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心网友
052C型导弹驱逐舰170、171舰就是装的鹰击12反舰导弹。
热心网友
鹰击12 甲在1990 年代初由中共国务院和中共军委列为国家计划,由研制海鹰2、鹰击6、鹰击7、鹰击8、鹰击1(C-101)/ 海鹰3(C-301)和红鸟系列战略巡弋飞弹(射程1800 至3500 公里)的海鹰机电技术研究院CHEMTA(即前航天部第三设计研究院)负责设计试验。1997 年已成功进行了陆上自由飞行试验,经过一系列重大改良精进后,已于1999 年10 月完成了设计定型试验,现已于今年1 月投入量产,预计在今年4 月底以前完成实际布署,其海基载台在新式万吨级神盾舰,空基载台使用歼轰7(FBC-1)。 该型飞弹的进气道设在飞弹上、下方,气动外型与ANF 很相似(注意这一句),导引段衍生自C-803,有优良的抗干扰和海象适应能力:匹配前航天部771 所专门开发的弹载超大规模集成电路(VLSIC),数据处理能力得以大幅提升,大大超过C-101、C-301、YJ-803;其高灵敏度新型无线电高度表(雷达测高计)具有适应测高功能,可快速准确地自动调准末段掠海改击飞行高度,弹道终端能作不规则蛇行机动飞行。半穿甲爆破弹头重206 公斤,超音速撞击目标时,爆破威力不下于400 公斤弹头,能轻易贯穿航空母舰的功夫龙复合材料装甲,命中一枚便可使一艘航空母舰报废,或使一艘4000 吨级的中型水面舰只沉没。飞弹的最高飞行速度为音速的2。5 倍,助推器与燃烧室为一体化设计,吸气燃烧效率极高,威力超过“战釜”,令人不寒而溧。 射程500公里以上。各方面性能全面超过了“白蛉”甚至最新的“宝石”,只是不知什么原因目前只有170,171舰上见到,飞豹也没见挂载过?是否技术还不成熟或者价格过于昂贵?。
热心网友
鹰击12 甲在1990 年代初由中共国务院和中共军委列为国家计划,由研制海鹰2、鹰击6、鹰击7、鹰击8、鹰击1(C-101)/ 海鹰3(C-301)和红鸟系列战略巡弋飞弹(射程1800 至3500 公里)的海鹰机电技术研究院CHEMTA(即前航天部第三设计研究院)负责设计试验。1997 年已成功进行了陆上自由飞行试验,经过一系列重大改良精进后,已于1999 年10 月完成了设计定型试验,现已于今年1 月投入量产,预计在今年4 月底以前完成实际布署,其海基载台在新式万吨级神盾舰,空基载台使用歼轰7(FBC-1)。 该型飞弹的进气道设在飞弹上、下方,气动外型与ANF 很相似(注意这一句),导引段衍生自C-803,有优良的抗干扰和海象适应能力:匹配前航天部771 所专门开发的弹载超大规模集成电路(VLSIC),数据处理能力得以大幅提升,大大超过C-101、C-301、YJ-803;其高灵敏度新型无线电高度表(雷达测高计)具有适应测高功能,可快速准确地自动调准末段掠海改击飞行高度,弹道终端能作不规则蛇行机动飞行。半穿甲爆破弹头重206 公斤,超音速撞击目标时,爆破威力不下于400 公斤弹头,能轻易贯穿航空母舰的功夫龙复合材料装甲,命中一枚便可使一艘航空母舰报废,或使一艘4000 吨级的中型水面舰只沉没。飞弹的最高飞行速度为音速的2。5 倍,助推器与燃烧室为一体化设计,吸气燃烧效率极高,威力超过“战釜”,令人不寒而溧。 射程500公里以上。各方面性能全面超过了“白蛉”甚至最新的“宝石”,只是不知什么原因目前只有170,171舰上见到,飞豹也没见挂载过?是否技术还不成熟或者价格过于昂贵鹰击12 甲在1990 年代初由中共国务院和中共军委列为国家计划,由研制海鹰2、鹰击6、鹰击7、鹰击8、鹰击1(C-101)/ 海鹰3(C-301)和红鸟系列战略巡弋飞弹(射程1800 至3500 公里)的海鹰机电技术研究院CHEMTA(即前航天部第三设计研究院)负责设计试验。