国装备1 113架之外,还装备了日本、以色列、沙特阿拉伯的空军。1997年C型的单价为4 587万美元。F15采用双发双垂尾布局,结构中大量使用钛合金(约占25%),质量轻而强度好。机翼为后掠角45度的切角三角翼,前后缘都有机动襟翼,能满足大过载高机动性要求。两台F100PW100加力式涡轮风扇发动机推重比为8,单台加力推力105。9千牛,是当时最好的发动机。飞机的液压系统、空调系统、电源系统、增稳系统等比较先进,不追求最先进,而追求安全可*。主要机载电子设备有AN/APG70(C/D型)火控雷达、AN/AWG20火控系统、AN/AVQ20平视仪、CP1075/AYK中央数据计算机、AN/ASW38自动驾驶仪以及导航、通信和电子干扰设备等。机上装1门20毫米M61A1六管炮,5个外挂架可同时挂4枚AIM9L“响尾蛇”和4枚AIM7F“麻雀”导弹,或8枚AIM120先进中距空空导弹。F15既可以超视距攻击,又适于近距格斗,也有一定的对地攻击能力,是优秀的第三代战斗机。但是,最初服役的F15A的可*性和维修性并不好,每个飞行小时所需的维修工时长达44个工时,平均只有9%的飞机能连续升空作战,大约有50%的时间处于维修、待修或等待零备件。为此,F15进行了1 000多次设计修改,使改型后的C/D型飞机可*性提高了3倍,执行任务率提高到80%以上;F15E的任务执行率高达95。5%。1991年海湾战争中有120架F15C参战,担任制空和护航任务,击落伊拉克飞机多架。 技术数据(F16C)翼展9。45米机长15。03米机高5。09米最大起飞质量19 187千克典型作战质量10 780千克空机质量8 273千克最大平飞马赫数2。0最大爬升率330米/秒实用升限17 200米起飞滑跑距离396~530米着陆滑跑距离670~810米转场航程3 890千米F16是美国通用动力公司研制的单发轻型多用途战斗机,主要用于空战,也可用于近距支援,是美国现役主力战斗机。该机于1972年研制,1974年2月原型机首飞,1978年8月开始服役。F16有A、B、C、D、R、X、XL等型别,还有根据特殊任务和出口国不同而研制的十余种改型机。除装备美国空军和海军2 249架之外,还出口到荷兰、比利时、埃及、以色列、韩国、土耳其等17个国家和地区。到2001年10月各型F16已有订货4 347架,生产了4 000多架,是产量最大、应用最广、空战性能优良、能执行多种任务的第三代战斗机。按照美国高低搭配的思想,F16是作为低档的为F15配套而研制的轻型战斗机。所以它的空机质量和最大起飞质量只相当于F15的三分之二,而价格仅为2 600万美元,还不到F15的三分之二。虽然,F16是按低档飞机研制的,但它的飞行性能并不低,与F15相比相差不多,主要区别是其设计思想和战术用途不同。F16采用悬臂式中单翼,单垂尾,以铝合金为主要结构材料,与一般飞机没什么不同。但它选用了推重比为8的涡轮风扇发动机,后仰角30度、能承受过载为9的弹射救生系统,静稳定度略为负值的气动布局,带侧置驾驶杆的电传操纵系统,这在当时都是很先进的技术。为众多国家选中、订货达4千多架的原因也就在这里。在1982年以色列和叙利亚的贝卡谷地大空战中,以色列的近百架F16与叙利亚的米格战斗机厮杀,有85架米格飞机被击落,F16无一在空战中损失。在1991年的沙漠风暴作战中,有249架F16参战,共出动13 500架次,任务完成率高达95。2%。实战证明,F16确实是优秀的多用途战斗机。但是,因为它是按中低空多用途的战术技术要求设计的,高空性能就差一些了。比如其升限较低,如果在高空作战它就要被动挨打了;在中低空活动容易被地空导弹和其他防空兵器击中,在1991年的海湾战争中被伊拉克的防空武器击落7架,1995年在波黑巡逻时被塞族的萨姆6导弹击落1架。 技术数据(F117A)翼展13。20米机长20。08米机高3。78米最大起飞质量23 814千克空机质量13 381千克内部武器质量2 268千克最大平飞速度1 040千米/小时最大正常使用马赫数0。9作战半径(内部满载)1 056千米航程4 827千米F22F117是美国洛克希德·马丁公司研制的单座亚声速隐身战斗机攻击机。F117是在1975年开始的隐身战斗机(曾称F19)计划基础上研制的,1978年进入工程研制阶段,1981年6月原型机首飞,1982年8月服役,到1990年停产共制造了59架。该机外形独特,具有良好的雷达、红外和目视隐身能力。