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萨斜塔简介 比萨斜塔是意大利中世纪文化遗产,是意大利中部比萨城内一组古建筑群的组成部分,比萨大教堂的一座钟楼。因地基沉陷而偏离垂直中心线5.2 米 ,长时期斜而不倾,被认为是世界建筑史上的奇迹和不朽之作。塔由白色大理石筑成,1174年开始兴建,1350年完工,为8层圆柱形建筑,高 54.5米,塔身墙壁底部厚约4米 ,顶部厚2米多。从下而上,外围 8重拱形券门,由底15根圆柱,中间6层各31根圆柱,顶层12根圆柱,建成213个拱形券门而成。 总重达1.42万吨。造型秀巧而又古拙,为罗马式建筑的范本。顶层为钟楼,塔内有螺旋状楼梯294 级,盘旋而上塔顶,可眺望比萨城全景。当年该塔因造基不慎,兴建至第三层时发现基础沉陷不均匀,从而产生倾斜现象。责任工程师B·皮萨诺想在继续建造时,将下陷一边的层高加大以资补救,但结果沉陷更甚。在寻求解决办法过程中,工程曾数次停顿,时间达一个世纪之久,但最后还是继续施工,并于14世纪落成。初期,塔顶中心点偏离垂直中心线2.1米 。 600 多年内塔身仍继续而缓慢地向外倾斜,故名斜塔。1918 年以来经测量发现每年平均向南倾斜约1毫米,今塔向南的倾斜度达 5.3度。由于其倾斜度有增无减,从外表看来,已岌岌可危。1972年10月的一次地震,更是对这座古塔的一次冲击,所幸仍然巍然屹立,这种斜而不坍状态,使比萨斜塔更加出名。 比萨斜塔对科学实验曾作出过一次贡献。据说1590年意大利物理学家伽利略在比萨斜塔上做过自由落体实验,推翻了希腊学者亚里士多德的不同重量的物体,落地的速度不同的理论。但许多学者对这一传说不予置信,而比萨斜塔却因此更加扬名,世界各地游客纷至沓来,争相一睹斜塔风采。
热心网友
写得不错,不用修改,只提一些小建议。1、“塔由白色大理石筑成,1174年开始兴建,1350年完工,为8层圆柱形建筑,高 54.5米,塔身墙壁底部厚约4米 ,顶部厚2米多” 前面说塔是由大理石筑成,后面说塔的外形,很连惯,中间突然插进了建造的年份,有点突兀。可把“1174年开始兴建,1350年完工”去掉,放在下文中。2、“总重达1.42万吨。造型秀巧而又古拙,”是说塔吧?但前面在讲拱门,现在转为说塔,似乎应该交代一下。前面加个主语就行。3、“当年该塔因造基不慎,兴建至第三层时发现基础沉陷不均匀,从而产生倾斜现象。”这里可把刚才的兴建年份加进来。当1174年该塔兴建的时候……同理,在14世纪落成的地方加进完工的年份。另外,我是很赞赏你的做法的。很多同学都是求助别人帮忙写作文,这既不认真又不务实。而你是自己写了,请人修改,这种态度别人会很愿意帮你的。
热心网友
不用改
热心网友
挺好的啊自己写的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