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它的总体性能来说
热心网友
俄军网评述中国空军歼十战机不羁的风 发表于 2004-2-3 14:31:01 俄军网评述中国空军歼十战机 我们今天看到的制造出来的歼十与以色列的狮式没多少共同点。三角翼的形状改变了,进气道不一样,机鼻部分的造型不同,鸭翼的外形和位置不一样,等等。歼十的特点是纯三角翼加相对较大的可动式鸭翼。机鼻部分、鸭翼和进气道看上去更像米格1。41的上述部分。 歼十有一台比现役的任何现代三角翼战斗机都更强劲的发动机。虽然阵风和台风这样的双发动机战斗机的推力比单台Al-31FN发动机的歼十更强劲,但歼十更轻小,推重比理应十分出色。 从最近披露的照片看,歼十看上去挂载了三个外部油箱,其外挂燃油重量至少达4000公斤。 发展历程 大约在1993年,中国设计师们制造出歼十的第一个全金属模型。风洞试验暴露出低速机动性方面存在严重问题,亚音速飞行时的最大攻角也比预计的小。而在这个时期,战斗机发展的主流从单一用途(如高速截击机或低空战斗机)向着结合了亚音速和超音速空空作战性能及高强度空对地作战性能的多用途飞机发展。为了适应高强度的空对地作战要求,歼十被迫进行了深层次的重新设计,以便能够容纳地形跟踪雷达、更多更坚固的外挂点以及一种全新的目标锁定、飞行控制和导航系统。 1995年末,当宣布第一架采用俄制Al-31FN涡扇发动机的歼十战斗机将会在1996年试飞时,俄国参与歼十计划得到了证实。跑道试验比预计的时间长,因为设计人员要在歼十“1001”号原型机上安装控制系统。第一次“官方”首飞是在1998年3月28日进行的,取得了巨大的成功。然而,歼十第一次真正的首飞可能性是在两年前,即1996年年中进行的,但一台发动机出现故障,造成的后果不得而知。1997年末,歼十第“1002”号原型机因坠毁而损失掉了,酿成首席试飞员殉职。然而,歼十项目继续按预订计划进行,另两架原型机“1003”和“1004”于1998年建造完成。同年,这种飞机获得了它的正式服役编号“歼十”。 歼十的制造、试飞和服役评估计划以一种冷战结束后世界战机界前所未有的速度继续推进。1999年中,中国已拥有6架原型机:其中4架用于试飞,另两架用于静力试验。截止2000年晚些时候,已制造了9架歼十原型机,试飞时数超过140小时。预生产型号的首飞是在2002年6月28日进行的,此时中国已拥有至少10架这种飞机。2003年初,10架歼十部署到南京军区进行训练和作战评估。2003年披露的一张照片显示,两架飞行中的歼十编号分别为“1015”和“1016”,表明早就制造了至少16架歼十。 还是在2003年,中国开始制造两架双座型歼十,用于训练和空对地攻击。同时,成都飞机制造公司和611所完成了两种新款的歼十的前期设计,其特点是一个单发,一个双发,低反射率的几何造形。新设计还拥有一个棱角状低垂的机鼻,以改进飞机的空对地攻击性能。 这些最新出现的歼十设计、双座型的建造和棱角状机鼻的隐身型探索表明,中国对增加未来歼十机群的空对地攻击能力很感兴趣,这就让这种原先战术防空战斗机转变成一种低可探测性的多用途战斗轰炸机,也许还会发展成一种专用于对地攻击的变种。中方最新报告中把歼十称为“强十”,这与其原来的名字“歼十”南辕北辙。歼十项目从专业战斗机到对地攻击机的转变与中国合资生产歼十一(国产苏27)同时进行,这就使歼十更可能替代歼七/强五对地攻击机,而不是与歼十一进行竞争。 雷达 俄国在相当程度上参与了歼十项目。除了为歼十提供Al-31FN涡扇发动机外,俄国还提供了先进的多功能雷达、导航及目标锁定系统、ECM套件和导弹预警与防御系统。俄国的航空设备制造公司费佐顿为歼十项目向中国提供了3种不同类型的雷达。其中包括N010 "祖克" ("甲虫")雷达和RP-35 "祖冲" ("珍珠")雷达。 中国已选择"祖克"雷达 ("Zhuk-8-II")用于歼8IIM升级项目。最近已有超过一百部这种雷达销往中国。 “祖克”是一种X波段(12。5GHZ)航空用多功能雷达。这种雷达最早是为米格29战术战斗机研制的,但此后又为米格23、苏27、歼八IIM和其它飞机发展出众多的型号。较新式的“祖克”的特点是:上视/下视警戒-搜索和追踪-扫瞄10个目标并同时与多达4个目标接战(祖克8II为接战2个目标);垂直搜索;抬头式搜索显示屏;大视场搜索;低空作战用的自动地形回避功能;地形测绘实时传送;多普勒波束锐化技术;合成孔径技术;图像放大和冻结功能;同时跟踪处理4个目标;地面移动目标指示/追踪仪;升级了的空对地搜索和导航系统。“祖克”雷达可以兼容的武器包括:Kh-31A, R-27R1, R-27T1, R-37E和RW-AE导弹。新式型号的“祖克”雷达,比如“祖克F”型,可在200公里外探测到雷达反射面积为5平方米的目标,探测范围为正负70度,能跟踪24个目标并攻击其中的8个目标。根据型号不同,雷达重量在180公斤至300公斤之间。 