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调剂孩子的营养?孩子太瘦,7岁半了,40多斤.抵抗力差,易得病.请教综合调剂办法

热心网友

每一个做父母的,都希望自己的孩子有一个健康的身体。有句谚语说得好:“有两种东西丧失后才发现它们的价值——青春和健康”。人们常说:“身体是革命的本钱。”由此可见,身体健康是何等重要。  一、如何判断孩子的健康状况  “健康”是个概括性的概念,它不仅指没有疾病,还包括具有强壮的体魄、充沛的精力、正常的心理和对疾病的抵抗力、对环境的较强的适应能力。  最近,世界卫生组织提出人体健康的新标准,它包括肌体和精神的健康状态,具体可用“五快”(肌体健康)和“三良好”(精神健康)来衡量。  “五快”是指:  (1)吃得快。指进食时有良好的食欲,能快速吃完一餐饭。  (2)大小便快。一旦有便意,就能很快排完大小便,而且感觉良好。 (3)睡得快。有睡意,上床后能很快入睡,且睡得好,醒后精神饱满,头脑清醒。  (4)说话快。思维敏捷,语言表达正确,说话流利。  (5)走得快。行走自如,活动灵敏。  “三良好”是指: (1)良好的个性人格。情绪稳定,性格温和,意志坚强,感情丰富,胸怀坦荡,豁达乐观。 (2)良好的处世能力。观察问题客观现实,具有较好的自控能力,能适应复杂的社会环境。 (3)良好的人际关系。助人为乐,与人为善,对人际关系充满热情。  我们每位做父母的,都可以用以上标准来判断自己的孩子是否健康。据此,可用一些比较简易的方法来检测、了解孩子的健康状况:  (1)观察法。即通过观察孩子的精神状况、饮食状况、睡眠状况以及面色、大小便等来判断孩子的健康状况。许多有经验的家长通常使用这种方法。  (2)测量法。即通过测量和计算来推断孩子的生长发育是否正常。有关方面的专家经过多年研究,得出了一个比较科学的计算儿童身高正常增长的公式:年龄×5+80=身高(厘米)。如:一个8岁的孩子的正常身高为:8×5+80=120(厘米),男孩子比女孩子高1厘米。检测孩子正常体重的公式为:年龄×2+8=体重(千克)。如一个9岁的孩子的正常体重为:9×2+8=26(千克),男孩子一般比女孩子重1千克。  孩子的心理健康状况也可以通过量表来进行检测,这种方法多为专业人员采用。  如果您的孩子的确很健康,就有个增进健康和保持健康的问题;如果您的孩子身体不健康,就应该设法采用科学的方法,改善、促进孩子的身体健康,让他们尽快地步入健康儿童的行列。  二、注意孩子的饮食保健  1。儿童所需要的营养素  儿童少年正处在生长发育的重要时期,需要吸收合适的、充足的营养。为了促进孩子的身体健康,保证孩子正常的生长发育,家长应该懂得一些儿童营养方面的常识。  儿童的营养主要来自以下八个方面:  (1)蛋白质  蛋白质的主要功能是促进生长发育,尤其对促进脑细胞的发育具有重要作用。儿童少年对蛋白质的需要相对高于成人,而且生长发育越旺盛,蛋白质的需要量越大。含蛋白质的食物有许多:动物类有鱼、肉、蛋、奶;植物类有大米、面粉、豆类、杂粮等。小学阶段的儿童每天对蛋白质的需要量约60~70克。  (2)脂肪  脂肪是供给人体热能不可缺少的营养素。它既能防止人体热量的散失,维持正常体温,又能保护机体和内脏器官,防止因震动或撞击而损伤,它还能帮助身体溶解和吸收一些重要的维生素,如维生素A、D、E、K等。含脂肪的食物也分为动物性和植物性两大类,动物类有:猪油、羊油、奶油等;植物类有菜油、豆油、花生油等。儿童摄入脂肪的量宜适中。脂肪供给过多易引起肥胖症,过少则会使儿童体重下降,或引起其他疾病,影响孩子的生长发育。  (3)糖  糖是人体内主要的供能物质,是人完成体力与脑力劳动必不可少的。由于人体储备的糖元素很少,一般只够半天之用。所以,无论是孩子还是成人,都要靠一日三餐的饮食来补充。大米、白面、玉米等主食中都含有丰富的糖。人摄入的糖量也宜适度。过少易患低糖症,产生饥饿感,影响生长发育;摄入糖分过多也易使儿童肥胖。  (4)无机盐  人体内所必需的营养素中,有不少是无机盐成分,如钙、铁、磷、钾等。钙和铁对儿童生长发育尤为重要。缺钙易得软骨病,并导致儿童生长发育缓慢,身材矮小;缺铁则容易使身体抵抗力下降,导致头昏、乏力、心慌等贫血症状。补铁应多吃猪瘦肉和动物肝脏以及蛋黄、豆制品和绿叶蔬菜;补钙应多吃鱼、虾、瘦肉、蛋、奶等。还有许多蔬菜中富含钙,如扁豆、豌豆苗、小白菜、油菜、雪里红等。  (5)维生素  维生素是食物中含量极微而人体维持生命又必需的有机物,它的功能是促进生长发育,增进健康,增加机体的抵抗力。各类维生素的主要功能及来源见下页表。  (6)纤维素  纤维素是食物营养成分之一,它对促进胃肠蠕动,预防高血压、冠心病等具有重要作用。家长应尽可能让孩子多吃蔬菜、瓜果和粗粮。  (7)微量元素  它在人体内含量极少,但却是生命活动不可缺少的。现知的人体必需的微量元素有锌、碘、铜等。  (8)水  水是不引人注意但是很重要的“营养素”。水有助于食物营养的吸收,帮助人体散热、保温,并使皮肤、关节保持运动功能。尤其是小学生,活动量大,消耗水分多,应及时补充。一日三餐要多喝汤水,此外,低年级学生每天至少要喝500~600毫升水,高年级学生应适当增加饮水量。应尽可能喝白开水。  2。科学地安排好孩子的一日三餐  我国绝大多数家庭实行的是一日三餐制。小学学龄儿童的营养一般是靠一日三餐提供。许多人认为一日三餐天天如此,高兴时丰盛一点,讲点营养学,工作忙了就随便应付,凑合一下也就过去了,没什么学问。其实,一日三餐是有学问的。为了孩子的健康,一日三餐应做到科学的“四要四不要”:  (1)要做到营养搭配合理,不要随便凑合。粗粮细粮搭配,荤菜素菜搭配,各种营养要全面,不能随心所欲。不管有无营养,填饱肚子就行的做法是不负责任的。对此,家长可制定一个简单可行的饮食计划。  (2)吃饭要定时定量,不要暴饮暴食。一日三餐都很重要。早餐是对一夜身体消耗的补充,又是上午半天学习和活动所耗营养的储备。中餐处于一天中人体消耗最大的上下午之交,是下午半天所耗能量的主要来源。因而,一日三餐要做到“早餐吃好,中餐吃饱,晚餐吃少”。  一日三餐要定时定量,这样有利于胃肠有规律并正常地工作,暴饮暴食容易造成消化不良,特别是晚餐过饱对身体更为不利。  (3)食物品种要多样化,不要挑食和偏食。食物品种的多样化,既可为孩子提供丰富全面的营养,又可调剂孩子的胃口,增进孩子的食欲。家长应注意变换食物的花样,尽量避免食物上的“老面孔”,三餐的主食和菜谱都应有变化,并尽可能做到色香味美。这样既可保证孩子身体所需的各种营养,又可避免孩子厌食、偏食和挑食。  (4)要细嚼慢咽,不要贪快嚼不烂。  谈到吃饭要细嚼慢咽,有的同志会认为这与前面所述的“身体健康新标准”中的“吃饭快”相矛盾。其实,吃得快主要是说吃饭时的胃口好、食欲好。而细嚼慢咽则主要是说吃饭时将食物充分地嚼碎,并在嚼碎时将有利于消化食物的一些液体充分地拌入食物中,以利食物进入胃肠后消化吸收。孩子吃饭时,家长应反复教导孩子将口中的食物充分地嚼碎后再咽下。  三、培养孩子良好的生活习惯  现在的儿童多是独生子女。许多孩子在父母长辈的溺爱之中成长,生活方面的随意性和依赖性较强,有的甚至养成了许多不良的生活习惯。因此,做家长的有责任,而且有必要培养孩子良好的生活习惯。这些良好的生活习惯一旦养成,将使孩子终身受益。  1。培养孩子按时作息的良好习惯  有规律的生活作息能促进儿童神经系统的发育,使身体各个器官系统得到和谐发展,从而保证儿童身体健康地发育成长。此外,生活有规律,还能够培养学生良好的意志品质,防止孩子懒懒散散。  儿童生活作息的内容主要包括:学习、休息、进餐、睡眠、户外活动、体育锻炼、自我服务等。家长可与孩子一道,共同制定一个作息时间表,将早晨起床后一直到晚上就寝这一天的活动作出科学的安排。作息时间一经制定,便要求孩子严格执行,家长也应以身作则做出表率,以使孩子养成按时作息的好习惯。  2。培养孩子良好的学习习惯  良好的学习习惯包括:按时上学,按时完成作业,上课用心听讲,积极举手发言,爱动脑思考,保管和整理好自己的学习用品等。因前章已有论述,在此不必赘述。  3。培养孩子良好的卫生习惯  孩子是否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既影响他的身体健康,又影响他在孩子群体中的形象,影响孩子的自尊心。因此,家长应高度重视对孩子进行良好的卫生习惯的培养。习惯的培养并非一蹴而就,要从日常生活的点滴小事做起,要长期培养,逐步形成。  (1)要让孩子有自己专用的生活卫生用品。孩子应有专用的牙膏、牙刷、毛巾、面盆、茶杯、床铺及卧具等。要督促孩子自己使用,自己收拾。  (2)要教育孩子养成勤洗手的习惯。做到饭前、便前、便后、放学回家和玩耍过后都洗手,或只要发现手脏了就随时清洗,以保持手的清洁,防止病菌随手入口。  (3)要培养孩子每天坚持早晚刷牙和饭后漱口的习惯,以随时保持口腔清洁。  (4)督促孩子勤理发,勤洗头,勤洗澡和勤剪指甲。  (5)培养孩子勤换衣服,穿着整洁的习惯。  (6)教育孩子注意用眼卫生。注意保护视力,克服躺着看书以及行走时、乘车时或者在微光下看书的坏习惯,保证读写姿势正确,做到“三个一”,即“眼离书本一尺,手离笔尖一寸、身体离桌一拳”。  (7)教育孩子讲究公共卫生,不随地吐痰,不乱扔废弃物,不随地大小便,不在书桌、椅、墙壁上乱刻乱画等。。

热心网友

晕素搭配,经常换样。再一个还要多锻炼。

热心网友

第一不要让他偏食,什么都要吃一点,特别是青菜类和豆制品;瘦和体质弱大部分原因在于缺少锻炼,可以让他每天早上起床后进行身体锻炼,不要觉得他欠瞌睡,习惯了也就行了,或者可以坚持去游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