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书上说,传国玉玺是和氏璧做的。璧是圆形中间有孔的玉器,那圆的中间还有个孔的玉,要做成印章怎么样子?盖章的时候是不是会中间多个洞?璧一般都不太厚,可是后来的皇帝还能在传国玉玺侧面刻字,那传国玉玺到底是什么形状的?
热心网友
这个疑问我也有过.在读时看到一个插图,上面画着蔺相如手里拿着一和氏璧做向一个柱子撞击的姿式.那个璧是个圆形的,中间还有一个孔.我就想这个璧怎么能做成传国玺呢?形状差得太多了.据文献记载,传国玺4寸见方,上雕五龙交纽,下面刻有"受命于天,既寿永昌",是李斯写的.后来此玺崩去一角,由能工巧匠以金镶之,故称"金镶玉玺".所以我想是人们在画图的时候画错了(没有考虑此璧以后还要做传国玺呢),可能和氏璧开始的时候就是一大块,正好做印用呀.何况一般的玉都是形状近于方形的,不可能那么扁,就是匠人把它加工了,也不一定把那么大一块好料给做成那样只能玩的物件呀.
热心网友
玉玺现在在哪谁知道
热心网友
传国玉玺”,又称“传国玺”,为秦以后历代帝王相传之印玺,乃奉秦始皇之命所镌。其方圆四寸,上纽交五龙,正面刻有李斯所书“受命于天,既寿永昌”八篆字,以作为“皇权神授、正统合法”之信物。嗣后,历代帝王皆以得此玺为符应,奉若奇珍,国之重器也。得之则象征其“受命于天”,失之则表现其“气数已尽”。
热心网友
还是正方形啊
热心网友
蔺相如"完璧归赵","和氏璧"被秦王制成玉玺,历经20余个大小王朝的10余位皇帝争夺后神秘失踪,失传至今已有1065年。用"和氏璧"制作成的传国玺究竟是什么模样? 以变彩拉长石为原料制成的玉玺呈宝塔式的正方形,上雕螭虎纽。神奇的是,在阳光的折射下,墨绿色玉玺周身会散透出点点晶莹的蓝光,玺底刻有:"受命于天,既寿永昌"八个大字。
热心网友
上面的网页有图片,你可以一饱眼福。大洋网讯 蔺相如"完璧归赵"是妇孺皆知的历史故事,故事中的主角"和氏璧"被秦王制成玉玺,历经20余个大小王朝的10余位皇帝争夺后神秘失踪,失传至今已有1065年。那么,用"和氏璧"制作成的传国玺究竟是什么模样?昨天,在杭州中国建设银行的保险箱里,我们有幸一睹这珍贵玉玺的风采。 以变彩拉长石为原料制成的玉玺呈宝塔式的正方形,上雕螭虎纽。神奇的是,在阳光的折射下,墨绿色玉玺周身会散透出点点晶莹的蓝光,玺底刻有:"受命于天,既寿永昌"八个大字。此玺是已故国际著名地质学家、宝玉石和观赏石专家袁奎荣教授经多年研究复制而成的,袁教授在地质学、矿物学、岩石学和宝石学基础上考定了"和氏璧"玉玺的原料、形状和玺文,重现了千年古玺的本来面目。 西博会上,这块玉玺将参展于杭州中华石景园,在11月6日开幕的"中国观赏石博览会"上再次吸引人们的目光。。
热心网友
正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