最有可能成为歼十未来雷达的候选者是费佐顿公司的RP-35“祖冲”雷达,这是一种带数字化火控传感器和相控阵电子扫瞄天线的X波段雷达。它有一个液体制冷的行波管发射机,一个激励放大器,一个有三个频道的微波接收机和一个可编程的信号及数据处理机。“祖冲”雷达的关键控制部分都被整合到飞机的油门开关和操纵杆上,雷达数据则显示在上视和下视显示屏上,以便于单人作战。该型雷达增强了空对地性能,并能兼容种类广泛的俄制空对空和空对地弹药。 另一种候选雷达是以色列Elta EL/M-2035脉冲多普勒火控雷达的中国版,它是在以色列飞机工业电子集团所属的Elta电子工业公司的原型基础上发展出来的。这种原型用于南非Denel (Atlas)公司的“印度豹”式战斗机(这是达索公司的幻影III的发展型)。Elta EL/M-2035雷达是在以色列飞机公司生产的幼狮C2型战斗机所使用的2021B型雷达基础上发展出来的。它能在46公里外探测到雷达反射面积为5平米的目标,有5种空对空作战模式(自动目标搜索、窄视、下视、上视和跟踪加扫瞄)。Elta EL/M-2035原来是为狮式项目研发的,在项目取消后用于出口。 发动机 留里卡-土星公司的Al-31涡轮风扇发动机是俄国现代战机的主力发动机。Al-31各种改进型号已生产出来,其中包括世界上第一台带推力矢量喷口的超音速喷气发动机。这种发动机的各种版本已在Su-27、 Su-27SK、 Su-27UBK、为中国人民解放军空军生产的 Su-30MKK、为印度空军生产的Su-30MKI以及其它战斗机和战斗轰炸机上采用。从Al-31F发展而来的Al-31FN诞生于1992至1994年间,它是一种后燃加力式发动机,燃油经济性大为提高。Al-31FN用在Su-32 (Su-27IB)、 Su-27SM (Su-35)和Su-32FN上面,使得这些飞机使用内部油箱时的最大航程大大超过4000公里。首批出售中国的Al-31FN是在2001至2002年间交货的,共有54台非推力矢量发动机。据信,中国的CEC公司已通过谈判成功地从俄国取得了生产Al-31发动机的许可证。较晚型号的歼十很可能使用Al-31FN的带推力矢量版本的发动机。 Al-31系列发动机已被证明是一种可靠的、比较容易保养的和性能出众的发动机。Al-31的设计工作始于1963年,第一台原型发动机于1974年试车。1986年,一架装了两台Al-31F发动机的P-42飞机(Su-27原型机的改型)创造了32项时间-高度纪录。最近,美国空军和波音公司所做的计算机模拟对抗显示,装有Al-31FP发动机的Su-30MK在各种接战距离上都胜过了F-15C。把Al-31FN(1992至1994年研制)和F100-PW-232(普惠公司1999至2001年研发的F100发动机的最新版,用于改进F-15和F-16战斗机)做一个简单比较,就可以看出,俄国发动机在提供了几乎同样的性能的同时,重量上轻了300公斤(这还没算价钱上大大便宜)。俄国的下一代涡扇发动机Al-41在推力和可靠性方面都取得了更大的进步。Al-41目前正装在Su-47、米格MFI和 Su-32FN上进行测试。Al-41F计划成为未来LFI战机项目的发动机。 总结 中国的新型战斗轰炸机今天在分享战机市场方面对俄国构成的威胁不大。甚至在中国国内,歼十也不大会对受许可生产的Su-27和进口的Su-30MK形成竞争。然而,我们能在歼十的当前型号上看到的一切都说明,它只是一种过渡型号。成都已在研发一种结合了隐身外形和强大对地功能的双发战斗机。 看看歼十计划的惊人成就(特别是再对比一下俄国自己的下一代截击机MFI和攻击机LFS的缓慢进展),可以预计歼十的未来发展只需3至6年时间。届时它就会最终成为吞食俄国甚至其它国家的传统战机出口市场的那种战机了。这种情形可能会比俄国及西方分析家们今天预期得来得更早。就像半世纪前西方人眼中的米格15一样,对于俄国来说,歼十及其改进型可能带来一种并不令人愉快的惊诧。 “俄国设备也好,美国设备也好,一切都是台湾生产的。”在布鲁斯·威尔斯主演的科幻**“末日之战”中,一位俄国宇航员如此报怨。今天,也许中国缺乏航空电子和发动机技术部件,但他们可以毫无阻碍地从俄国、法国和其它热情的先进航空航天设备供应商那里买到他们所需要的一切。你需要一台发动机吗?俄国以一种非常合理的价钱提供它最好的战斗机用涡扇发动机。你需要一部雷达或是航空电子设备吗?俄国、法国和以色列将非常乐意提供最尖端的设备。 想当年,俄国人曾被迫以高贵的代价偷偷仿制一种罗斯莱斯喷气发动机,以安装到它的米格15上去。今天,再也不采取这种极端的手法了——一切尖端的先进设备都可以买到。真正重要的是,要有如何把这些部件整合成一架战斗机的经验。歼十清楚地表明,中国正在迅速掌握这种经验。 中国人的这种新型战斗轰炸机的服役将会受到中国人民解放军空军的热烈欢迎,因为它在相当程度上增强了空军的战术攻击能力。台湾西方技术上的缓慢进展很快就会被消融得干干净净,而中国军力的壮大将使国家领土的统一成为不可避免的趋势。在包围台湾的长城上,歼十正是一块具有重要意义的砖石。 。
热心网友
潜力可排三甲!
