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应该比我前面提过几个问题简单点

热心网友

后轮驱动啊

热心网友

因为是后轮驱动。

热心网友

因为后轮承受的压力大

热心网友

提高抓地力

热心网友

不要刷分了

热心网友

后轮承受的压力大

热心网友

稳定性好 力量强些 比较耐用

热心网友

因为后轮更容易磨损 而且后轮的下压力更大

热心网友

因为汽车无论在加速或转弯时,分量主要落在后轮,后轮宽,就不容易翻车。

热心网友

提高抓地力

热心网友

因为后轮承受的压力大

热心网友

因为是后轮驱动

热心网友

 73) 轮胎供应细则  a) 任何希望给F1车队提供轮胎的公司必须提前一年时间(不迟于前一年的1月1日)通知国际汽联他们的意愿。  b) 轮胎公司必须接受以下条款:  -若整个大奖赛只有一家轮胎供应商,这家公司必须为所有参赛车队提供轮胎;  -若整个大奖赛有两家轮胎供应商,两家公司都要有为60%参赛车队供应轮胎的准备;  -若整个大奖赛有三家或更多的轮胎供应商,每家都要有为40%参赛车队供应轮胎的准备;  -每家轮胎供应商必须要在每站比赛保证供应不超过两种规格的干轮胎,每种轮胎成分要保证均质,除加热轮胎外,任何对轮胎的处理都被视为改变了轮胎的规格;  -每家轮胎供应商必须要在每站比赛保证供应不超过一种规格的湿轮胎,轮胎成分要保证均质;  -每家轮胎供应商必须要在每站比赛保证供应不超过一种规格的极端天气用轮胎,轮胎成分要保证均质;  -如果出于安全考虑,国际汽联认为必须降低轮胎的抓地力,这种情况下轮胎供应商可以提出应对措施,若没有好的解决办法,国际汽联可以明确规定前轮胎和后轮胎的接触面积。  74) 轮胎数量和类型限制  a) 大奖赛期间,车手不允许使用超过四套干轮胎、四套湿轮胎以及三套极端天气用轮胎。  如果大奖赛期间需要更换车手,那么新车手必须继续使用分配给原车手的轮胎。  车手们可以在首日的自由练习赛中使用四套干轮胎中的两套不同规格的轮胎。  每套轮胎应由两只前轮胎和两只后轮胎组成。  大奖赛第二日8:00前(北美两站比赛为7:00)车手们要指定以后的自由练习赛、排位赛和正赛所用轮胎。如果首日两轮自由练习都是湿滑路况,那么车手们可以推迟到12:00(北美两站比赛为11:00)做出决定。  除非天气原因需要使用湿轮胎或极端天气用轮胎外,车手们必须用尚未使用的那一套干轮胎来完成两轮排位赛及正赛。除因安全原因必须更换轮胎外,正赛中只有在爆胎和轮胎严重受损的情况下可以换轮胎,而且车队不可以利用换轮胎时机给赛车加油。  b) 所有干轮胎的凹槽线必须严格以轮轴为中心呈圆周分布。  c) 新前轮胎(干式)的4个凹槽要满足:  -沿轮胎面中心对称分布  -接触表面至少有14mm宽,凹陷部分宽度可以逐步缩小,最低处可以降至10mm  -最低表面至少有2。5mm深  -中心接触面50mm(+/- 1。0mm)宽  前轮胎接触面宽度不得超过270mm。  d) 新后轮胎(干式)的4个凹槽要满足:  -沿轮胎面中心对称分布  -接触表面至少有14mm宽,凹陷部分宽度可以逐步缩小,最低处可以降至10mm  -最低表面至少有2。5mm深  -中心接触面50mm(+/- 1。0mm)宽  c)和d)中所有数据的测量都是在轮胎已经安装在轮子上并且充气到1。4大气压下进行的。  e) 湿规格轮胎是专门设计用在湿滑赛道的。  用于前轮的新湿轮胎的接触面积不得超过280平方厘米,用于后轮的新湿轮胎接触面积则不得超过440平方厘米。前轮胎接触面积的测量是任取一个200mm x 200mm的平面进行的,后轮胎列出面积的测量则是选取一个250mm x 250mm的平面,根据规定,平面上任何深度小于2。5mm的空面积都计入接触面积。  每站比赛前,轮胎生产商都要提供每种类型用于比赛的湿轮胎的图纸和技术细节。  f) 极端天气用轮胎是专门设计用在湿滑赛道的。  用于前轮的极端天气用轮胎的接触面积不得超过240平方厘米,用于后轮的新湿轮胎接触面积则不得超过375平方厘米。前轮胎接触面积的测量是任取一个200mm x 200mm的平面进行的,后轮胎列出面积的测量则是选取一个250mm x 250mm的平面,根据规定,平面上任何深度小于5。0mm的空面积都计入接触面积。  每站比赛前,轮胎生产商都要提供每种类型用于比赛的极端天气用轮胎的图纸和技术细节。  g) 首轮排位赛之前,只有在竞赛总监宣布赛道湿滑的情况下车手们才能使用湿式或者极端天气用轮胎。  h) 轮胎规格将由国际汽联在前一个赛季9月1日之前确定,一旦国际汽联公布轮胎规格,整个赛季期间没有F1委员会的同意轮胎规格不得改变。  75) 轮胎控制  a) 所有轮胎的外缘在大奖赛期间都必须打上特别的辨别印记。  b) 除不可抗拒原因(必须为赛事委员会允许)外,任何要用在大奖赛上的轮胎都要交给国际汽联技术代表检查。  c) 任何时候车队要使用备用轮胎都要得到国际汽联技术代表的许可,备用轮胎由技术代表从车队的轮胎供应商带来的轮胎指定。  d) 车手希望用一只未用过的轮胎替换另一只未用过的轮胎必须把两只轮胎都让国际汽联技术代表过目。  e) 车手在赛事期间使用未经正确注明的轮胎可能导致其排位赛成绩被取消或者被排除在正赛之外。  f) 加热轮胎只能用电阻式加热覆盖物。  76) 轮胎磨损  F1大奖赛只允许使用有凹槽轮胎,如果轮胎磨损或者凹槽以被磨平的情况下有助于提高赛车性能,国际汽联保留在任何时候采用任何方法测量剩余凹槽深度的权利。( 。

热心网友

后轮驱动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