1997 年已成功进行了陆上自由飞行试验,经过一系列重大改良精进后,已于1999 年10 月完成了设计定型试验,现已于今年1 月投入量产,预计在今年4 月底以前完成实际布署,其海基载台在新式万吨级神盾舰,空基载台使用歼轰7(FBC-1)。 该型飞弹的进气道设在飞弹上、下方,气动外型与ANF 很相似(注意这一句),导引段衍生自C-803,有优良的抗干扰和海象适应能力:匹配前航天部771 所专门开发的弹载超大规模集成电路(VLSIC),数据处理能力得以大幅提升,大大超过C-101、C-301、YJ-803;其高灵敏度新型无线电高度表(雷达测高计)具有适应测高功能,可快速准确地自动调准末段掠海改击飞行高度,弹道终端能作不规则蛇行机动飞行。半穿甲爆破弹头重206 公斤,超音速撞击目标时,爆破威力不下于400 公斤弹头,能轻易贯穿航空母舰的功夫龙复合材料装甲,命中一枚便可使一艘航空母舰报废,或使一艘4000 吨级的中型水面舰只沉没。飞弹的最高飞行速度为音速的2。5 倍,助推器与燃烧室为一体化设计,吸气燃烧效率极高,威力超过“战釜”,令人不寒而溧。 射程500公里以上。
热心网友
有了。鹰击12 甲在1990 年代初由中共国务院和中共军委列为国家计划,由研制海鹰2、鹰击6、鹰击7、鹰击8、鹰击1(C-101)/ 海鹰3(C-301)和红鸟系列战略巡弋飞弹(射程1800 至3500 公里)的海鹰机电技术研究院CHEMTA(即前航天部第三设计研究院)负责设计试验。1997 年已成功进行了陆上自由飞行试验,经过一系列重大改良精进后,已于1999 年10 月完成了设计定型试验,现已于今年1 月投入量产,预计在今年4 月底以前完成实际布署,其海基载台在新式万吨级神盾舰,空基载台使用歼轰7(FBC-1)。 该型飞弹的进气道设在飞弹上、下方,气动外型与ANF 很相似(注意这一句),导引段衍生自C-803,有优良的抗干扰和海象适应能力:匹配前航天部771 所专门开发的弹载超大规模集成电路(VLSIC),数据处理能力得以大幅提升,大大超过C-101、C-301、YJ-803;其高灵敏度新型无线电高度表(雷达测高计)具有适应测高功能,可快速准确地自动调准末段掠海改击飞行高度,弹道终端能作不规则蛇行机动飞行。半穿甲爆破弹头重206 公斤,超音速撞击目标时,爆破威力不下于400 公斤弹头,能轻易贯穿航空母舰的功夫龙复合材料装甲,命中一枚便可使一艘航空母舰报废,或使一艘4000 吨级的中型水面舰只沉没。飞弹的最高飞行速度为音速的2。5 倍,助推器与燃烧室为一体化设计,吸气燃烧效率极高,威力超过“战釜”,令人不寒而溧。 射程500公里以上。 。
热心网友
鹰击12就是我军最为自豪的“争气弹”,有人认为它是俄军“红宝石”系列反舰导弹的国产化,这是天大的笑话!我可以负责任的告诉你:我军最新的导弹技术水平在某些领域已经领先美国3-5年(比如代号为4171导弹定型任务以完成比鹰击12理论上领先整整一代,微激光抗干扰系统+智能化卫星制导+分离假弹头+主被动二程雷达+末段入水攻击方式,每枚导弹造价1500万左右)单因造价太高未被量产,但部分技术已被东风31B型导弹使用。 鹰击12较鹰击91比统属中国最新一级的攻击舰艇的导弹,但后者是仿苏型,没有像鹰击12那样具有明显的国产特征。鹰击12运用了中国最先进的激光技术成果,解决了抗干扰性问题,即使在脉冲炸弹的干扰下鹰击12的激光抗干扰系统仍然可以100公里不超过1。5米的误差(鹰击12即使在发射时就受到了敌方的干扰,按其终极射程550公里计算其误差也不过9米,况且鹰击12末段有自动修复程序)。鹰击12分空射、舰射和潜射三种。