热心网友
三代半,跟美国F15同个水平
热心网友
我就不明白,称机动性和航电火控和F-22接近甚至超出的人脑子是不是有问题啊?哪里来的数据可以证明?????凡是公开的资料都显示出F-22现在没有一项低于其余机型的。27系列的机动性是不错的吧,可是这是相对的,可能相对F-15来说其亚音速机动性是占优势的,超音速水平还不如15,而其无论在亚音速还是超音速阶段27系列和22不是一个水平上的,可以说是差距很大,22在33000英尺高度上可以轻松的完成眼镜蛇机动,要知道这可是10000米的高空,空气稀薄,气动受到限制的条件下完成的,到了低空作出的动作将比27灵活得多,就拿最简单的衡量标准,推重比和翼载荷,22的都远胜于27,更何况是单发的J-10,需要强调的是从已经知道的部分信息可以知道J-10并不轻,而采用的又是推重比8一级(勉强达到)的27的发动机,机动性怎么可能超过22,有人可能说,我国十年磨一剑的J-10肯定比22差不了哪去,要知道22是20年磨一剑,不承认不行,我们的差距是很大的,盲目自信就是麻醉自己,清醒一下吧。J-10最乐观的估计也就是F-16的block40左右水平,第三代。
热心网友
1。中国的J-10目前还是初步列装型号,尚未经过实战考验,很难给出J-10在国际上的定位。只能说中国有了自己设计的三代中型战机。有人说三代半,先别信。2。J-10是一种三代中型多功能战机,设计和研发时间较长。原本是对付米格-29和F-16的,但随着研发时间拖长,吸取世界新战机的发展新技术,综合性能已经有了提高,原来担心能否接近F-16的水平,现在反而可能超过F-16。3。一种战机的作战性能,除了飞机本身,还要有先进的武器,在攻击武器方面,超视距打击上还是有一定差距,中国有待提高。作为整个系统,J-10未必占得便宜。4。还有一点,也与地位有关,就是J-10价格比F-16的低,便于中国大量列编。由于价格低,可能成为第三世界国家积极采购的对象,意义也很大。
热心网友
在没有实战的情况下,不好定论。我们只有从相应的数据来推测它的水准。从目前来看,具备第3代战机的所有性能,在一定程度上接近第4代战机。
热心网友
中国的J-10目前给它下定型的结论还太早,就拿目前J-10A来说做对比吧,只能说其作战功效要稍微高于米格-29和SU-27,当然也稍高与F-16C型或者与F-16C不分上下,但就稳定性和作战的使用性,还暂时没有充分的检验,J-10其当初的设计和近年来根据世界新战机的发展而逐步定型的,就目前J-10的主要性能的综合评价还是比不上美国的F-22,作战,空中机动,火控等系统F-22差距并不是很大,甚至在空中机动上还稍微高于F-22,在超视距打击上还是有一定差距,必定F-22是正宗的四代战斗机,最大的目前J-10最大的一个缺陷就是没有隐身功能,而F-22却具备了这中功能,在水平全速飞行和作战距离范围上还不能达到F-22的水平,综上所述,答案心中应该有数,J-10的设计和运用,本身就是用来对付或者是高于SU-27,米格-29,和F-16的,特别是F-16,包含了4代飞机大部分的特征,但是4代飞机最重要的就是战斗机拥有隐身的,躲避雷达跟踪的特点,而J-10就现在而言还没有具备隐身的功能,实话J-10还没有完全定型,但是已经定性,就是多用途作战飞机,至于以后这个多字能多到那里,就要看以后的台海局势变化和世界和平的情况而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