F117主要用于携带激光制导炸弹,可对目标实施精确攻击。该机的前身是按1975年美国国防高级研究计划局提出的轻型隐身战斗机计划而研制的“海弗蓝”技术验证机。1977年12月“海弗蓝”首飞。1978年美国空军制定了“大趋势”计划,开始研制实用型的F117A;1981年6月18日预生产型首飞;1982年8月23日开始交付美国空军使用。该机采用了独特的多面体外形设计,机翼和蝶形尾翼均采用菱形剖面;机身为两端尖削的飞行角锥体,机身框架上覆盖有平板型蒙皮,光滑融合过渡;发动机进气道和机身的顶部边缘与机翼前缘平行,尾喷口边缘与机翼后缘平行;整个飞机的外形都是由很多折面组成,并涂有吸波材料,使得雷达反射波集中在水平面的几个波束内,从而达到隐身目的。正是由于这种独特外形,它得到了“蟑螂”的绰号。同时,该机还采用了一些降低红外辐射和飞机噪声的措施。该机的研制、生产和使用曾一度处于严格保密之下,曾被外界猜测为F19。直到1988年11月10日,美国军方才开始向外界公布该机的存在。该机共生产了59架,已于1990年交付完毕。1989年12月21日,F117A参加了美国对巴拿马的军事行动,这是该机首次参加实战。海湾战争中,42架F117A出动了约1 300架次,无一损失,表现出色,深受美国空军的赞赏。技术数据(F18C)翼展11。43米机长17。07米机高4。66米最大起飞质量25 401千克空战起飞质量16 651千克空机质量10 810千克最大外挂载荷8 618千克最大平飞马赫数1。8+最大爬升率254米/秒实用升限15 240米起飞滑跑距离427米着陆滑跑距离670~810米转场航程3 706千米作战半径(空战)740千米F18是美国原麦·道公司研制的舰载双发多用途战斗/攻击机,主要用于舰队防空,也可用于对地面攻击。1974年提出研制计划,1978年11月18日原型机首飞,1980年5月服役。F18有A、B、C、D、E/F等型别,并根据客户要求有很多改型。除美国海军和海军陆战队装备1 100多架,加拿大、澳大利亚、西班牙、瑞士、芬兰、科威特、泰国、马来西亚等国也装备了这种战斗机。到2001年F18有订货1 760多架,已交付1 500多架,1997年C/D型的单价为4 553万美元。F18是根据20世纪70年代美国高低搭配的思想,作为海军低成本轻型多用途战斗机研制的。当时,美国海军已经开始装备F14重型舰载战斗机,需要一种轻型战斗机与之搭配。竞标时,在竞争美国空军轻型战斗机落败的YF17,经过修改以YF18的代号投标中选。美国海军当时还需要代替A7的攻击机,新的代号是A18。由于F18与A18非常相似,只是在作战装备和导弹上有些小的差别,所以合并成一个型号研制,即F/A18。早期的“大黄蜂”在使用过程中,逐渐暴露出作战半径不足的弱点,对舰载战斗机来说,不能打击远方的敌人,是个大问题。所以海军要求研制新的隐身攻击机,即A12计划。1991年美国国防部撤销了A12隐身攻击机计划,代之以F18E/F改型研制计划,被称之“超级大黄蜂”。F18E/F是作为对地攻击机研制的,其主要结构与F/A18C/D型基本相同,但机翼面积增加25%,机内载油量增加33%,任务航程增加41%,续航时间增加50%,外挂点增至11个,可载弹8吨,是目前美国海军最具战斗力和生存性的战斗/攻击机。F18曾执行过数千次战斗任务,海湾战争中曾击落过米格29战斗机,在科索沃和阿富汗战争中也身手不凡,显示了其优秀的作战能力。 技术数据(F14A)翼展10。15~19。54米机长19。10米机高4。88米最大起飞质量33 724千克空机质量18 108千克最大载弹量6 577千克最大燃油质量7 348千克最大平飞马赫数 2。34巡航速度741~1 019千米/小时实用升限15 240米最大爬升率152米/秒起飞距离427米着陆距离884米最大燃油航程 3 220千米(带副油箱)F14是美国格鲁门公司研制的双座舰载多用途战斗机,主要用于海军舰队防空和护航,也可用于遮断和近距支援,取代了美国海军的F4战斗机。其设计工作始于1967年,第一架原型机1970年12月21日首飞,最早的生产型F14A于1972年5月开始交付美国海军使用。F14于1992年7月停产,共生产了712架,1990年单机出厂价格为4 600万美元。F14为双发双垂尾变后掠中单翼布局,后掠角变化范围为20~75度,在飞行中实际可用的最大后掠角为68度。F14在飞行中可以在比较大的范围内随意调整后掠角,比同时代的米格23、“狂风”要好得多。