鹰击12发射后在飞行高度为1200米的高空接受预警雷达的第一次目标锁定参数,接受系统将参数发送给鹰击12的激光制导控制系统后,鹰击12导弹在电子地图的动态指挥下静默飞行,速度为1。5马赫,高度12-15米。当离攻击目标50海里的时候,鹰击12分离出一枚主动式+微波热制导式空中雷达进行最后阶段制导,同时鹰击12导弹4枚助推导弹点火,导弹以6-8马赫的速度在上空预警雷达的指令下直击目标,攻击最后阶段战斗部脱离,即使敌方的密集阵或导弹拦截,对于每秒1360米-2080米,体积不大与3立方米的战斗部也望弹兴叹。 鹰击12同时具有较强的假弹头欺骗战术,当敌方在150公里开外发现鹰击12后,敌方用导弹拦截,鹰击12会将其中二枚助推火箭发射进行干扰,只不过在最后的攻击阶段攻击距离缩短为25海里,导弹末端攻击速度降至为3-4马赫。 鹰击12导弹的战斗部为800公斤的超高爆炸药,这是为美国航母量身定做的。鹰击12的潜射型其战斗部更重达1200公斤(这就是为什么鹰击12的潜射型的射程仅有360公里的原因),一枚这样的导弹足以让一艘90000吨的航母遭受灭顶之灾! 鹰击12导弹的射程为550公里,但是其燃料部是在发射前通过内置燃料调节器调节后调整其发射射程的,因此内置燃料调节器调节具有很好的调节协调作用,使得导弹在飞行速度、射程方面有很大的变数。 鹰击12导弹的造价在1200万一枚,因此军方首批定量只有816枚(不包括潜射型),军方认为如果鹰击12导弹的造价在每枚800万左右方可大量订购。因此鹰击12的总设计师正在考虑鹰击12分离出的那枚主动式+微波热制导式空中雷达的自动回收问题(这台飞行雷达造价200万,鹰击12的激光抗干扰系统造价更达360万,仅这两部分占了鹰击12 造价的66。11%)。因此军方仅仅将首批的鹰击12装到了170导弹驱逐舰号上,168、169也只能装鹰击83反舰导弹了。空军的歼十和093核动力攻击潜艇这些高贵血统的克敌利器才能装备上鹰击12这种我们中国人的争气弹,相信随着鹰击12的闪亮登场,将大大提高我军攻击航母编队的能力。
热心网友
有
热心网友
鹰击12 甲在1990 年代初由中共国务院和中共军委列为国家计划,由研制海鹰2、鹰击6、鹰击7、鹰击8、鹰击1(C-101)/ 海鹰3(C-301)和红鸟系列战略巡弋飞弹(射程1800 至3500 公里)的海鹰机电技术研究院CHEMTA(即前航天部第三设计研究院)负责设计试验。1997 年已成功进行了陆上自由飞行试验,经过一系列重大改良精进后,已于1999 年10 月完成了设计定型试验,现已于今年1 月投入量产,预计在今年4 月底以前完成实际布署,其海基载台在新式万吨级神盾舰,空基载台使用歼轰7(FBC-1)。 该型飞弹的进气道设在飞弹上、下方,气动外型与ANF 很相似(注意这一句),导引段衍生自C-803,有优良的抗干扰和海象适应能力:匹配前航天部771 所专门开发的弹载超大规模集成电路(VLSIC),数据处理能力得以大幅提升,大大超过C-101、C-301、YJ-803;其高灵敏度新型无线电高度表(雷达测高计)具有适应测高功能,可快速准确地自动调准末段掠海改击飞行高度,弹道终端能作不规则蛇行机动飞行。半穿甲爆破弹头重206 公斤,超音速撞击目标时,爆破威力不下于400 公斤弹头,能轻易贯穿航空母舰的功夫龙复合材料装甲,命中一枚便可使一艘航空母舰报废,或使一艘4000 吨级的中型水面舰只沉没。飞弹的最高飞行速度为音速的2。5 倍,助推器与燃烧室为一体化设计,吸气燃烧效率极高,威力超过“战釜”,令人不寒而溧。 射程500公里以上。各方面性能全面超过了“白蛉”甚至最新的“宝石”,只是不知什么原因目前只有170,171舰上见到,飞豹也没见挂载过?是否技术还不成熟或者价格过于昂贵?。
热心网友
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