司马微一向看好诸葛亮和庞统,曾经把诸葛亮比成姜尚,张良,所以这话从他嘴里说出来坏阋膊黄婀?二人倒也有些经天纬地的本事,因此这么说也不过分.奇怪的是刘备二人皆得,反倒不能安天下了.不能不引人思考啊 !

热心网友

司马徽老先生早已明言:卧龙凤雏,得其一可安天下 又言:卧龙虽得其主,不得其时也两句话何解?一、得其一可安天下,关键就在这“得其一”,如果“得其一”,则两人中任何一人都会按会按其制定的既定方针有条不紊地稳步推进,比如诸葛亮的“隆中对”,他就会在确保荆州无虞的情况下,有针对性的制定取川计划,稳步推进,夺取西川,然后“以待天时之变,以一上将起荆州之兵,直驱宛洛”,而刘备也“领益州之兵,出斜谷,直取长安”,两路夹击,曹魏安得不灭度,汉室安得不兴?然而得庞统后,庞统急于立功,在张松被杀,取川事机败露之时,不听诸葛亮良言相劝,贪功冒进,终至阵亡落凤坡,而此时孤军深入的刘备“进无援兵,退必溃败”,若退回荆州,则短期无法再次制定取川计划,在这种情况下,诸葛亮匆忙带上张飞、赵云前去救驾,只留下关羽父子镇守荆州,而高傲的关羽最终大意失荆州,张飞、刘备、黄忠又相继为报仇而死,更是赔上了蜀国的全部军事力量,元气大伤,而后主刘禅又昏庸无能,全国政事、军事尽由诸葛亮一人劳神,终于一代英材倒下,蜀汉再也无力回天。换言之,如果刘备只得到庞统,庞统也必定会拿出一套切实可行的的战略方针,逐步推进,从而实现的伟业。所以说,卧龙凤雏只能得其一,得二必生变故,反欲速则不达也!!!!二、再说“卧龙虽得其主,不得其时也”,司马微老先生早已指出,诸葛亮在刘备手下虽能得到充分施展其才华和抱负,但终究难以吞下“占据天时”的曹操和“占据江东已历三世,独得地利”的孙权,而最多也只能与之分庭抗礼,形成三足鼎立的局面。关于这一点,三国时的另一位隐士封公玖也早在诸葛亮出山之前向其咨询时就已向诸葛亮言明。另外从淮南许子将对曹操“治世之能臣,乱世之奸雄”的评语中也可看出,边曹操这样拥有治世才能的人,在乱世中为能自保都只能成为万人唾骂的“奸雄”,没有野心的诸葛亮和庞统(至少在书中看不出来)辅佐一个处处“为天下共生着想,仁义布于四海”的刘备,又能创出一番怎样的事业呢? 所以说,刘备虽然同时得到了“得其一可安天下”的两个人材,但其失败的命运最终是难以避免的。

热心网友

没人

热心网友

凤雏早亡卧龙无后蜀汉兴亡奈何天意

热心网友

夸张的一种说法,刘备虽有人和缺的是天时、地利,所以不能安天下。三国在赤壁大战后到蜀汉灭亡一直是相对安定的,就用不着你刘备来安了。

热心网友

一山难容二虎~~~~~只能得一才能安天下~~~~

热心网友

关键在主子是否英明

热心网友

须眉认为有以下几个方面:1。生产力太差。2。刘备过于意气用事,舍大义取小义。3。两个均被刘备得到,会相互产生疾贤妒能的情况。4。蜀国国家小,很难与曹孙想抗衡。

热心网友

关键在主子是否英明

热心网友

即使庞统没有早死 让刘备的到了诸葛亮和庞统两个人 他也不能的到天下每个单位只能有一个正领导 诸葛亮和庞统的能力不相上下 你想他们两人中的一个人甘心居于另外一个人之下么?必定会窝里斗 搞得蜀国元气大伤 最后只能是败国

热心网友

印证一个道理,逆天则徒费心力。就是再来一个卧龙和凤雏,也是无济于事的。

热心网友

greatbn说的比较有道理!!但是根本上是由经济发展水平决定的!经济决定政治,就是这个道理!

热心网友

刘备的后期和后主的昏庸。再加上一点天意。

热心网友

一山难容二虎~~~~~只能得一才能安天下~~~~

热心网友

别忘了,当刘备准备去拜访诸葛,向司马询问时,司马边走边说,卧龙虽得其主,不得其时,可惜.可见,在小说里作者是有一种宿命感的,虽然他从心里是支持汉刘的,但他也觉得天意如此,不可挽回.所以不管是龙还是凤,不管有多强的本事,都是没有能力违背历史发展的必然规律的.

热心网友

可见发展生产力才是根本

热心网友

庞统早挂了而诸葛一个人是绝对不可能完成统一的,蜀国毕竟是个小的国家而且中国几千年的经济,文化,政治中心都是在北方,他就是在发达也是赶不上魏的再加上打仗本身就是一个费钱的事,更加使经济不振原因有很多 但也不要忽视了诸葛的作用,促进了国家的发展

热心网友

体现出一加一不一定大与二的道理,而且两人之间后期有隙,没能合成一股绳。

热心网友

一两个人才是不能解决问题的

热心网友

十全十美了就会有缺陷.

热心网友

有谋士不一定就能安天下 。这是要多方面的原因的。

热心网友

可见发展生产力才是根本,发展才是硬道理.