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爸家里只供奉了观音菩萨,他身上佩带了一块观音菩萨玉佩。早上、晚上上香给观音菩萨时,爸爸都会诚心念“阿弥陀佛”,且扭大CD机声音播放“南无阿弥陀佛”来助念。前几天一亲戚回来探望我父亲,此时父亲正上香念佛。亲戚闻声立刻阻止父亲,她说(1)家里只供奉了观音菩萨,而且佩带了一块观音菩萨玉佩,就一定要只念“观世音菩萨”,不能念“阿弥陀佛”,否则观音菩萨会不喜欢的。(2)遇到危难时也只能念“观世音菩萨”,因为观音菩萨闻到你的声音会立刻拯救你,他是“观音”菩萨嘛;而阿弥陀佛没这个“闻音”救难的本领,如果不念“观音菩萨”的话,就算你念N遍“阿弥陀佛”,也没有佛菩萨会来拯救你,等于白念。 那亲戚还说,只拜/供奉观音就不能念“阿弥陀佛”;只拜/供奉阿弥陀佛就不能念“观世音菩萨”。这样说对吗?我觉得怪怪的,但我又不知道他说的是不是真的。究竟我亲戚的那几个观点对吗?
热心网友
阿弥陀佛!您亲戚的第一个说法是错误的。菩萨是没有分别心的,您父亲无论是念还是拜哪一尊佛菩萨,观世音菩萨都会欢喜,因为念、拜一尊佛菩萨,就是念、拜十方三世一切佛菩萨。如果念他,他就高兴,念其他佛菩萨,他就不高兴,那他就不是菩萨,他是凡夫,因为他还有我执的烦恼没断。第二个说法那就更是错误的。“闻声救难”的本事,不光观世音菩萨有,法身大士都有这个本领,更何况佛,又更何况是被释迦牟尼佛赞叹为“佛中之王”的阿弥陀佛呢?佛是“福、慧”究竟圆满的人,菩萨具足的德能,佛统统都具足!而菩萨不具足的,佛也都具足!佛智难测,不可思议!您父亲供养、佩带观音菩萨像,最好念“南无观世音菩萨”比较如法;如果供养、佩带阿弥陀佛的像,那念“南无阿弥陀佛”就比较好。如果要坚持念“南无阿弥陀佛”,那最好供一幅“西方三圣”的像,这样就即拜了阿弥陀佛,又拜了观世音菩萨。我们念佛功夫还比较浅,还没有得“一心不乱”,最好还是专一一点比较好。《无量寿经》上讲念佛要“一向专念阿弥陀佛”,“一向专念”,就是说“专一”,其实念任何一尊佛菩萨的名号都需要“专一”,方能得“定”,得“念佛三昧”。等到“得定”之后,那无论供养那一尊佛菩萨像,都如同供阿弥陀佛一样,没有分别,自己心里更不会有夹杂。不是说供观音菩萨就不能念阿弥陀佛,供阿弥陀佛就不能念观音菩萨,而是说,这样会对初学念佛功夫的长进有一定的阻碍。感恩!南无阿弥陀佛。
热心网友
看来你亲戚也是信奉观音菩萨的?这很好啊。说明你的父亲和你的亲戚都是与观音菩萨有缘的人。如果家里供奉观音菩萨的圣像,以及佩戴其圣像,并称念观音名号才一致。如果供养观音的像而念阿弥陀佛,是有点不合乎,即不够专一。虽然从理上讲念西方三圣哪尊佛菩萨都一样,但从事上看还是有所不同。所以,供观音,念弥陀还是最好改为供哪尊念哪尊更如法。或者供西方三圣图,就会比较如法了。就可以平时佩戴观音像,在佛坛前念弥陀了。观音菩萨确实是闻声救苦,但阿弥陀佛是佛,当然也有闻声救苦的本领。而阿弥陀佛的48大愿,主要是让佛子往生到他的西方极乐世界去。所以,念阿弥陀佛不仅可以现世解脱苦恼,还应念佛心心回向发愿往生阿弥陀佛极乐净土。回向文是,愿以此功德庄严佛净土,上报四重恩,下济三途苦,若有见闻者,悉发菩提心,仅此一报身,同生极乐国。南无阿弥陀佛南无观世音菩萨南无大势至菩萨。
热心网友
阿弥陀佛是西方极乐世界的教主,而观世音菩萨和大势致菩萨一样,同为阿弥陀佛的侍者,观世音菩萨是左胁侍者,大势致菩萨是右胁侍者,应该说阿弥陀佛和观世音是一个单位的,且阿弥陀佛的地位要高于观世音,虽然说观世音有闻音救难的说法,但我想你口诵他领导的法号遇到困难时他不会不救吧,即便心里不情愿,也不得不做,你说呢? 再说,佛教为不同层次的人信仰留下了很大的空间,这就是佛教徒有大德也有文盲的原因,其实你只要按照基本的五戒律(不杀生、不邪淫、不偷盗、不妄语、不饮酒)去做,真心向佛,你就能够修成正果的,不必太拘泥形式的东西,否则用佛教的话就是“着象”(也就是太教条的意思了)。 我说的你满意吗?
热心网友
您好:您的发问如果是为了让初入佛学的人破除执疑,还是很有功德的。初学和您聊聊这个问题。就您亲戚所说两点:1:家里只供奉了观音菩萨,而且佩带了一块观音菩萨玉佩,就一定要只念“观世音菩萨”,不能念“阿弥陀佛”,否则观音菩萨会不喜欢的。答:我们知道,世间道德高尚的师傅,当知道有一位有更高学识修养的人可以更好的教导自己的徒儿时,会主动把徒儿送去接受教育,绝不会起人我高下之心,而以佛菩萨的道德智慧与人相比,天壤之别难以为喻,人尚能如此,佛菩萨会因贪敬仰而生气吗?这不是滑天下之大稽的事吗?2:遇到危难时也只能念“观世音菩萨”,因为观音菩萨闻到你的声音会立刻拯救你,他是“观音”菩萨嘛;而阿弥陀佛没这个“闻音”救难的本领,如果不念“观音菩萨”的话,就算你念N遍“阿弥陀佛”,也没有佛菩萨会来拯救你,等于白念。答:这完全是以人的能力标准来衡量佛与菩萨,应知道观音主悲,并不是只能救人于苦,也能给人以乐;弥勒主慈,并不是只能给人以乐,也能救人于苦;佛菩萨所代表的法只是为了方便众生分别领悟,或是依不同根性而得度脱,决不是佛菩萨只会那一种法门。又因为佛的智慧德相是究竟圆满的,所以一佛即多佛,多佛即一佛,各大菩萨有的是佛的化身,有的是愿力广大的等觉菩萨,都有圆满或极接近圆满的智慧德相,所以上述对佛菩萨的能力分别是极其错误的。不过,因为我辈末法众生福薄智浅,专持一种佛号心神还易分散,还是不要贪多不烂的好。愿你成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