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心网友
赵云开始随公孙瓒征讨,后投靠刘备,当阳长阪恶战中保护刘禅和甘夫人脱险。刘备西征时,赵云随诸葛亮、张飞等人沿江而上,为平定益州做出了贡献。建兴六年,赵云随诸葛亮北伐,他的部队因兵力差距败给了曹真,但是由于他和邓芝领兵固守,没有造成蜀军惨败,战后赵云请求自贬。建兴七年,卒,后追谥为顺平侯。赵云 - 简明演义传记赵云开始跟随公孙瓒征讨,后投靠刘备,当阳长阪恶战,赵云齐进齐出,杀得曹军闻风丧胆。保护刘禅和甘夫人安全脱险。刘备入西川,赵云随诸葛亮、张飞等人沿江而上作为援军,为平定益州做出了贡献。刘备死后,赵云跟随诸葛亮北伐,子龙单骑退追兵。为蜀汉立下了赫赫战功。在演义中,赵云英武潇洒,武力超群,数次成为孤胆英雄,被刘备赞为“一身都是胆”,是深受我国民众喜爱的小说人物之一。赵云的历史评价?刘备:子龙不弃我走也。 《云别传》?别传:云不用自近,其慎虑类如此。 《云别传》?刘备:子龙一身都是胆也。 《云别传》?刘禅:云昔从先帝,功积既著。朕以幼冲,涉涂艰难,赖恃忠顺,济於危险。 《云别传》?姜维:以为云昔从先帝,劳绩既著,经营天下,遵奉法度,功效可书。当阳之役,义贯金石,忠以卫上,君念其赏,礼以厚下,臣忘其死。死者有知,足以不朽;生者感恩,足以殒身。 《云别传》?陈寿:黄忠、赵云强挚壮猛,并作爪牙,其灌、滕之徒欤? 《三国志·蜀书六》?杨戏:征南厚重,征西忠克,统时选士,猛将之烈。 《三国志·蜀书十五》赵云不亢不卑的性格、淡泊的为人处事以及某些方面的政治主张与刘备相左,使得他不是很得刘备的欢心。尽管他忠勇无比,才堪大用,但是他在蜀汉中的政治地位远远没有达到我们熟悉的《三国演义》里描述的那样。最为有力的佐证是:刘备在成都自立为王时,群臣上表汉献帝,署名第一位的是平西将军都亭侯马超,以下是诸葛亮、关羽、张飞、黄忠、法正、李严等,赵云的名字“等”在这以下的一百二十人之中。刘备拜关、张、马、黄为前后左右四将军(三品),赵云只封了个五品的翊军将军,用现在的话说是个杂牌将军。到刘备称帝,上表劝进的甚至没有赵云的名字。称帝后的刘备急于伐吾为关羽报仇,而赵云又以:“贼是曹操,非孙权”相谏阻,更是与刘备意见相违拗。所以刘备升张飞为车骑将军,封西乡侯,升马超为为膘骑将军,封嫠乡候;而赵云,仍是个翊军将军。直到刘禅即位,关、张、马、黄都已亡故,赵云才升至征西将军(四品),封永昌侯,后又升镇东将军。终其一生,他始终未能与关、张、马、黄并列,陈寿在《三国志》里将他并入《关张马黄赵传》也是因他功高而抬举他的。 蜀汉建国后,赵云成了军中的中流砥柱,参加了两次诸葛亮北伐中原之举。在第一次失街亭后,蜀汉北伐军各部溃不成军,损失惨重,惟独赵云亲自断后,不损一兵一卒,将他统领的军队和所带物资秋毫无损的带回。诸葛亮因此要重赏他,他拒绝了,说败军之际遇,不当受赏,否则是赏罚不明了。 建兴七年(229),赵云病逝,是五虎将中最后一个离开人世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