动力装置为2台涡扇发动机,最初装TF30P412(单台推力93千牛)是不得已的事,这是由于为F14研制的F401发动机出现了严重的问题;直到1986年换装F110GE400发动机之后(单台加力推力124。5千牛),F14才实现了全部设计要求。 技术数据苏27P苏35翼展14。70米15.16米机长21。93米22。20米机高5。93米636米机翼面积62。0平方米620平方米最大起飞质量30 000千克34 000千克正常起飞质量22 500千克25 670千克空机质量16 000千克17 000千克燃油质量9 400千克13 400千克最大武器载荷6 000千克8 000千克最大平飞马赫数(高空)2。36235实用升限18 500米18 000米起飞滑跑距离650米约1 200米着陆滑跑距离620米约1 200米最大航程3 900千米4 000千米苏27是苏联苏霍伊设计局研制的单座双发重型远程制空战斗机。如今世人眼中的当代战斗机的佼佼者,经历了艰难的起飞历程。1969年秋天,苏联军方要求研制一种新战斗机,无论在技术上还是在性能上都要超过美国的F15,至少达到相同的水平。因为前一年美国的F15空中优势战斗机已经正式上马。在美苏争霸的又一轮军备竞赛中,谁也不甘落后。最初,俄罗斯的很多著名设计师都参加了新型歼击机的设计,但最后的重担还是落到了苏霍伊头上。按照苏联的传统,米高扬设计较轻的前线歼击机,苏霍伊设计重型防空截击机。 技术数据(米格29С)翼展11。36米机长17。32米机高4。73米最大起飞质量18 500千克正常起飞质量15 240千克空机质量10 900千克最大武器载荷3 000千克最大平飞马赫数(高空)2。3爬升率(海平面)330米/秒实用升限17 000米起飞滑跑距离250米着陆滑跑距离600~700米最大燃油航程1 500~2 900千米米格29是苏联米高扬设计局研制的单座双发超声速高机动性战斗机,可以执行空战、截击、侦察和对地攻击等多种任务。该机于20世纪70年代初开始研制,1972年明确了战术技术要求,主要用于取代米格21、米格23、苏15、苏17等第二代战斗机,与美国的F16、F/A18对抗。其发展道路与F16颇为相似,开始是作为轻型制空战斗机设计,逐渐加强对地攻击能力,后期的改型更像多用途战斗机。1977年10月原型机首飞,1983年服役。到2001年底,共有28个国家使用米格29,各型共生产了约1 400架,其中650架在独联体国家服役,其他飞机则出口到印度、古巴、朝鲜、伊拉克、伊朗、叙利亚、也门、马来西亚、罗马尼亚,南斯拉夫、秘鲁等发展中国家;还有民主德国遗留下来的24架仍留在德国使用,主要用作训练。米格29的对外销售价格不算贵,第25批以后单价为1 550万美元;问题是飞机寿命只有2 500小时,发动机首次翻修寿命只有350小时,总寿命600小时,所以单位时间的使用成本并不低。如果考虑备件、训练和技术支援,每架飞机价格达3 000万美元。马来西亚为购买18架米格29支付了56亿美元。俄罗斯的专家正在采取措施提高寿命,降低维修费用,据说可以把寿命延长到6 000小时,达到美国F16的水平。 F-35:被称为“世界战斗机”   美军的F-35联合打击战斗机(J S F ),其研制费用一度达到绝对空前的2000亿美元,多个国家参与合作。众多高新技术在F-35上汇聚,使得F-35一度戴上了“世界最先进”的光环,有“世界战斗机”之称。   F-35联合打击战斗机是美军以对地攻击为主的多用途战斗机,具有全天时、全天候地攻击陆海空任何目标的能力。在未来的战场上,F -35联合攻击战斗机将与“猛禽”战斗机联手,形成低高搭配。当“猛禽”清除了敌方战机以及地空导弹的威胁后,F -35将携带导弹对分散的地面目标实施全天候精确打击。与F-16不同的是,F -35具有隐形能力,可以像F-117战斗机那样隐形突防。这种飞机机动性、敏捷性优于F-16战机,作战半径为1000到1300千米。   F-35的电光瞄准系统(E O T S )是一个高性能的轻型多功能系统,可以在更远的防区外距离上对目标进行精确的探测和识别,并具有高分辨率成像、自动跟踪、红外搜索和跟踪、激光指示测距和激光点跟踪功能。F-35携带两枚微型联合空地导弹,每个机舱各一个,也可以挂载小型对地攻击型巡航导弹(S M A C M )。它将具备在各种天气情况下打击移动目标的能力。   F-35是一种通用飞机,在航母上降落是它必须具备的功能。EDO公司为F-35战斗机设计并研制了着陆辅助天线,包括设计和制造航空母舰和跑道着陆天线以及开发网络,以便把来自外部传感器的信息传输到机载通信系统中。   “台风”:欧洲四国空军的支柱据英国《防务系统日报》报道,欧洲战斗机公司不久前宣布,“台风”战斗机成功试射了“先进中距空空导弹(A M R A A M )”,标志着该公司在提交技术成熟的“台风”战斗机武器系统的道路上,又达到了一个新的里程碑。   进行这次发射试验的“台风”DA4战斗机,先用机载雷达跟踪由英国皇家海军提供的两架“奎宿九星”无人机目标,然后对其中一架无人机实施模拟攻击;与此同时,发射真的AM-RAA M 导弹对另一架无人机实施攻击,直接命中该目标并将其摧毁。   “台风”是欧洲战斗机公司(英、德、意和西班牙4国合作)研制的新型单座双发超音速战斗机,其前身是EFA验证机,主要用于防空和占据空中优势的任务,兼具对地攻击能力。在“台风”之前,由多个国家共同研制飞机的项目并不多,而战斗机这种关系国家安全的合作项目更是少之又少,因此“台风”可谓开创了军事工业领域的一个新景象。   “台风”是一种难以被敌方雷达监测到的多用途战斗机。该机飞行速度快,机动性强,能携带大量空对空导弹,还可用于地面攻击。作为几个发达国家共同研制的新型战机,“台风”集中了各参与国家的技术优势,并尽可能采用最先进的技术,如除前翼外,机身、机翼、腹鳍、方向舵等部位大量采用碳纤维复合材料,大大减轻了机体重量,减少雷达反射截面,缩短研制周期。   “台风”战斗机作为一种多功能空中作战平台,主要任务是夺取制空权,但也可进行对地攻击和战术侦察,飞机按空对空、空对地、空对海攻击有多种武器配置模式,可挂载多种先进的常规和制导武器,机载设备和武器可进行超视距空战。“台风”已成为英国、西班牙、德国和意大利等4个国家空军的支柱。   “阵风”:与美俄战机争雄据英国《简氏防务周刊》报道,法国“阵风”正成为美国战机最具威胁的竞争对手。“阵风”打破了长期以来由美国F-16系列和俄苏-27系列把持世界战机交易市场的局面。   “阵风”是一款先进的双发多任务重型战斗机,是世界公认的有相当大发展潜力的先进战斗机。最能体现其先进性的是它的全自动式鸭翼和线操纵飞行系统。它广泛采用具有吸收雷达波功能的复合材料,以及重新设计的更为流畅的机翼根部,大大降低了信号反射率。气动外形的改动也减少了飞机的雷达反射面积。复合材料大量使用,有效降低了飞机的总重量,提高了结构寿命,降低了生产成本。它的一个突出优点是,在保证机体结构牢固的前提下,最大限度提升了战机的超机动性能。   “阵风”机长15米,翼展10.9米,高大的垂尾距地5.34米,空重9.5吨,最大起飞重量26吨,驾驶舱居高临下,机身前端像鲨鱼鼻子,两侧进气道“张着大口”。挂着“魔术”和“米卡”导弹的它活像一头“愤怒的公牛”。它采用了高压液压系统和变频发动机,这两项新技术已移植到A380“空中客车”上。“阵风”还在西欧范围内最先采用了相控雷达,具有精确打击能力。它采用“手不离杆”技术的侧杆双杆驾驶座舱非常先进,可以说是多任务作战能力的重要体现。它装备有多台先进平视显示器信息系统,可分别提供飞机控制数据、任务数据和发射提示,显示战术情形和传感器数据。飞行员配备有先进头盔瞄准显示装置,能与整个计算机系统实现高速信息双向交流。   结构相当简单,利于维修:它的进气道是固定式的,免去了复杂的进气调节装置。它的外接系统完全采用北约标准制式,选用的武器弹药也实现了北约国家的共通性。多用途打击战力是“阵风”的一个突出特点。它能够执行短程和远程作战任务,包括对地(海)攻击、空中防御、空中对抗和侦察,还具有核打击能力。  苏-37是苏-27系列的最新机型。俄罗斯现已开始第四代先进战斗机的开发,苏-37可能是苏-27系列的最后一种改进型战斗机。但这一成功的系列产品,与世界上所有优秀战斗机一样,将在航空发展史中写下光辉一页。苏-37是一种单座位或双座位多任务格斗/战斗机,采用了第四代战斗机专有的人工智能系统,可对任何空中之敌实施提前攻击。它的所有信息和瞄准系统都具备多通道性和算法保护性,不进入敌防空区便可对地面目标实施攻击。苏-37可以超低空飞行,并且飞越或绕过地面障碍物,可以进入自动飞行状态,也可以对抗敌方的无线电和光学电子设备。。

热心网友

前沿03,回答得非常棒.

热心网友

这两个网站内容比较全,你要我在这列出各种飞机太不现实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